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主体意识

 人老颠东 2022-06-19 发布于安徽

何谓主体意识?按哲学家的解释,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人的意识。进一步说,人不仅是认识的主体,而且是劳动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主体性是人的一个本质属性。

中医的主体意识,即中医自身所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意识。我的观点是,中医是先验智慧,其中即有与道相通相贯的意识,这个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三家是一致的。

传统文化中维持我们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伦理关系的核心文化思想是什么?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圣贤代有传承的中华文明十六字心法,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个心法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二是心向内求,而不是心向外求;三是要自己做功夫,而不是完全依赖他人。我认为,这个心法的精神也转化为了中医的十六字心法,即《内经》谈到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是关于生命的学问,我们要想让生命自由,首先就要避免生病,即使患病后也能早日康复。那么,如何才能让人保持长久的健康呢?这十六字心法即是诀窍。

我的观点是,中医的十六字心法也正是中医的主体意识,其中内涵中医的性格、精神与气质。

中医认为,人自身即有保持健康的原动力,只要心向内求,只要时时能恬淡虚无,能精神内守,那么就能找到保持健康的原动力,然后就能恢复健康。显然,中医强调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强调自救,而不是靠别人,不是追求越来越高明的医疗。

我的观点是,中医以内心为本,以人为本。凡是搞外求的,凡是以病为本的,凡是过度强调医疗而忽视人体自身康复力的,都是背离中医的主体意识的。

有学者提出我们中医要搞现代化,必须全盘西化,要用西医的理念来指导中医的临床用方用药。这个理念曾经被非常明确、公开提出来。当然,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耻一顾的。我认为,中医很高明,中医很厉害,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当下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以西医作为诊病治病的标准,并且要用西医的理念来讲解和分析中医。事实上,国内中医界已经这样做了数十年,结果就是中医越来越萎缩,中医人越来越对中医缺乏信心。如果中医的核心理念被替换掉了,中医也就会慢慢消失。

有人认为,中医不是哲学,其理由是,医学就是治病的。却不知,医学首先应该是人文的,因为人不但有形体,还有精神、思想、意识、情绪、心理,这些都是在形体之上的,是属于人文与哲学的范畴。如果抛弃中医里的人文关怀和哲学理念,那就相当于抽去了中医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中医,是假的,是不可能治病有效的。

中医作为哲学,与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哲学可以专门抽象讨论一个概念,来进行推理,来进行逻辑的辨析,不涉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中医不这样,中医探讨生命的真理时,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中医是最接地气的,是生活中的哲学,也是生活中的人文关怀。

要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要发展中医,那么,就绝不能丢失中医的主体意识。中医本来就是开放包容的,但这种开放包容有一个前提,就是在不丢失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吸收外来医学的各种理念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一旦丢失了主体意识,那就会被外来的医学所吞没。今时不少搞所谓中西医结合的,其实多数已经被西医给吞没了。

今时全国各省市都有中医院,但多是挂着中医的招牌,却做着西医的诊疗,这就已经把中医的特色给搞丢失了,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文化自信,缺乏中医自信,没有坚持中医自己的主体意识。进一步说,我们可以借鉴西医的长处,但是我们必须要坚守中医的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中医的主体意识是内求的,是不离乎人的,是关注人的精神的。我们要对中医有自信,因为中医内涵的文化和哲学非常高明,是真实可以消除所有的不治之症的,当然也是最能让我们获得生命的解脱的。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中医是最接地气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坚定地保持着中国文化的传统,我做的是纯中医,我用我的临床实践来维护着中医的主体意识,并牢牢地树立起文化的自信。

综上所述,恢复中医的主体意识,其实就是对中医有信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信心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图片购买选择中医推荐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