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假如给你十万,让你去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活一年,你愿意吗?还有人说,人是群居动物,没有人说话,孤独也会死人的……不过,年薪没有十万,只有5700元,而且一去就是32年。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身高1.8米,体型健硕,喜欢运动,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兼M兵营长。他结婚早,妻子王仕花是一名小学老师,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女儿特别喜欢让他抱着举高高,每天忙完工作,他和妻子就围着女儿转,经常逗得女儿哈哈笑。这种温馨的家庭生活,在1986年的7月14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里原先的驻J撤离后,江苏省J区在1986年3月发了一条指令,在开山岛上设立M兵哨所,需要派M兵去守岛。然而,接连安排了几批次人去岛上,都没有人能坚持下来。坚持最长的人待了13天,最短时间的人,到了岛上只看了一圈,就跟着船返回来了。当王继才听说了开山岛的情况,他明白,组织这是专门来找他了。他知道岛上没有电 ,没有淡水,但是离陆地很近,那又能苦到哪里去?于是,在接到任务后的第13天,他给出了明确答复:去。但是,王长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还是默默地将这些东西放到送他的船上。1986年7月14日早上8时40分,王继才没有告诉妻子,一个人登上送他的船,前往开山岛。此时的王继才还不知道,即将到达的那个小岛,会成为他此后人生的全部舞台。 他从来不知道,夜竟然能这么黑,没有海啸的风也可以吹得那么响,他第一次知道了害怕是什么滋味。他终于明白,前面守岛的那些人为什么坚持不下去,也明白了上岛之前,王长杰为什么非要给他装上烟和酒。从来不抽烟的他,借着煤油灯点燃一支烟,然后又打开一瓶酒。抽着烟,喝着酒,听着老鼠吱吱地在房子里来回串,蚊虫在空中乱舞。这雨一下就是四天,岛上的水位骤然高涨,满地都是蛇和老鼠等小动物。在他生命的26年里,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无助和孤独,更懂了什么是度日如年。在岛上的每一秒时间都是那么慢,他每天所做的事都是一样的。围着小岛转一圈,写《守岛日志》,分辨过往的船只,挖坑道,一天又一天,枯燥又乏味。夜晚的时候,他能清晰地看到陆地上闪烁的灯光,和天边的星星链接在一起。那里有他温暖的家,他在岛上遥望,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妻子逢人就打听王继才到底去哪儿了,没人告诉她,只知道他有特殊的任务。当她辗转打听,来到岛上看见丈夫时,已经是8月30日。她给丈夫带来了日用品,还有几只小狗,好让他有个伴。眼窝深陷,皮肤黝黑,人瘦瘦的,头发和胡子都很长,还乱糟糟的,跟野人一样。 这才短短48天,丈夫就像老了十岁,她不敢想以后……她一个人绕着岛转了一圈,除了那些空营房,四处一片荒凉,越走心越沉。在丈夫的住处,他看到了烟灰和酒瓶子,眼泪再次流下来。她拉着王继才说:“咱们一起回家,不在这守着,这哪儿是人待的地方?”王仕花有些生气:“别人不守,凭什么你在这里守着?”王仕花动手给王继才剪了头发,剪完接着劝他:“你不在家,女儿天天哭着找爸爸。”想到妻子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一个人里外忙碌,王继才又心疼又愧疚。他安慰妻子:“等王长杰找到下个守岛人,我就回去。”王继才没想到,妻子回去后,竟做了一个更决绝的决定。辞去教师的工作,把两岁的女儿留给婆婆,来陪他一起守岛。她向领导说:“我不去,他一个人在岛上会活不下去。”当她带着自己的行李又回到岛上,对着目瞪口呆的王继才说:你在哪儿,我在哪儿,有福一起享,有苦一起受,我和你一起守岛。 妻子明明可以不受这份苦,但因为自己,她选择了受苦。 屋里有一个煤气罐,一个小灶台,一个小方桌,一张木板搭的床。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在夜晚听起来很恐怖,她的眼睛看哪里都感觉阴森森的。夫妻二人一起巡逻,一起劳动,王仕花很快适应了岛上的生活。当王继才需要下岛汇报工作时,她也能做到独自一人守住这片孤岛。二人都是爱好生活的人,即使不知道要在岛上待多长时间,但是待一天,也得像在家里一样,好好过日子。他们养了2只小狗,5只母鸡,给枯燥乏味的岛上生活带来一点生气。然而开山岛没有土壤,也没有淡水,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孩子都难。二人就像燕子衔泥一样,从陆地上背土到岛上,尝试种菜、种树。第一年,各种品种的树种了100多颗,但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三颗无花果、一棵苦楝和几棵松树。王继才问过几次王长杰,找到来倒班的守岛人没有,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失望。后来没办法,他赶紧用步话机给别人打电话,可对方也是男人,怎么能懂。最后在对方妻子的指导下,王继才手忙脚乱地给妻子接了生。