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医生用经方】 消失的耳鸣

 包斐丰用经方 2022-06-19 发布于浙江

作者 I 包斐丰

春节过后,杭州的奥密克戎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那段时间,医务工作者的核酸采样任务异常繁重。我院的Z医生,因连续加班多日,身心疲倦,结果出现了耳鸣现象。

她先是去了隔壁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认认真真的服用半个多月的西药,但耳鸣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好像是在空旷地里扔东西、刮大风一般的异响,可谓痛苦不堪。耳鼻喉科的专家,也无奈地告诉她“耳鸣,我也有,习惯了就好。”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Z医生来寻求中医的帮助。

Z医生,39岁,面色黄,一脸倦容,看上去就是一个气血不足的弱女子。她的胃动力不好,食量小,一吃就容易胸口堵得慌。她的舌淡胖,苔薄,脉沉细。处方:陈皮,枳壳,生姜,生晒参,白术,茯苓,桂枝,甘草。7剂。

Z医生反馈,虽然中药有生姜的辛辣味,但喝下去后身体感到温暖舒适;而且,中药的效果之快出乎她的意外!

Z医生服药一周,耳鸣减轻了;一个月后,她那恼人的耳鸣消失了。

她开心地说,现在被安排去上门做核酸采样工作,也不觉得累了;以前下班回家累得连儿子的作业也懒得管,现在训斥儿子的喉咙也响了。而且,胃动力也改善许多,食欲转好,多吃也不胃胀。

Z医生耳鸣消失的药方,方名是“茯苓饮”。在《外台秘要》中记录条文:“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这是一张治疗水饮内停,胃肠动力下降后出现胸闷胃胀,食欲小的方。茯苓饮具有健脾利水、除腹胀,增食欲的功效。

为何耳鸣却用治脾胃的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耳鸣属于耳鼻喉科,胃动力问题则是消化内科的领域,两者的治疗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毫不相干”。但在传统中医整体观的视野里,耳鸣与脾胃问题是“一根藤上两个瓜-同一病因”

Z医生临床表现来分析,她的耳鸣与脾胃问题,病因都在于脾胃虚弱,机体水液代谢机能下降,水饮停留在体内不同部位的表现。故用健脾利水的茯苓饮,再加入平冲降逆的桂枝、甘草,健脾则胃动力恢复,水去则耳鸣消,这就是中医异病同治之法

简单的八味药,治好了耳鼻喉科专家束手无策的耳鸣,Z医生很开心,但有着“科学”精神的她,内心依然有疑惑,追问我:“我的耳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知道,中医术语生僻难懂,她不容易理解。

我解释道:“耳鸣的原因是内耳迷路水肿导致,而中药的作用机理就是渗透利水,定点清除迷路中不应该出现的多余水分。换而言之,你的耳鸣原因就是耳朵进水了。”

“哦,我明白了。中医真神奇!对了,我的头晕症状最近也消失了,这么看来,我的脑子之前应该也是进水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