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徐寅咏泉州 南国贤侯待德风, 长途乃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额, 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 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 与说蟠溪真钓翁。 《送王校书往清源》 贫中惟是长年华, 每羡君行自叹嗟。 归日捧持明月宝, 去时期刻刺桐花。 春风避酒多游寺, 晓骑听鸡早入衙。 千乘侯王若相问, 飞书与报白云家。 《春末送陈先辈之清源》 唐徐寅字昭梦,莆田人,乾宁进士,乃闽第二状元,王审知礼聘入幕,授秘书省正字,五代时归隐莆田西门外延寿溪畔。善诗赋,著有《探龙集》《钓矶集》等。左录其送友赴清源二律:《送王校书往清源》《春末送陈先辈之清源》。清源乃泉州之别称。泉州古城始建于唐开元初年,背依清源山而造,故有此雅号。五代时遍植刺桐,亦名刺桐城。又因气候温润,物产丰盈,亦称温陵。 泉州老市区 延福寺民间传说 先有延福寺,后有泉州城。 泉州城西延福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乃为闽南地域最早佛教寺院,佛教传入华夏之第一部金刚经乃于此由梵文译为汉文。所在九日山属南安丰州地域,其乃泉州前身武荣州之州治。三国吴永安年间于丰州置县。西晋战乱,中原士族入闽,南朝梁天临年间设郡治,至宋元即成东方第一大港。 延福寺 宋王十朋咏刺桐 莫道时人不爱红 宋王十朋《七绝·刺桐》: 初见枝头万绿浓, 忽惊火伞欲烧空。 花先花后年俱熟, 莫道时人不爱红。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人。宋高宗时状元,乾道四年知泉州,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著有《梅溪集》《东坡诗集注》等,诵咏泉州诗章颇富,涵及九日山、承天寺、法石寺、洛阳桥等,尤以承天寺十奇诗闻名。王十朋并题“泉南佛国”,其墨迹崖刻于晋江东石南天寺。 p 刺桐花 明陈琛咏南台 净土晴云 明陈琛《七律·清源山南台岩》颈联: 净土抽茶堪慰渴, 晴云欲雨不为岚。 陈琛字思献,晋江人,正德进士,历官考功主簿,请辞归养,嘉靖重起江西提学佥事,犹辞不赴。 清源山位泉州城北,层岚叠巘,巍峨俊秀,中有老君岩、三世佛等景胜,古誉“闽海蓬莱第一山”。 清源山南台岩 唐欧阳詹咏姜相 中宵天色净,片月出沧州。 皎洁临孤岛,婵娟入乱流。 应同故园夜,独起异乡愁。 哪得休篷转,从君上庾楼。 右录唐欧阳詹《五律·对月寄姜相诗》。姜相峰为九日山景胜之一,唐姜公辅谪官来泉居此。欧阳詹字行周,晋江人,泉人首登甲第,与韩愈获称龙虎榜。 九日山姜相峰 宋蔡襄咏奉先院 日照溪山生翠光, 春深花草杂幽香。 登临谁识迟留意, 门外尘埃去路长。 右录宋蔡襄《七绝·游九日山题奉先院壁诗》。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天圣年间进士,知谏院,以龙图阁直学士知福州,徙知泉州,主持修造洛阳桥,诗文俊逸,书法当朝第一,为宋四大家之一。 九日山眺望晋江 明黄凤翔咏甘露戒坛 雨过空阶琼液满, 风来净土暗吹香。 明黄凤翔《七律·集戒坛访甘露井寺》: 宝刹旃檀白玉墀, 前朝圣迹至今垂。 细寻湛露流甘处, 犹似禅堂说法时。 雨过空阶琼液满, 风来净土暗吹香。 投闲共结东林社, 直拟斋心事远师。 黄凤翔字鸣周,泉州人,明隆庆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开元寺奉有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同为我国三大戒坛。前凿有甘露井。 开元寺甘露戒坛 宋王十朋咏承天寺 月台无屋有空坛, 空处观空眼界宽。 不匿世间尘一点, 冰轮心镜两团圆。 王十朋《游承天寺后园登月台赠潜老二首》其二。王作有承天寺十景诗,天启年间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张瑞图书以刻石。 承天寺 古泉州八景之一崇福寺 崇福晚钟 崇福寺位泉邑东北隅,始建于北宋初年。传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有女为尼,以松湾地造寺,拓罗城包之,名千佛庵,太平兴国赐名崇胜,至道年间改名洪钟,元祐六年改名崇福。存留宋塔明钟。与开元寺、承天寺同为泉州三大丛林。崇福晚钟为泉州古八景之一。 