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象棋演义:黄松轩四战周德裕

 九州好人 2022-06-19 发布于辽宁

话说1930年,华东棋坛和华南棋坛爆发了“东南大战”,华东派出周德裕、林弈仙南下,华南则由冯敬如和李庆全迎战。

当时,华南棋坛公认的第一手当属黄松轩,他却因为家事未能参加,黄松轩对于没能会到华东名手,心中也是颇为遗憾。

幸得李庆全和冯敬如不辱使命,与华东棋手战成平手,待到他们载誉而归时,黄松轩在芦排巷为他们庆功。

同时,还邀请了包括曾展鸿、梁江枫在内的数位棋坛名手作陪。

芦排巷棋王宅内,各路弈林豪杰齐聚,听冯、李二人畅谈华东棋手的棋路和棋风,颇有曹孟德煮酒论英雄的豪气。

黄松轩摆下此宴,不仅为庆功,也有其他的用意,那就是了解华东棋手的棋底,他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和他们遭遇。

在开席前,大家就谈得很热烈,李庆全评价周德裕:“开局、中局、残局皆强,尤善当头炮和屏风马开局,在对局中,如稍占优势,便紧咬不放,攻坚入局。但此人也有弱点,不能场场获胜,修养上未够炉火纯青,容易动火,以致出现疏漏。”

黄松轩听得十分认真,李庆全看出他的心思,又嘱咐道:“七叔如果和周德裕一战,只要能够沉得住气,应该能够占据上风。”

冯敬如和众位棋客纷纷表示赞同,梁江枫更是直言道:“我听江、浙派的议论,如果此次比赛,将林弈仙换成张观英,华东便可赢下华南,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华南还有大帅未出马,如果不是七叔丁母忧,同阿万(李庆全)披甲上阵,则华南必胜无疑!”

梁江枫这样说,并没有在乎旁边冯敬如的感受,他知道泽叔(冯敬如)这个人向来是对声誉是不介怀的。

但冯敬如真的对声誉毫不介怀吗?我看未必,如果是这般,为什么会在比赛之时盛装打扮,一改前容,甚至换了一个新名字?

又为何去参加之后的“广东省象棋比赛”,去争夺那“四大天王”的名头。

想来梁江枫也是忽略了这位落魄”泽叔“的真实心理感受。

石光瑛教授见状,风趣得为泽叔解围道:”我看不必主帅出马,只要泽叔不穿长衫,改穿短打,无拘无束,像平时在城隍庙一样,妙手入珠,斩将夺旗便如同探囊取物耳!“

此话引得哄堂大笑,尴尬的气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四年后,周德裕得李善卿支持,前往香港支教,一为躲避战乱,二为会一会华南棋手。

”七省棋王“周德裕盛名而来,又得李善卿支持,很快便得到了主编香港《华字日报》象棋专栏的机会,无形中成为雄霸香港棋坛的风云人物。

其时,港中无高手,周德裕想会一会昔日的广州的对手李庆全,却得知李庆全因病早逝,周德裕闻讯也伤感。

黄松轩人在广州,周德裕称霸香港之事早已传入他的耳中,他想起过去出师香港挫败郭乃明的战功,自然不能让周德裕在榻旁安然酣睡。

黄松轩酝酿要和周德裕一战,他想起了在芦排巷设宴时,已故的好友李庆全对周德裕的评价,心中更是澎湃不已,想要一战。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个是七省棋王,一个是华南盟主,两雄相遇,胜败不可预料,而谁胜谁败,对于他们两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黄松轩是惜名之人,有了不作公开比赛而开辟秘密战场的设想。

策略既定,黄松轩不动声色,三月间潜师来到香港。

到港后,他通过友好向周德裕示意,周德裕得悉这位“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广州棋坛大师已经到岗,知道这一场兵车之会,势所难免。

居中下战书的”使节“说明了黄松轩的意图,只在私人场合切磋,而不在公开场面较一日短长。

这一建议,正周德裕之心,周德裕是一个爱名之人,比起黄松轩有过之而不及,主要是受其父亲周焕文的影响,周焕文曾被张锦荣击败,失了名头,”烟花三月离扬州“,那滋味绝不好受。

周德裕在东南大战中受挫于广州李庆全,而李庆全的声望不及黄松轩,倘与黄松轩作公开赛,马失前蹄,将有损七省棋王盛誉。

现在黄松轩既然有此建议,周德裕自然乐得接受。

黄、周二人在香港“裕记”分先对弈两局,结果两战皆和,未定胜负,但这仅是二人之间的序幕战。

同年七月,周德裕怀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心情,走访羊城,他来了个依样画葫芦,约黄松轩到平安旅店作四局不公开比赛。

黄松轩欣然前往,两人各胜两局,平分秋色,再成平手。

两人行事虽然谨慎,但是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始终还是传扬了出去,穗港两地棋人风闻他们曾私下交锋而胜负未决,拥黄派和拥周派之间产生了很多争论。

迫于棋界的压力,二人的公开对决已经无可避免,两人决定在广州青年会登场,作第三次搏斗,这成为了轰动广州棋坛的一场盛事。

按照棋龄来说,黄松轩崛起广州为时较早,他比周德裕年纪大得多,技艺造诣精微,而且临阵经验丰富,先手当头炮的攻势,纵使不是百战百胜,也是十有九赢。

但毕竟是中年过后的人,精力大不如前,而周德裕成名稍后,且正在英年,意气豪迈。

他与黄松轩究竟哪个稍占优势,各路棋客议论纷纷,各持己见。

赛前,有人问黄松轩:“有多大把握?”

黄松轩笑着说:“庞令名抬榇决死战!”(三国演义中,庞德备下棺材,与关羽决一死战的故事)

大赛共弈了三局,二人俱是一胜、一负、一和,又未决出胜负。

两人的争斗真可谓一波三折,三次遭遇,竟都没能决出胜负。

直到11月份,有一个政客名叫萧佛成,他特别喜欢象棋,专门举办了一场宴会招待华南各路棋客,周德裕和黄松轩都被邀参加。

宴会之前,萧佛成邀请黄松轩与周德裕表演几局,他知道二人都爱惜名誉,便道:”这纯是约会雅兴,目的在于欣赏两们棋王的艺术,毋须记录,不必计较胜负,更不要将胜负在报上发表作为宣传“。

他的声明是考虑到黄、周两人的棋誉而提出来的,座上自然没有什么人异议,黄松轩和周德裕也觉得以不发表为佳。

但是,他们此前在秘密战场上交手,胜负未分, 在青年会的公开赛上也平分秋色,战胜对方的意念仍然很强,所以萧宅一战,外驰而内张,谁都想一举将对方击败。

黄松轩与周德裕就座,棋盘摆开,其余的人都在旁坐观战。

二人共弈四局,这次终于有了结果,黄松轩一胜三和小胜。

四局作罢,黄松轩说了几句谦逊的话,随即起身离座,周德裕也称赞黄松轩不愧为华南棋坛魁首。

萧佛成在旁打圆场,说他们旗鼓相当,一两盘的得失不足以论成败。

黄松轩在萧宅和周德裕所下四局,当时的报纸一直保持缄默,不予发表,所有着法都是观战者在事后忆录的,有两局的着法已佚,仅存下两局。

有棋客以此认为黄松轩的棋力胜于周德裕,其实太过武断,从以上四次交锋来看,两人的棋力当在伯仲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