分享

30个顶级思维模型(值得收藏)

 西湖谐人 2022-06-19 发布于浙江

1.概率思维

有娃的朋友可能经历过,孩子刚出生没多久,晚上常常醒来哭闹,新手爸妈很痛苦,希望能睡个好觉。但有些孩子似乎表现得很乖,有些则一个晚上能起两三次。别人会有各种方法,比如用被子把孩子包好,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让孩子吃饱等。但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这就是概率问题,有些孩子生来敏感,有些孩子则不需要那么多关注。这是概率的事,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遇到高需求宝宝多抱抱,父母辛苦一些。遇到低需求宝宝父母就省心些。

2.轶事证据

统计学特别重要,和生活的关系很大。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我爷爷每天抽一包烟,活到了八十岁,所以我可不信吸烟会致癌。这就是“轶事证据”。以非正式手段收集的源于私下传闻的证据。这都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谣言。轶事证据的问题在于,它通常并不代表完整的经验。人们更喜欢跟别人分享不同寻常的故事。尤其吸烟的故事很典型。

3.相关性与因果性

我们爱用相关性来代替因果性,比如有人说天冷容易感冒。感冒主要是因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和天冷关没关系。有时候天冷会得感冒,但是天热时也会得感冒,但我们大脑会自动进行因果关联。

4.得州神枪手谬误

这得名于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人来到一座谷仓,发现谷仓侧墙上画着许多靶子,每个靶子中央都有一个弹孔。他先为射手的精准度惊叹不已。后来才发现,射手是在乱射一通后绕着弹孔画的靶子。学生时代咱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是不是会先定好一个结论,然后按结论去凑数据呢。这也是神枪手谬误。

5.随机对照实验

破除“轶事证据”,要靠随机对照实验。把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照,让结论更接近真实情况。尽管设计精密的实验有时会出问题,但真实的科学证据还是胜过轶事证据。

6.选择性偏差

家长为孩子选学校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常常不惜以搬家或花钱的方式将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话说回来,那所学校之所以“更好”,到底是因为师资力量更雄厚,还是因为父母的经济实力和重视教育,导致学生的准备更充分?这些学校之所以考试成绩好、大学录取率高,这很有可能都是“选择性偏差”。

7.幸存者偏差

看到辍学创业并成功的人,如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辍学追求梦想是个好主意。但两位只是“幸存”下来的人,还有大量的辍学者没什么名气,大家都不知道。我们会觉得老建筑通常看起来比现代建筑更漂亮。但你看到的古老建筑都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同一时期也存在许多丑陋的建筑,只是统统被拆除了。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

8.小数与大数定律

小数定律:夸大根据某个小样本得出的结论。大数定律:样本量越大,你得出的平均结果就越接近真实的平均值。

9.赌徒谬误

抛硬币时,连续抛出10次正面,下一次是正面还是反面,你来猜测一下。我们常常根据前面发生的事情来判断后面发生的事情。当你发现,抛20次硬币有一半的概率能连续抛出4次正面,是不是会觉得特别惊讶?类似的规律常常被错误解读,误认为能证明某种现象不是随机的。

10.均值回归

某支乐队推出的第一张专辑好评如潮,第二张专辑却没有激起多少水花,或者是某位棒球运动员在新秀赛季表现出色,第二年的击球平均得分率却不尽如人意。你可能会认为存在某些心理学上的解释,例如由于成功的压力才一蹶不振。但大多数情况下,真正的原因纯粹是数学问题。并没有什么道理。

11.利弊清单

做决策之所以难,正是因为你必须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大多数人的首选思考框架是“利弊清单”。分别列出做决定后可能有的好处和弊端,然后两相权衡。清单假定只有两个选项,而正如你在前面看到的,选项通常会多得多。第二,它假定所有好处和弊端拥有同样的权重。第三,它孤立地看待每个好处和弊端,而这些因素通常是相互关联的。第四,由于好处通常比弊端明显。