崇福寺宋代石塔 明黄伯善咏龙山寺 空留千眼观尘界, 谁抚孤松问劫灰。 龙山寺位晋江安海龙山。泉南著名千年古刹。所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系整木雕就。明龙图阁大学士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香火远播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仅台湾有龙山寺二百余座。前录明黄伯善《七律·天竺梵钟》颔联。黄字达兼,晋江人,官至衢州府同知。 晋江龙山寺 宋黄庭坚咏莲花寺 自古在昔,雷雨电击。 天开八石,青莲趺鄂。 中有岩壁,敷坐宴息。 大士密迹,置钵倚锡。 蛇虺避宅,虎豹伏役。 行人获戒,如龟藏六。 以戒为甲,如莲生泥。 不染香色,维居无斁。 右录宋黄庭坚《八石莲花铭》。黄庭坚字鲁直,江西修水人。授国史编修,苏门四学士之一。莲花石位南安丰州桃源村。 南安莲花寺莲花石 弘一法师咏净峰寺 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 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右录弘一法师《将去净峰留题》。法师俗名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早年留学日本。归释后期驻锡闽南泉属一带寺院讲经弘法,六十三岁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法师生前绘画、音乐、戏剧、诗词、书法、金石、文学造诣高雅,堪称现代才子,亦为现代高僧。净峰寺位惠安净峰镇净峰山。法师自注:乙亥首夏来净峰,晚秋将归,口占一绝,籍以志别。 净峰寺弘一法师手迹碑刻 唐徐寅咏弥陀岩 名齐火浣溢山椒, 谁把惊虹挂一条。 天外倚来秋水刃, 海心飞上白龙绡。 民田凿断云根引, 僧圃穿通竹笕浇。 喷石似烟轻漠漠, 溅崖如雨冷潇潇。 水中蚕绪缠苍壁, 日里虹精挂降绡。 寒漱绿荫仙桂老, 碎流红艳野桃夭。 千寻练写长年在, 六出花开夏日消。 急恐划分青嶂骨, 久应绷裂翠微腰。 濯缨便可讥渔父, 洗耳还宜傲帝尧。 村际猿猱偏得饮, 岸边鸟鹊拟为桥。 赤诚未到诗先寄, 庐阜曾游梦已遥。 数夜积霖声更远, 郡楼欹枕听良宵。 右录唐徐寅《七言长句·弥陀岩咏瀑》。中“(绛)绡”乃“(绛)霄”之误也。徐寅字昭梦,莆田人,乾宁进士,授正字,与妻隐莆田延寿溪畔。弥陀岩为清源山主要景胜之一,侧有瀑布如练,空谷传声,崖壁勒有“洗心”等墨迹。 清源山弥陀岩 明查约咏清源洞 远岫开图画,飞花落酒杯。 明查约《五律·清源洞》句。 清源山清源洞碑记 清陈万策咏万安桥 衣冠来晋室,景物似中州。 右录清陈万策五言诗《万安桥》句。陈万策字对初,安溪人,康熙年间进士。 泉州新区 马可·波罗游记语录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述: 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刺桐古港位泉州后渚、法石、蚶江一带。宋枢密院编修刘克庄诗赞:惟有桐城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刘克庄字潜夫,莆田人,以焕章阁学士致仕。 石湖港 宋黄公度咏法石 避暑寓祇园,黎明度还村。 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 径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 幽怀未能惬,城廓已朝暾。 宋黄公度五律《自法石早归》。公度莆田人,绍兴年间进士,平海君节度使判官,兼南外宗正司主簿。曾居泉州。 法石港 明王约咏崇武 云物任神幻,风波自阖开。 明王约《五律·崇武观潮》: 篙师波里立,万坎皆为雷。 云物任神幻,风波自阖开。 帆轻与水去,鹰少从天来。 应想闺中子,眼穿人未回。 王约字伯一,惠安人,万历进士,官副使,著有《飞鸿日草》。 崇武古城 元卢琦咏惠安科峰 卢子读书处,山高草木深。 如何螺水里,永夜听龙吟。 元卢琦《题惠安科山高士峰精舍》五绝一首。卢琦字希韩,惠安圭峰人,至正进士,知永春。著有《圭峰集》。 科山位惠安县治西,宋卢潜读书其上,故名登科山,亦称高士峰。 惠安科峰卢子读书处 宋曾从龙咏清水岩 空流诗句传千古, 今在蓬莱第几重。 宋曾从龙《清水寺纪游》七律一首: 壁立峥嵘万仞峰, 骑鲸俄蜕葛陂筇。 空流诗句传千古, 今在蓬莱第几重。 岩上胜游成幼梦, 壁间遗迹暗尘容。 山僧好把纱笼护, 莫学闇黎饭后钟。 