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名句意境运用,匠心创作,建议收藏(一)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6-19 发布于上海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浩如烟海的诗文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是最佳文学营养。学以致用古典名句,无疑是通向传统文化宝库的捷径。

笔者持续更新古典名句运用,目前已创作几篇,编辑此条链接,方便读者品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句背景解读:

屈原出身于战国时楚国贵族,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屈原又一次遭到流放的厄运。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交加,遂自沉泊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史料记载,屈原投江,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涝,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每年端午,民众赛龙舟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两次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一生最伟大的长诗《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文章图片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理想的道路虽然漫长遥远,但自己为追求理想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这句诗已成为人们勉励自己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金句。

文章图片2

诗句意境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阅历,深刻自己的思想情感,于闹市喧嚣独得一份心境安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中有“诗和远方”,路途的风景就是脚下前进的动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句背景解读:

东汉末年,曹操打败了袁绍大军,袁绍呕血而死。他的儿子袁尚抵挡不住曹兵的步步进攻,逃到北方。

不久,公孙康送来了袁尚的首级,曹操胜利班师。过了易水以后,正逢那一带遭到了旱灾,行军200里都找不到水喝,最后只得掘地30多丈,才得到水源。

曹操因此感慨很深。天下混乱,自己南征北战近20年,打了胜仗,却又遭遇天灾。一个人能活多少年?一生能建多少功业?想到这些,他挥笔写了《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文章图片3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志向当存高远,不

能因年老而消沉。诗歌表现出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

文章图片4

诗句意境运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生命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句背景解读:

诗人一生极为坎坷,先是在南朝陈任职,后隋灭陈,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长安。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后,被挟持至聊城。太宗灭建德,引为秦府参军。此后一直辅佐唐太宗,逐渐位高爵显。诗人一生始终坚持正道而行,在纷纭乱世中谨身守持,终于得逢明主,施展才学。这首诗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也是诗人勤于自勉的写照。

文章图片5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描写蝉的独特形象,在梧桐树上饮露鸣叫,后两句借这一形象说理,蝉鸣能传播远方,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力量,而是“居高”而自能致远。诗人以蝉自喻,比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必要借外在的帮助,自然声名远播。

文章图片6

诗句意境运用:

毕淑敏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你不可能要求一片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塘。”我要融入这无常的海洋,做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迎接生活的挑战,而不是沉溺于平静的泥塘中,徒叹“岁月蹉跎”。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读书功成名就之时,一种“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自信,如花盛开,蝴蝶自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句背景解读:

陈子昂怀着一腔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热情,36岁这年随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武攸宜不懂军事,不但不听陈子昂的建议,还降了他的官职。

陈子昂受到打击,眼看报国无望,满怀悲愤,登上幽州台。幽州台是当时燕国建都之地,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收罗人才。诗人登台所见,触景生情:像燕昭王那样能够重用贤才的贤明之君,古代虽有,然我不及见;如此求贤若渴的贤君,将来亦会有,但我亦不及见。

文章图片7

全诗抒发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面对无限悠远的时空,人生显得短暂而渺小,对于一个壮志难酬的人来说,更感孤寂。悲伤生不逢时的痛苦在悠远的时空中被无限放大。“伟大的孤独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失意文人的共鸣。

文章图片8

诗句意境运用:

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再有壮志难酬,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叹;不再有知音难觅,如“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惆怅,只要开花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鲜艳花朵就是人生的更大意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句背景解读:

王昌龄因受人诬陷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准备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烟雨迷雾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王昌龄望着楚山,心怀感伤:今日一别,何时相见。辛渐默默无语,心情沉重,留恋好友设宴辞行,今又送到江边,情深意长。

文章图片9

王昌龄感慨官场失意,这几年,过惯了被别人中伤、指责的生活,但还是保持淡然视之,临别之际,托他给洛阳亲友带个话,说自己品德依然冰清玉洁,没有受到世情的玷污,更不因官场黑暗而改变初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人表里澄澈、光明磊落的品格表白,“一片冰心”常用来比喻人冰清玉洁、恬静淡泊。

文章图片10

诗句意境运用:

最好的友情是“各自忙碌,互相牵挂”,牵系彼此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相知相惜,不必时时联系,却随时虚位以待。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淡化,甚至如老酒般沉淀弥香。真情有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般冰清玉洁,在彼此心里默契“你忙你的,有事找我”。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句背景解读:

孟郊祖籍山东临邑,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在河南嵩山度过,嵩山地处五岳之中,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道教圣地,历来为文人所重。

这些都对孟郊产生了深远影响,孟郊渴望科举功名,希望走仕途为国效力,但种种原因,四十岁之前他一事无成。

四十岁那年,孟郊在湖州举乡贡进士,算是迈上了科举的第一道台阶。次年,也就是贞元八年(792年),孟郊进京应试不第,他诗歌笔力雄健,不曾想却落第,心有不甘,紧接在第二年,即贞元九年(793年),再试,又落第。

孟郊有点儿灰心,毕竟年纪大了。在母亲的敦促下,第三次赴长安应试,这次他如愿以偿,进士登科。这对于已经四十六岁的孟郊来说,几乎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几十年的困顿和不安瞬间化为乌有,写下了《登科后》。

文章图片11

诗歌前两句写穷困潦倒的生活从此结束,今朝金榜题名,过去的愁眉不展已如风吹云散。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春风得意”“走马看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姿态,在春风中骑着马奔腾于长安大道上看尽名花,登科后的心花怒放之态一展无遗。后人常引用诗来形容酣畅淋漓地挥洒内心的得意欢畅。

文章图片12

诗句意境运用: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诚如我所坚持的古典名句意境更新,每一篇图文出稿都是精心研读、创作,却犹如一块小石子跌入汹涌之大海般悄无声息。而坚持的勇气是我坚信古诗词灿烂文化的宝藏价值和美好前景,值得做长期的积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草根如我,心无旁骛地再读书吧,没有“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真本事,哪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心花怒放的潇洒得志?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诗句背景解读: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时间过去千年了,回头看韩愈的文学评价,的确比同时代人要高出许多。

李白自幼常与道士谈论道经,“十五好剑术”。一生所作诗词中以存世计,占总数百分之十的诗提到过“剑”,由此可见李白的内心。李白渴望自己建功立业,常以天马、大鹏、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才高八斗,但又恃才傲物,骨子里充满不屈精神。当这个世界与他的理想差距太大时,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遍览名山大川,结交朋友,游走天涯。

文章图片13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候所作,那时他仕途不怎么顺畅。牛渚是当涂一座山名,山靠着长江,李白乘舟路过,夜风吹拂,江水拍岸,望着天上的秋月,想起了谢将军。谢将军是东晋安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寒士袁宏在船上吟哦自作的《咏史》,大加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李白望月怀古,古代寒士袁宏曾在此遇到伯乐谢尚将军一展抱负,而自己今也流落此地,空有才能却没人赏识。

诗句“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借古喻今,表达怀才之人对伯乐的渴望。

李白一生没有遇到谢尚一样的伯乐,正因此,成就了诗仙李白。所谓人生没有终始,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是个人的宿命,即便才情如海,智慧似仙,也逃不脱命与运归宿。

文章图片14

诗句意境运用:

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落寞时,“登舟望月空忆谢将军”。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眼前的困境或是“上天欲大任于斯人”的历练。“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孟郊几十年备受困顿不安的煎熬,多少冷嘲热讽、鄙夷眼光,才有今朝的春风得意荣耀时刻;李白虽不得志,却打开了另一扇窗,遍览名山大川,游走天涯,挥翰濡染淋漓,成就了诗仙高度。

生命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只要勤勉读书写字,不必问路的终点,尽可欣赏路途的风景,最终点亮人生的“谢将军”可能就是自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句背景解读: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因被权贵嫉恨,屡遭谗毁,被放逐出长安。在即将离开长安时刻,朋友们设宴为他饯行。

长安两年留给诗人的尽是打击、愤懑和不平,诗人常孤独迷茫,而眼前的融融友情,深深地打动感染了他。

李白即席赋诗,眼前丰盛的酒席,却是离别的告白,今日一定一醉方休,以酬众人深情。他想起自己的遭遇,抱负远大却不能实现,才华横溢得不到重用,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哀,拔剑挥舞。

