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秘踪】初译《鲁滨孙飘流记》——回忆父亲徐霞村先生(2) | 散文 徐小玉

 文化佳园 2022-06-19 发布于江苏

    1930年夏父亲到北京后,经当时北大教授会的负责人之一刘半农及周作人介绍,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三校的中文系任兼职讲师,教西洋文学史。

    到1932年夏,辞去了授课职务,专门译书。这年,由胡适与任鸿隽主持的中华教育基金会成立了编译委员会,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毛子水,介绍父亲去那儿工作,他在那儿译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鲁滨孙飘流记》。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其实,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在父亲译之前已有几种译本了,但用严格的文学翻译标准来衡量,尚难令人满意,这就是当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决定由他重译此书的原因。   


     1957年春节,我回家探亲,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时,此书又被选为名著丛书之一,并选定了他的译本(据说是从四种译本中择优而定的),约他在出版前重新校订一下,我记得当时还预付给他一笔稿费(好像是三百元)。 

    到1959年此书要付印时,他的头上已有了一顶"右派"帽子!按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能出书的,但为了不影响整套丛书出齐,出版单位要求他出书时放弃徐霞村的这个众所周知的笔名,他当时只好拟了两个名字:一为徐扬,一为方原,由出版部门选,对方选了方原。 

   1959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重印版。到1978年4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又租版重印此书,而译者名仍未能更为徐霞村。由于当时用"方原"这个笔名,是不得已而用之,所以我在1978年看到再版的书仍用此名时,就立即写信给出版部门要求为译者"正名"。这以后的再版,译者名字才又改回徐霞村! 

徐小玉著的父亲传记

徐小玉与母亲合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