曾从龙字君锡,晋江人,元庆五年状元,累官枢密院参知政事。其故里乃泉州西门曾井巷。清水岩位安溪蓬莱乡蓬莱山,祀清水祖师。 安溪清水岩 宋胡仲弓咏法石寺 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 宋胡仲弓《次法石寺即事韵》: 近郊来往熟,驯犬向人迎。 半是吟将老,何时隐得成。 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 归路霜钟外,微闻三数声。 胡仲弓字希圣,晋江人,登进士,宰会稽。法石寺位泉州邑东石头街,今称南武当真武庙(法石街尚有始建于宋代的海印寺)。 法石街海印寺 明黄伯善咏南天寺 海气侵阶晴欲雨, 潮声著树晚多风。 明黄伯善《岱峰山石佛岩》二首,其一: 步出津亭一水东, 闲云断处见孤峰。 白苹红蓼江天净, 曲径丛林野寺通。 海气侵阶晴欲雨, 潮声著树晚多风。 游人不是悲秋客, 万里关河眺望中。 黄伯善字达兼,号菊山,晋江人,领嘉靖庚子乡荐,初选昌化教谕,壬子公校贵阳,官至衢州府同知,著有《菊山诗集》《菊山文集》等。岱峰山石佛岩即晋江东石南天寺,《闽书》载:相传未岩时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间僧守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 晋江南天寺摩崖石刻 明颜廷榘咏魁星岩 寻源窈窕迟归路, 濯足清涟发浩歌。 明颜廷榘《七律·曲涧春流》: 瀑声泉响出山阿, 一派飞流涌漫波。 春晚怜花浮水去, 月明倚棹待僧过。 寻源窈窕迟归路, 濯足清涟发浩歌。 陵谷桑田都莫问, 眼前大地有山河。 颜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嘉靖间以岁贡授九江通判、泰宁都司,迁岷府长史,工书法,善诗文。《曲涧春流》咏魁星岩,其位永春石鼓奎峰山,始建于隋开皇九年,传为文曲星下凡,连中三元。 永春魁星岩 唐徐寅咏紫帽山 紫帽凌霄 唐徐寅《七律·紫帽山金粟洞》: 一溪拖碧绕崔嵬, 瓶钵偏宜向此隈。 农罢树荫黄犊卧, 斋时山下白衣来。 松多往日门人种, 路是前朝释子开。 三卷贝多金粟语, 可能心练得成灰。 徐寅字昭梦,莆田人,唐乾宁进士,授正字。王审知辟掌记室。紫帽山位泉州城西南,与清源山对峙,亦称对山。 紫帽山凌霄塔 元释大圭咏石笋 石笋凌烟 元释大圭《五绝·石笋诗》: 危石入青云,上有千岁木。 我来卧其间,天风响岩谷。 释大圭俗姓廖氏,号梦观,晋江人。儒业既成,其父休庵居士召之曰:吾以汝许佛,汝其毋违。大圭乃祝发开元寺为僧。石笋位泉州新门城郊龟山,或为图腾崇拜,或为外来宗教信物。 石笋 郑成功复台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郑成功《七绝·复台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士, 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名森,字大木,南安石井人。明隆武帝赐姓朱,世称国姓爷。清顺治十八年率军东渡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其故里石井留有海上视师石刻。 郑成功焚青衣处 明叶向高咏雪峰寺 一轮明月照天心 明叶向高《五律·游雪峰》: 雪里流石髓,谷口见仙家。 不断四时雨,常飘六出花。 林穿寒漱玉,壑渡晚凝华。 欲作寻源客,穷探路转赊。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万历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雪峰寺位南安洪濑西南。弘一法师曾于雪峰寺驻锡讲经。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诗颂法师:一轮明月照天心。 南安雪峰寺 泉州俗语 立似东西塔,卧如洛阳桥。 此为泉州俗语。闽南话说:佧咧像东西塔,倒咧像洛阳桥。即为选取我邑最具标志性、最具感染力之景胜,以比喻泉州人最典型且最本质之品性:伟岸、坚强、笃定、奋敏,即为“爱拼才会赢”最直观之诠释。东西塔位于开元寺内,始建于垂拱二年,至今历一千三百余年。乃我国最高石塔,系泉州第一坐标。洛阳桥亦名万安桥,位于原晋江、惠安交界之洛阳江出海口,宋泉州知府蔡襄主持修造,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开元寺东西塔 洛阳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