当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时,王继才瘫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有高兴,有委屈,还有后怕……见到王继才后,岳母大发脾气,骂他差点害死自己的女儿。王继才听任丈母娘责骂,还是王仕花出来解围,说自己记错了预产期,不能怪王继才,此事才平息。儿子生下来后,直到7岁,一直跟着王仕花和王继才在岛上生活。1992年冬天,台风连续刮了17天,岛上的粮食吃完了,柴火也烧完了。王继才从礁石上撬下半死不活的腥臭牡蛎,拿回来生吃。王志国回忆起这段经历说,那东西吃一顿两顿还好,时间长了恶心死了,就连那些天撒尿都是乳白色的。他哭着要吃饭,听说没有饭吃,气得躺地上打滚,不停喊着“我要吃饭!”王仕花不忍心让孩子跟着他们一起生活在岛上,让王继才去向上级请示,申请离岛。直到1993年,儿子该上小学了,不得不下岛,他才下定决心去找他的上级王长杰。 90年代,经商热、打工潮兴起,尤其是沿海陆地上的人,干点什么都赚钱。王继才身边的很多人,也借着好时机发家致富,成为有钱人。那时,岛上每年的工资为3700元,建塔后又加了2000元。一年5700元的工资,要养三个孩子,这点钱根本不够。王继才和王仕花也想多赚点钱,但因为守在岛上,只能力所能及地做点最辛苦的事:在小岛附近捕点鱼摸些虾、放个蟹笼、捡拾贝类等,再托渔船捎回港口去卖点小钱。夫妻俩平时特别节俭,不买衣服,哪里破了再缝缝补补接着穿。岛上的母鸡下了蛋,夫妻俩也舍不得吃,带到岸上去换钱。其实,王继才有很多“发家致富”的机会,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开山岛地理位置独特,因为离陆地近,有些人就打起了它的主意。有人找到王继才,想要在岛上投资做旅游的生意,那里有现成的营房可以用。还有偷渡的人,想在岛上躲着等待时机,希望王继才行个方便。当然会给王继才一笔钱,目的就是让他睁只眼,闭只眼。还有人找到王继才,想借用开山岛为“中转站”,暂时停放60辆走私车。10万元,别说那时候,就是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1996年,一位跑运输的朋友看他家日子困难,想帮帮他:朋友实在不理解:“你何苦自己折磨自己,别人都往上奔,只有你放着好生活不过!” 他上高中时需要5000元择校费,家里都拿不出来,后来父亲还是去借的GL贷。时隔多年,他清晰地记得父亲拿不出钱时的窘迫和无奈。王志国认为,如果父亲不守岛,肯定能轻松赚到这些钱,家里也不至于穷成这样。后来为了还那笔钱,王继才冬天还去冰冷的海水里捡海蛎子,浑身冻得僵硬,腰都直不起来。因为父母在岛上,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她十二三岁便辍学在家。她还要负责帮父母采购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资,然后再找过往的渔船给父母往岛上捎。知情人说,为了等船,她一个女孩子在海边,有时等到夜里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两点。结婚那天,王苏一直望向礼堂的大门,盼着爸爸回来参加她的婚礼。他不只是错过女儿的婚礼,就连母亲病重,也未能回来探望一眼。每次想起母亲的话,王继才都会泪流满面,他从心底感谢母亲的理解和支持。 每当人们问起他们怎么坚持下来时,王继才、王仕花总是说:维修船只时,王继才胳膊粉碎性骨折,手臂再也无法伸直…… 没有电,看不成电视,只有一台收音机,才能听一下外面的声音。就拿升国旗来说,王仕花上岛两个月后,王继才开始在岛上升国旗。一人升旗,一人敬礼,国旗伴着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因为海上空气的腐蚀,国旗容易掉色,夫妻二人在守岛的32年里,自费买了200多面国旗。有人问他,两个人的小岛,没有要求,也没人监督,升不升国旗有啥影响?“每次出海,看到开山岛上的国旗,心里就特别踏实。”一次遇到12级台风,王继才怕国旗受损,顶风跑到山顶将国旗降下来抱在怀中。2012年元旦,T安门国旗护卫队了解到王继才的事迹后,送来一座移动升旗台和一面曾飘扬在T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2014年,王继才夫妇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无数人为之感动,称他们是和平时代的英雄。2018年7月27日,王仕花离开小岛去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送别王继才后,王仕花写了一份《替夫继续守岛申请》递交上去。因为她的身体情况和年龄,县里决定聘用她为开山岛哨兵所所长。2019年,夫妻二人双双被评为“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仕花被邀请去各地演讲,将王继才守岛的故事传承了下去。值得一提的事,曾经不理解父亲的王志国渐渐懂了父亲。研究生毕业后,他拒绝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投身军营,成了武警某边检站的一名警官。从26岁到58岁,王继才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开山岛。4、人民日报《“人民楷模”王继才:一生守护一座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