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淅川红色档案】之七:中共淅川第一任县委书记宋藩舟其人其事

 田野文学馆 2022-06-19 发布于河南

宋藩舟,名祖屏,又名一文,1905年出生于淅川县盛湾乡宋湾村。6 岁就读于本村义塾,1930 年考入日本明治大学,后经中共地下党员汪孝达介绍加入党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会。1933 年 6 月回国后,在开封河南大学附属高中任教。   

1937 年底,豫东、豫北的学校纷纷迁入淅川,与开封师范学生王煜(淅川人)建立民先组织,秘密发展队员 30 多名,推选宋藩舟为队长。根据抗战形势和工作需要,公开成立了“抗日后方支援会”,又办起一个出售抗日救亡书刊的“暖流书店”。同年,“抗日后方支援会”改为“淅川工作委员会”,宋藩舟任该委员会书记,王煜任组织委员,刘俊峰任宣传委员。并根据上级指示打入淅川地方民团内部,任淅川县宋湾区区队副队长兼第一营营长之职,管辖两个营1000多人,长短枪 500余支。

1938年秋,淅川民团司部在李官桥训练时,宋藩舟负责讲政治课,又通过各种关系,同地方上一些开明人士或保长、联保主任建立了朋友关系,并通过地下党员腊希华,对驻李官桥的民团常备营营长金宣周进行策反工作,建立了较好的统战关系。经过两个多月的抗日救亡宣传和启发教育,民团官兵爱国热情大大提高,并秘密发展党员,特别是宋湾区的6个连长中有4个后来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春,中共河南省委调宋藩舟到竹沟新四军八团留守处干训班任日语教员,8 月干训班结束后,豫西南地委向省委建议将他调回淅川筹建县委。同年 11 月,中共淅川县委建立,宋藩舟任书记,马泮水任组织部长、章凤梧任宣传部长。中共淅川县委建立后,党组织发展很快,姚营、四条岭、滔河、荆紫关、李官桥区委相继建立。1942 年底,全县党员已发展到316 人,建立支部17 个,县区直属小组9个。

1945年3 月,日军占领淅川,宋藩舟为了组织力量,坚持抗战,派滔河原区委书记王陵秘密到湖北均县、郧县边界联合地方抗日武装,组织群众慰劳抗日军队,鼓舞士气,抗击日军。

1948年5月淅川解放,宋藩舟被任命为淅川县副县长、县大队副队长。1949 年 4 月调出淅川,任河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秘书, 1958年后任鹤壁市交通局副局长等职。1978年8月4日病故,享年73 岁。(本文由田野同志摘自《淅川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删增)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