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穿高跟鞋的危害 危害一 小腿越来越粗 如果你常穿高跟鞋,鞋子高度超过5cm,保持这个习惯一两年,你可能会发现小腿显得越来越粗壮。 这是因为穿高跟鞋会使得小腿后方肌肉短缩、粘连、肌腱劳损。 危害二 习惯性崴脚 高跟鞋,尤其是鞋跟很细或者高度超过10cm的鞋,会增加踝关节扭伤的风险,也就是“崴脚”。 初次崴脚,踝关节韧带有不同程度损伤,要及时固定和康复治疗,如果已经崴过脚,从此尽量不再穿高跟鞋,否则可能导致习惯性崴脚。 危害三 增加膝关节负荷、骨盆前倾 长期穿高跟鞋,骨盆也可能前倾,腰椎过度代偿性前凸,增加腰椎压力,使得腰酸背痛加重。 危害四 拇外翻、拇囊炎 穿上尖头高跟鞋,你会发现脚趾紧紧地挤在一起,脚趾处于一种畸形状态。 这时候脚趾和跖趾关节承受过重压力,长此以往可导致拇囊炎、拇外翻。 拇外翻的危害 有的人会说,拇趾歪了就歪了吧,反正也穿着袜子和鞋别人看不见。事实上拇外翻除了影响美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1 大拇趾根部的关节肿胀,发红或酸痛。 2 出现老茧,由拇趾和第二趾互相摩擦引起。 3 脚掌反复或者持续的疼痛,由于足受力点往中间偏移引起。 4 大拇趾活动受限,有一些证据提示拇外翻会干扰步态和平衡,不平坦的地面可能会增加跌倒风险。 这样穿高跟鞋,降低健康风险 如果一定要穿高跟鞋,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降低健康风险: 01 与非高跟鞋交替穿 一天穿高跟鞋最好不超过2个小时。如果在某些重要场合不得不穿高跟鞋,可以在办公室多备一双舒服的鞋,交替着穿。 02 鞋跟尽量粗短 粗跟的鞋受力面积更大,稳定性更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崴脚。同时鞋跟最好不要超过5cm。 03 鞋头相对要宽 可以选择鞋头相对较宽的高跟鞋,避免脚趾长时间紧紧挤在一起。 加强锻炼,预防伤害 拉伸足弓和足底 坐位,双脚最大程度地绷脚尖和勾脚尖,动作缓慢匀速,有拉伸感即可,每组10~15次,每天3到5组。 拉伸小腿肌肉 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扶墙。一条腿弓步向前,另一条腿向后伸展(感受小腿后侧拉伸感)。保持10秒,换边重复。每侧重复20次。 拉伸腰背肌肉 躺在瑜伽垫上,四肢平躺放松。弯曲左腿,双手环抱屈膝,尽量将膝盖放至胸部位置,下背贴地,另一只脚尽量贴地。每次停留20秒,保持呼吸,换边,每边3~5次。 如何选一双合适的鞋? 选择合适的鞋底 跟太高不健康,那穿完全没有跟的平底鞋就可以吗? 其实不然,太过于扁平的鞋底没有符合足弓生理弧度构造,破坏了足弓的缓冲功能,走路也会很累。因此最好选择略带一点跟的,鞋底厚度适中能提供缓冲。 尽量选择较软,并具有一定弹性的鞋底,可以减轻行走时对足底的神经血管、下肢关节的不良影响。 选择鞋尖比较宽松的鞋子 长期穿比较紧的鞋子,会使脚趾长时间处于挤压状态。尤其是处于站立状态时,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所以,选择鞋子时,鞋尖的位置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把脚趾顶到鞋尖时,足跟部空余的位置如果能容纳一根手指是最理想的。 一般下午脚的体积略大,所以,上午选鞋时不要太紧,下午选择鞋子时不要太大。 透气性要好 尽量选择透气性良好的鞋子。 如果鞋子的透气性不好,热量散发不出去,会造成局部的温度升高,促进汗液排泄。 人的脚部分布有非常发达的汗腺,每天会产生很多汗液,加之局部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厌氧菌繁殖,引发脚臭,可能还会引发感染。 来源:京医通、科普中国 |
|
来自: 尚振奇 > 《膝踝关节,肩部足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