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济北王要赏赐女子,给名医仓公为妻,他让仓公在众多女子中挑选。仓公眼睛望向一位17岁的女子,此女子脸如粉琢,身材细长。结果他非但没有娶她为妻,反而让济北王赶紧把她卖掉。 西汉初年,在齐国临淄城中出了一位名医,名叫淳于意,人称仓公。 有一次, 仓公为济北王的小舅子鲁信看病。只见30来岁的鲁信躺在床上,身上盖着厚厚被子,头上还包着头巾,几乎没有什么生气。 仓公给鲁信切完脉,对济北王说:“殿下,中御府长的病是由寒热引起的,现在高烧不退。不过在我看来,还没有生命危险。” 济北王妃赶紧问:“那这病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仓公思索了一回,然后才说:“依我看,可能是受了流动的凉水突然刺 激,寒气攻入体内,引起高烧不退,所以身体越来越虚弱。” 这时候,鲁信喘着气连呼:“神医,真乃神医啊!” 原来,鲁信去年冬天出使楚国的时候,途径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行至中间的时候,桥却突然断了,马车受到惊吓,把他拖到寒冷的河水中,差点就被淹死。 幸亏,仆人竭力营救,才把鲁信救上岸,但是衣服都湿透了,湿衣服当下又没法换。等到赶到下一个村庄用火烤干,鲁信却发烧了,一直到现在。 仓公淳于意便开始写处方,他用了好几味驱除寒气的药,并对鲁信说:“ 您的病,小人是从脉息中发现的,小人在切脉时,感到您的脉息阴气较重,脉理称:热病阴阳交者死’,你的脉息没有阴阳相交的症状,而是以阴为主,这说明脉息清爽而可以治愈,只需驱除寒气,热度就会退下去。如果当时能及时治疗,就不至于会弄成这样。” “那么,大约多少天可以治愈?”济北王妃迫不及待地问道。 仓公回答:“依臣估计,20天左右便可痊愈。” 正如淳于意预料的那样,三剂汤药下去,鲁信的低热就退下去了,过不多久,鲁信就能下床活动,面色转为红润。又过了十多天,居然彻底恢复了健康。 济北王非常高兴,专门设宴犒謝淳于意,王妃也对济北王说:“大王,臣妾请先生来给我弟弟看病时候,曾许诺要给他建一栋房子,还有给他找门亲事。请大王成全。” 济北王答应了王妃的请求,并且把府中漂亮且未婚配的年轻女子都召到大堂,让淳于意挑选。 淳于意受宠若惊,站在众多女子面前反而不知所措。他用眼睛瞟了一下,见每个女子都是婀娜多姿,亭亭玉立,一阵阵香气袭来,不免让人脑袋晕晕的。 那一双双凤眼,犹如望月秋水,早把人的魂都勾走了。淳于意看了许久,也没能下定主意。 济北王看淳于意没有下定决心,眼睛却望向一位红衣女子。这女子年约十七八岁,脸如粉琢,口似樱桃,身材细长,十分迷人。 济北王以为淳于意看中了这女子,便赶快说:“先生,你的眼力真好,这女子姓竖,是府中弹琵琶的,人很聪明,先生如喜欢,今晚就送过来与你成亲。” 淳于意摇摇头,却说:“殿下,小人想给这女子切一下脉,好吗?” 济北王诧异道:“你怎么会想到要给她切脉?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呵!” 淳于意道:“臣觉得这女子似有病症。” 济北王哈哈大笑,说:“先生眼里,人人都有病呵?” 济北王当即挥挥手,让众女子退下,只留下竖姑娘。淳于意让她伸出玉手,给她切完脉,让她退下,然后对济北王说:“大王您还是尽早把这个女子卖掉,或者让放她回家,让她跟家人团聚。” 济北王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仓公淳于意就解释说,这个女子因为得了绝症,来年春天必定呕血身亡。 仓公知道济北王府从来没有卖下人的习惯,所以他才故意先说把那女子卖掉,为的是济北王能同意让女子回家去,与亲人多团聚一段时间。 哪知,济北王非但不信,反而很生气:“先生如若不想娶这女子为妻,也没必要说她身患重病。我看她现在脸色红润,没有什么病啊!” 济北王非但不信,他看那女子眉清目秀,还把她纳为他的小妾。 来年春天,济北王在府中设宴,那女子在旁伺候,在中途中,竖氏去了趟厕所,没想到却在厕所呕血身亡了。 济北王才想起淳于意的劝诫,懊悔不已,就把淳于意再次请来,询问为何知道那姑娘已经得了绝症。 淳于意缓缓地说:“臣初见竖姑娘时,见她虽然外表毫无病容,但却发现她额头有汗渗出,然而,那天天气却并不热。她的头发很有光华,脉息也不见减弱,可是体质却不好,说明病是胎里就生有的,而且很重,如果劳累,肯定会突然发作而导致呕血身亡。” 不久,淳于意就被推荐当上了齐国的太仓长。 【中南讲故事】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发: 1、 对于医生的话,我们要相信,如果不相信医生,那医生根本没法医治,反而会耽误了病情。甚至在我们不了解的行业,我们还是要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 中医博大精深,涉及到了阴阳五行,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加大对中医的重视和投入,让中医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人。 关注@中南讲故事,让历史的阳光启发我们本有的智慧。#历史##历史故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