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节,见字如面

 走读生日记 2022-06-19 发布于浙江

我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

忍不住感慨了一句:感谢上苍,老爸老妈还健健康康。

年近八旬的老爸老妈还一直健健康康,这是让我内心最安稳的事,也是唯一值得让我感谢上苍的事。

矫情和跟风的话就不再多说了。

分享阅读祝勇《故宫的书法风流》带来的感触。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又是一本堪称“工具书”级别的随笔文集。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还可以更近一点了解他们的创作历程。

最重要的是,阅读完这本书再去博物馆再面对古人的书法作品,就有了从哪里着眼的笃定。否则还是处于看热闹的层面。

阅读完这本书,基本断定如今世面上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和书法,都不过是自以为是自鸣得意的垃圾而已,不值得浪费半秒钟时间。

书名:故宫的书法风流
作者:祝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P s:以下墨绿色字体为原文,阅读感触以正常字体显示。

颜真卿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书法家,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中的英雄、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写下《祭侄文稿》的。书法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其实都是“兼职”,都不“专业”,否则他们就沦为了技术性的抄写员—— 一个被他人使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祝勇老师这段话一针见血。

现实中我也见过一些这种“抄写员”,他们不仅是金钱、权势、欲望的工具,也是自己虚荣、贪婪、哗众取宠的工具。

这种货色妄称自己为书法家,是对颜真卿一样的书法家最大的亵渎。

就如同阅读一样,如果不加分辨,老是看些这种货色的所谓“书法”,会严重拉低自己的审美和趣味。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起杜牧《阿房宫赋》中那一句千古名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知道,当年杜牧的感慨是不是受了王羲之这句感触的影响。

我们把毛笔最远离束缚的尖端,叫作笔锋。笔锋笔锋,笔的刀锋。它虽是一管笔最毫末、最柔弱的部分,却也是它最锐利的锋刃——比石头更坚硬、比刀刃更锐利。

笔锋,这个名词本身就孕育着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固守和传承的工具就是汉字。人和笔,都是汉字的佣人。

一个抛弃毛笔的民族,是不是也同时是一个丧失锋芒的民族?说白了,毛笔也无非是精神的一种象征,精神漫漶秃钝之后,一个人以及一个民族哪里还会有力量!

人们常说“见字如面”,见到这些字,写字者本人也就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他们早已随风而逝,但这些存世的法书告诉我们,他们没有真的消逝。他们在飞扬的笔画里活着,在舒展的线条里活着。逝去的是朝代,而他们,须臾不曾离开。

这是对“见字如面”最精确的定位和评述。

键盘取代笔墨之后,由人书写出来的汉字大多时候都丑不忍睹不忍直视了。如果在这些比蜘蛛爬还烂的手写汉字前,还想着“见字如面”这么雅致的事情,是很倒胃口的事。

字如其人,如今还能不能从一个人的手写汉字中判断出这个人的真实分量和成色?

古人的语言和见解,总是异常精辟,一针见血。

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

很多人以为司空见惯之物容易被忽视其中蕴含的美,实际上还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归根结底是缺少发现美的心。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不过在说思维麻木眼光呆滞而已,并不代表喜欢说这种话的人真就具备起码的审美能力。

关于祝勇 

895年前的今天,有个太监烂透了

祝勇文字里的岁月静好

2022年6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