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笑一|记忆里的华东师大中文系(1983-2001)3

 追梦者5401 2022-06-19 发布于北京

今年是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也是中文系建系70周年。从1995年入读中文系首届文科基地班,到2001年硕士二年级转入古籍研究所硕博连读,我一共在中文系读了六年书。1978-1981年,家父在中文系读硕士,毕业后又留系任教,所以我们全家1983年7月底就搬入华东师大二村居住。1983-1988年我读小学的六年间,经常去中文系办公室,也参与过系里的不少活动,留下了关于那个独特年代中文系人和事的片段记忆。

1995年正式成为中文系学生后,亲历了文科基地班的本科生培养方式改革。目前,中文系的在职教师中,教过我的仅有两位老师,而与当年文科基地班事务有关的老师还有三位,其他参与其事的老师,都已退休或者调离了。

我是中文系的一名普通学生,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经历本不足道。然而我想,普通学生关于中文系往事的一些记忆,在今天未必就全无意义。所以我决定把它写下来。当年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没有文字参照,也未向别人求证,我完全依靠自己的记忆来写,只希望能够不受“创造性记忆的诱惑”,尽量忠实于已经逝去的那些日子吧。

3. 改了吴丈蜀先生的字

中文系在1983年11月主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学术会议,叫“第一届词学讨论会”,那时候比较朴实,还不叫“研讨会”。当时,在古典文学教研组,有好几位老师研究词学。老先生中,施蛰存、万云骏、马兴荣三位都还没有退休,年轻一辈中,万、马门下的首届研究生邓乔彬、高建中及家父三人留校不久,都研究词学,比他们年轻一些的周圣伟老师也研究词学,这就形成了不小的规模。加之施蛰存先生创办的学术集刊《词学》,到1983年已出版了两辑,引起学界的关注。中文系出面主办一次词学会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图片

1983年词学讨论会合影(部分),前排左二:万云骏  右三:吴丈蜀  右五:徐中玉

我上小学才两个月,自然不会去参加会议,这个和我无关。可是,有一天开完会,家父带了一幅字回家,说:“我今天求到了吴丈蜀先生的字,太不容易了。”我不知道吴丈蜀是谁,听上去肯定是大书法家。

原来,为了方便擅长书法的老先生们在会上当场挥毫,会场特地准备了笔墨宣纸,有两位先生都留下墨宝。一位是程千帆先生,身边簇拥着求字的人很多,另一位是吴丈蜀先生,相对求字的人少些。家父喜欢吴先生的字,请他赐字,吴先生很爽快答应了,选了自己近作的诗一首写成条幅。家父把条幅展开,上面写的是澹泊陶朱識見通,君王豈可樂安同?殺身非為遭讒間,復國功成勿戀封。近作紹興龍山訪文種墓,錄一以應智范同志屬。癸亥初冬,吳丈蜀。下面还钤了两方印章。“澹”“識”“豈”“種”这几个繁体字我当时都不认识,过了几年才能念出来。

图片

吴丈蜀先生

家父大致给我解释了一下,说这是吴先生访问文种墓地,有感而发,对比了文种和范蠡两人不同的人生结局,写了自己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我根本搞不懂什么叫“澹泊”,心想功臣当然应该得到君王的优待封赏,为什么反而会被杀呢?假如立了功又必须隐退,才能保全自己,那么这个功要立它干嘛,不是浪费时间么?

更不明白的是,这字能叫书法吗?写得歪歪扭扭,横不像横,竖不像竖,撇不像撇,捺不像捺,笔画像一条条蚯蚓,软绵绵的,我如果这样写字,早就被师大附小的老师批评了。还书法家呢,我认为家父肯定上当了。可他不这样想,他托了一位叫魏建的朋友,把字送到苏州,专门请人装裱了,挂在墙上。每次我说这字难看,家父总说:“你懂什么,吴先生的字好得不得了,有一种古拙之美。”我也说不过他,看着总觉得不顺眼。

过了几年,我开始学习书法了,练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和《麻姑仙坛记》。颜体那真是写得好啊。颜柳欧赵、苏黄米蔡我都看了一点,没有一家的字,像我家这幅字这么丑的,尤其是一竖。师大附小教书法的金锦林老师教导我们,毛笔字的竖有两种,一种叫垂露竖,笔画末端是圆的,一种叫悬针竖,底下是尖的。可是吴丈蜀的竖呢,既不圆也不尖,直接就拖下来了,末端像锯齿,毛剌剌,还枯笔,你就不会多蘸点墨汁吗?尤其是“遭谗间”的“间”字,那一竖简直太丑了。每天还挂在我家里,客人来了岂不丢脸?

到了1988年,我小学五年级,《麻姑仙坛记》也练了几年,有点样子了。我实在憋不住,决心把吴丈蜀的这幅字改一改。如果直接用墨汁描上去,他的字颜色浅,墨汁颜色深,容易看出来。有一天,家父出去了,我就自己磨墨,磨到深浅差不多,又在纸上试了好几次,有了十分把握,才动手。我先把那些竖底下毛剌剌的地方全部描描圆,都改成垂露竖。然后看着其他不顺眼的枯笔的地方,也描了描,完事后,从不同角度打量这幅字,的确比原先好看多了。

图片

我身边悬挂的就是吴丈蜀的字,手中毛笔是作案工具(1988年)

等家父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向他汇报我的改字成果,汇报完之后,看他的样子,感觉是要揍我了。但他忍住了没动手,半天才说了句:“还好还好,好像不太容易看出来。”

很多年之后,家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兴奋地说:“吴丈蜀先生出版书法集,当选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了。”我当时已经懂得吴先生字的好处,也跟着高兴了一阵。到了1993年年初,我看到一则消息,说著名书法家吴丈蜀因为书法界假冒伪劣成风,决定辞去书协的一切职务,从此不再参加书法界的任何活动。这则消息以“著名书法家吴丈蜀宣布退出书法界”为标题,被海内外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轰动。回到家里,我看着吴先生这幅字,嗯,“复国功成勿恋封”,他写得真是好。

吴先生的字在我家挂了好多年,从一个住处搬到另一个住处。直到2008年重新装修房子,因为墙上不能打钉子,才撤下收起来。那时,吴先生已经去世两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