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付某,14岁,经后洗澡时发现外阴肿物,开始如豆粒大小,不痛。3天后增大伴疼痛,开始疼痛可忍,后逐渐加重,不能行走。在当地门诊输液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来院就诊。 查体:右侧大阴唇外侧皮肤红肿,范围约5cm×4cm×4cm,质硬,触痛明显,肿块最突起处皮肤菲薄,近破溃。入院后行外阴肿物切开引流,术中清除积脓约10ml,脓腔深4cm,脓腔造口,每日给予换药、抗炎治疗,治愈出院。 曹某,16岁,发现外阴肿物伴疼痛3天,肿物如枣样大小,活动后破裂;可见血水及黄脓自破口处流出。 查体:右侧大阴唇外侧皮肤红肿,范围约4cm×3cm×3cm,波动感,可见破溃口,触痛明显。入院后行外阴肿物切开引流,术中可见肿物表面多个破溃小口,切开引流出5ml脓液,脓腔造口,给予换药、抗炎治疗,治愈出院。 李某,16岁,发现外阴肿物1周,增大伴疼痛3天,行走不便。 查体:右侧大阴唇外上1/2处皮肤红肿,大小约5cm×4cm×3cm,表面无破溃,质软,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建议住院手术,未遵医嘱。自行回家予针头穿刺、拔罐,清除部分积脓,但疼痛加重,遂住院治疗。 再次查体肿大处紫红色,表面可见破裂口,行外阴肿物切开引流,脓液5ml,脓腔深3cm,予以造口,换药、抗炎治疗,治愈出院。 上述几例外阴脓肿不同于咱们平常所见的巴氏腺脓肿,巴氏腺脓肿是因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部的巴氏腺开口堵塞,腺体分泌的粘液不能排出,进而感染形成的脓肿。它一般表现为患侧大阴唇下1/3部肿大,阴道口被挤向健侧。 而这几例是外阴皮肤形成的化脓性感染,一般为外阴部位的囊肿性病变、外伤性病变继发感染所致,也有外阴部位毛囊炎加重发展成脓肿。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都是炎症性疾病,且发病率很高,并且疼痛难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小郭大夫今天就给大家健康科普一下。 一 1. 外阴部位感染:滴虫、细菌、霉菌性阴道炎症;分泌物增多刺激外阴;性传播疾病;外阴囊肿、血肿、外伤后的感染。 2. 不良卫生习惯:性生活不卫生;外阴污垢;爱穿紧身衣裤;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使用各种洗剂过度清洗外阴等。 3. 不良生活习惯: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大量饮酒;滥用激素类药物等。 二 病情轻微时,一般无特殊表现,仅自扪及小结节;但随病情进展,外阴部位会出现质硬肿块,灼热感,疼痛,影响行走。 查体时发现会阴局部充血、红肿、触痛,肿块变软,有波动感,甚至破溃,脓液渗出。病人常因外阴肿物增大、疼痛难忍,不能行走等来就诊。 三 外阴处容易藏污纳垢,不少人认为清洗清洗疾病会自然消退,又羞于去医院就医,往往采用盐水、花椒水以及偏方、土方自行解决,更甚者可能如上述病例中用拔罐这种不当的方法处理。从而导致疾病越发严重,只能进行引流手术。 小郭大夫提醒:如果有外阴脓肿形成了,大家一定要避免自行处理,如:自行挤破,自行穿刺,拔罐等一些不当做法,出现上述症状后,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妇科检查。 病情轻微时可通过坐浴、理疗、口服抗生素等治疗,期间减少行走,避免局部摩擦,即可治愈。若脓肿波动感强烈,疼痛明显,则需手术切开引流,将脓液清除,并抗炎治疗。 四 1. 注意每日清洁外阴,保持会阴干燥,穿纯棉内裤及宽松衣裤。 2. 经期避免坐浴,禁止性生活,用清水清洁外阴,勤换卫生巾,避免外阴潮湿。 3. 注意性生活卫生,双方都应用清水清洗外生殖器,有炎症时禁同房。 4. 饮食清淡,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运动增加抵抗力。 通过以上的预防措施,无论外阴脓肿也好,巴氏腺脓肿也罢,基本离我们远去了! |
|
来自: 昵称2299832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