朋友劝慰,李白觉醒。人生的艰难何止我遇到的?想要渡黄河而厚冰堵塞,想要登行而风雪满天。否极泰来,人总是有时来运转时候,姜尚90岁垂钓,才遇到文王;伊尹在受商汤聘请前只能做乘舟绕日月的美梦。

李白脸上愁云散去,露出固有的乐观自信神色。纵有怀才不遇、仕途不顺,自己依然对前途充满了自信,政治理想终究会实现。

文章图片15

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诗人乐观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坚信自己终有出头之日。其乐观的精神激励后人坚信自己努力奋进,终究实现理想。“长风破浪”已为成语,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文章图片16

诗句意境运用:

白落梅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深山野林去才能体会,更高层次的隐逸生活是在繁华都市之中,找一份闲暇阅读的宁静。独坐一隅,手捧书册,到你向往的书中世界去串门儿,可以旁听学者的高见,可以见识世界的奇闻轶事,也可以顿悟偶得的“醍醐灌顶”。

阅读是一场生命的旅行,是一次在心里“修离种菊”的过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活中,难免有各种羁绊,被各种潮流裹挟,以阅读修行,命有否泰变化,只要静默蛰伏,“待到山花烂漫时,你在丛中笑。”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诗句背景解读:

韦应物有一诗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生动地写出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世家望族,十五岁时通过人脉关系进了宫廷,成为三卫侍卫官。出身良好的韦应物可以自由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因为自幼骄纵,逐渐养成了豪纵不羁的性格,倚仗皇势,横行乡里。他写的《逢杨开府》自己揭自己的不堪,历代诗评家不仅未低看他,反而对此评价甚高,可见其坦荡为世人所重。

正如杜甫笔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在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能在他乡遇故知,可谓人生一大幸事。诗人在淮上喜遇梁州故人,十年未见的老友乍一相逢,几多感慨。回想那时候,两人经常不醉不归,那青葱岁月的情谊一如往昔,久别重逢,无比的开心和洒脱。欢笑如旧,殊不知,人还是老了,两鬓斑白,头发稀疏。十年漂泊,岁月流逝无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是因满山秋景、满树红色秋光美景而留恋?显然这是一借口,还有那暗含的“今日一别再难相会”的离别之情。

文章图片17

韦应物为官虽不如其祖上显赫,但其诗成就彪炳史册,诗风恬淡,诗意高远,为其一生涂抹了灿烂的色彩。千古名句“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用“浮云”“流水”这种变幻不定的意象,高度浓缩了十年时光的易逝人事的变幻莫测,将复杂的别离情绪概括了出来。

文章图片18

诗句意境运用: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同学相别多年聚会重逢,高中三年同窗时光恍如在眼前。我们一起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曾展望美好理想,挥汗奋斗青春。

那朗朗书声、小小讲台见证了同学纯真情谊。“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同学之情不言不语,却不因时空距离而减色,甚至更像是一股清流于繁杂世间,任何时候,你的难处,你的所需帮助,只要有“同学”二字,得到的回音是“好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句背景解读: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作品与李白浪漫主义风格形成鲜明对照。杜甫前半生身处盛唐,后半生经历“安史之乱”,他热心冷眼看待世界变化,倾情入心记录他所处的时代,写的诗不再是单独的诗,而是具有人文价值的“诗史”,所以后人称他为“诗圣”。

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名作迭出,而在世时声名并不显赫,《望岳》一诗是杜甫早期的诗作,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那年,杜甫24岁,来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年轻气盛,并不过于在意,而是积极投入到美好的追求中。他第一次来到齐鲁,远望泰山,巍峨耸立,树木葱郁,云雾萦绕,气象万千,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名诗。

文章图片1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诗人决心要去攀登泰山高峰,俯视天下,表现其坚韦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常被用来表达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诗句也给人以哲理的启示:站得高,看得远,就能扩大视野,高屋建瓴地总揽全局。

文章图片20

诗句意境运用:

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奏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人生,也因跌宕困顿而精彩。有多少网友被东方甄选董宇辉感动,现象级的直播走红,不仅因为他博闻强识,妙语如珠,知识如流,更因为他的真诚和励志。谈及过去的辛酸曲折,当场泪崩,感动了几十万观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搏击长空。此时展现出的在困难面前决不臣服的董宇辉,就是人们心中永不言败的英雄。感动董宇辉是我们受到了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会华丽转身的信心激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