12.成本收益分

对利弊清单进行改进,就是给清单加上一些数字,通过打分来克服利弊清单。设置权重,例如,考虑买房子的时候,你要写下现在该付的钱(首付、质检费用、过户费)、以后要付的钱(按揭贷款、维修费用、房产交易税……),还有未来卖房时希望获得的回报。将这些通通加起来,就可以估算出你的长期收益(或损失)。

13.决策树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选项与相关的成本、收益都不是很清晰。有时候,潜在结果的不确定性太大;有时候,情况可能非常复杂,以至于从一开始就难以弄清各个选项。幸运的是,你可以用另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型弄清所有的潜在结果,这个模型就是决策树。它是一幅示意图,看起来像一棵倒着的树,能帮你分析结果不确定的决策。树干(通常用方框表示)是决策点,树叶代表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

14.从众效应

由于当某个观点流行起来以后,团队中其他成员会“跟风”,因此共识能够迅速占据上风。

15.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你积极尝试让思维发散开来,以便找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聚合思维指的是让思维聚焦到某一个解决方案上。

16.互惠

如果服务员送顾客小礼物,得到的小费就会增加。送一块薄荷糖平均能使小费增加3%,送两块薄荷糖平均能使小费增加14%,送两块薄荷糖加上一句“您人真好,再送您一块薄荷糖”能使小费增加23%。这项研究展示的思维模型被称为互惠。

17.承诺

如果你同意(或承诺)某些事,无论这件事有多小,你在未来都可能继续同意。这是因为前后不一致会导致心理不适,也称为认知失调。

18.稀缺

机会越少,你就越感兴趣。稀缺会导致人们“唯恐错过”。

19.追随权威

你会倾向于追随公认的权威人士。

20.黑暗模式

一些网站利用经过伪装的广告、将信息藏在隐蔽的收费背后,或是使取消订阅或获得支持变得极为困难,使你两眼一抹黑,始终被蒙在鼓里。

21.滑坡论

一件小事会导致无法避免的连锁反应和糟糕的结果。

22.破窗理论

能够看见的轻罪罪证(例如某个社区中的破窗)会营造鼓励重罪(例如谋杀)的氛围。这种理论指出,破掉的窗户是容忍违法行为的标志,因此有必要守住底线.

23.终局

在国际象棋中,当大部分棋子被吃掉并移出棋盘后,你就进入了所谓的“终局”阶段。“终局”也被引申为指某个事件过程的最终阶段。

24.彼得原理

更广为人知的说法是“管理者会晋升到其无法胜任的层级”,这个可以多说两句,一个人的晋升为管理者,一定是此前工作做的好,能力强,但能胜任前面的岗位,不一定能胜任后面的岗位,这就是皮特原理的道理,你不可能永远胜任后面的岗位。

25.狐狸与刺猬

这来自古希腊诗人阿基洛库斯的诗句“狐狸千伎百俩而有尽,刺猬凭一技之长而无穷”。哲学家以赛亚·柏林借用这个比喻,根据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将人分成了两类:第一类人是刺猬,喜欢从宏伟愿景或哲学理念的角度看待事物;第二类人是狐狸,更关注复杂和微妙之处。刺猬纵览全局,狐狸则重视细节。

26.刻意练习

具体就是刻意让人处于能力极限,持续练习越来越难的技能,并获得实时反馈。

27.固定型思维vs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意味着你相信自己的个人特质和能力是固定的,不可能成长或改变。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可以随时间的推移成长变化。

28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你试图满足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时,别人的期待值越高,你的表现提升越明显。

29.管理者日程vs匠人日程

“管理者日程”是针对老板的。它体现在传统的预约簿里,将每一天以“小时”为单位划分成多个时间段。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空出几个小时,专门做一项任务。但在默认情况下,你每个小时做的事都不一样。还有另外一种利用时间的方式,在制造东西的匠人(例如程序员和作家)中间十分流行。他们通常更喜欢以“半天”为单位划分时间。你不可能以“小时”为单位好好写文章或编程,这点时间连开个头都不够。如果你按照“匠人日程”做事,开会就像一场灾难。

30.邓巴数

这个数字是150。这个数字得名于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是维持稳定、团结的社交群体的人数上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