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 (收受者,归属。用两个英文词来解释,receive与accept,此二词概括了后面的文字。这里也可指“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 黄帝问:人体血气循环五脏与四季气候变化相应,各个脏器的营养吸收与输出会有功能分工吗?歧伯回答说: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东为木王之方,正东震木,东南巽木,肝为属木之脏,故相通也。青者木之色。目者肝之窍。木之精气,藏于肝曰魂。) 其病发惊骇, (风木之气多振动,故病为惊骇,比如抽筋,震颤) 其味酸,其类草木, (酸者木之味,比如酸枝木。) 其畜鸡, (《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鸡为发物,类春天之生发之气。) 其谷麦, (这里的小麦指的是冬小麦,冬小麦在冬天播种、春天收割。麦成最早,故应东方春气。) 其应四时,上为岁星, (木之精气,上为岁星。木星古称岁星,是离太阳远近的第五颗行星,而且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上面所谓的“岁行一'次’”。) 是以春气在头也, (木旺于春,春气上升也。) 其音角, (木音曰角,其应春,丁壬化木。木火土金水对应的是角徵宫商羽。) 其数八, (河图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肝主筋也。) 其臭臊。 (臭,气之总名也。臊音骚,难道是发春的味道?)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 (南为火王之方,心为属火之脏,其气相通。赤者火之色。耳者心之窍。火之精气,藏于心曰神。《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可见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也。) 故病在五脏, (心为五脏之君主,心病则五脏应之。) 其味苦,其类火, (火之味苦。) 其畜羊, (火对应的是小肠,为热,) 其谷黍, (黍之色赤?黄米?) 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 (火之精气,上为火星。“荧惑”是指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又会在天空中移动位置,行踪捉摸不定,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 是以知病之在脉也, (心主血脉也。) 其音征, (火音曰徵,其应夏,戊癸化火。) 其数七,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其臭焦。 (焦为火气所化。)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 (土旺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属土之脏,其气相通。黄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土之精气,藏于脾曰意。) 故病在舌本, (脾之脉连舌本,散舌下。) 其味甘,其类土, (土之味甘。) 其畜牛, (牛属丑而色黄也。《易》曰坤为牛。) 其谷稷, (稷,小米也。粳者为稷,糯者为黍,为五谷之长,色黄属土。) 其应四时,上为镇星, (土之精气,上为镇星。西安风水师宋晓涛解释说土星,我国古代称为「镇星」,这是因为古人观测土星,得知其每隔二十八年多绕行一周天,刚好一年巡视二十八宿之一宿,而为二十八宿的坐镇,故名镇星。)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脾主肌肉也。) 其音宫, (土音曰宫,其应长夏,其化甲己丑未。) 其数五,其臭香。 (香为土气所化。吃饭喷喷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 (西为金王之方,肺为属金之脏,其气相通。白光金之色。鼻者肺之窍。金之精气,藏于肺曰魄。) 故病在背, (肺在胸中,附于背也。) 其味辛,其类金 (金之味辛,包括辛散与辛凉,要理解它的多面性。) 其畜马, (肺为干象,《易》曰干为马,马比较高傲,相傅之官。《灵枢经·五味》说:“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其谷稻, (稻坚而白,故属金。)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 (金之精气,上为太白金星。)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肺主皮毛也。) 其音商, (金音曰商,其应秋,乙庚合化金。) 其数九,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其臭腥。 (腥为金气所化?鱼腥草的作用是治疗咳嗽,与肺有关。痰若是无热,也是腥味的。水生动物偏腥味。)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 (北为水王之方,肾为属水之脏,其气相通。黑者水之色。二便者肾之窍。水之精气,藏于肾曰志。) 故病在溪, (《气穴论》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者,水所流注也,故病在溪。) 其味咸,其类水, (海水之味咸? 咸味收藏,也有吸附作用。咸入肾。肾苦燥,咸润之。甘泻之。焦气,苦味补肾;咸入肾,补心;) 其畜彘, (彘[zhì],猪也。《易》曰坎为豕[shǐ]。) 其谷豆, (好多豆都长得像肾)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水之精气,上为辰星。“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 是以知病之在骨也, (肾主骨也。) 其音羽, (水音曰羽,其应冬,丙辛合化水。) 其数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其臭腐。 (腐为水气所化。《礼月令》云其臭朽。朽与腐类。)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 (善诊者,必能察此阴阳藏象之精微,而合于吾心,庶神理明而逆从变化无遁情矣。)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不得贤智而教之,适足以害道;不得真人而授之,适足以乱真。《气交变大论》曰∶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此之谓也。义详运气类十。) 备注:五音属性与代表音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4%E9%9F%B3%E5%B1%9E%E6%80%A7/22066434?fr=aladdin 今天的一味中药:葶苈子 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505A0B9E100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入肺、膀胱、大肠经。 功效: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 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亦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 课后提问精彩花絮: 1:四季养生,以人为本。春天,阳气从内部生发,顺应还是藏一藏? 2:元气汤:芝麻,鸡蛋汤,加点盐。生鸡蛋清,收敛,虚咳很好。(外感咳嗽不行) 3:病在上焦饭后喝药,免得下去太快;病在下焦是空腹喝,直接入到病灶,但还要考虑病人胃的原因。 4. 血脂高也要看分类,如肺源性心脏病,肺中有水湿痰饮,但心衰是根源;若是痰热,就可以用葶苈子。 5. 四气五味,是治本。根据功效来用药,是治标。 6. 晚上尿频,是肾阳虚,可用黑豆黑芝麻,肉桂炖猪肉,加点大料(桂皮茴香等)。 7. 话说多了,伤气,泡黄芪茶,补肺气,加点乌梅,藏。若是上火不能黄芪。 8. 五味补泻表:(根据五脏功用来) 酸入肝,补肺,泻肝 苦入心,补肾,泻心 甘入脾,补脾,泻肾 辛入肺,补肝,泻脾 咸入肾,补心,泻肺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期待下周再聚~ |
|
来自: 崔m95b7p4dpv0m >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