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英国人贝尔是野外生存大师的话,那疫情下的广大人们,堪称城市中的“生存大师”。 卡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启了城市版的野外生存,有人笑称,驾驶员考试应增考科目五“荒野求生”。 ![]() ▲ 图源 你的靖哥哥 掌握了古老的种植技术的人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家中的阳台上种菜,实现了吃生菜、吃蒜的自由。 ![]() ▲ 图源 宝藏小甜甜 几家欢乐几家愁,同在疫情下,另外一些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储备了物资,但不懂存储知识,让土豆长出了芽,鸡蛋“开了花”…… ![]() ▲ 图源 湖南电视台 最惨的是,家中物资储备不丰富的人,只能啃方便面等待救援了。 ![]() ▲ 图源 呼呼是个小话痨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疫情下,人们苦中作乐的段子,我们大可不必当真。要说的是,虽然这些事情均为笑谈,但都指向一个共同且十分重要的问题——食物短缺。 这些为什么会发生? 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大城市四通八达,几乎不会发生物资短缺。其实不然,繁华的大城市背后,有其极其脆弱的结构。 而要想弄清上文中食物短缺发生的原因,就必须深层次地了解什么是城市? 首先,城市是一个大型的人类聚居地。 如果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可分为小、中、大、特大、超大城市5类。以此为标准,北、上、广均属人口超1000万的超大城市。 其次,城市是一个必须依靠外界供给,才能存活的产物。 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要保证其良好运转,解决1000万以上人口的吃喝拉撒睡,必须依靠食物、水、电、燃气、医疗、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系统的保障和供给。 第三,城市是一个弱化居民生活独立性,并将这些功能收归国家统一调配的地方。 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居民会自己采集果实、种植蔬菜、粮食,携带弓箭,学习格斗技能,来保护自身和财产安全。 城市的出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会有相应的部门去保障,你无需再学习防卫技能;城市中有水、食物等,无需再学习如何寻找水源、食物、钻木取火,人的独立生存性被严重弱化。 因此你会发现,一旦有人为因素(如疫情、战争等)或非人为因素(如暴雨、地震等),造成城市的供给和保障出现困难,就会发生诸如上文中的问题。 如果城市中的居民,独立生存能力差,又没有基础物资储备,一旦上述情况发生,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棘手,甚至城市中会出现个别人在网上发文求救的事。 但同时你也会发现,在同样的环境下,有人家中会断粮,有人却能实现“蔬菜自由”;有人只能啃方便面,有人却“有鱼有肉”吃。 这时候你会觉得,平时家中多屯点东西,多学习一些生存知识,太有必要了。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物资储备,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能灵活应对,最起码,能撑上一段时间,等待事情出现新转机。 应该储存哪些食物? 知道了大城市发生物资短缺的原因,以及储存食物的必要性,应如何存储食物呢? 首先,存储食物数量上并不是越多越好,完全没必要采用把超市“抢购一空”的做法。 因为食物买得太多,如果发霉、腐烂、变质,不仅造成食物浪费,还会造成个人经济损失。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算出一个人30天的食物消耗量,储存食物可依此标准储存。 ![]() ▲ 图源 小荷韭菜 其次,储存食物也不是品类越全越好。有些食物比如辣条、可乐、营养快线等,没必要列入自己的储物采购清单中。 正确的存储方法应当是,将储备物品进行分门别类,优先选择保证基本生存的食物,还要掌握一些储食物的知识。 按保质期存储食物可分为:耐储、非耐储2类。生活中,我们可依实际情况选购、存储。以下食物可列入耐储食物的采购清单。 罐头 罐头虽小,却能装进大千世界。水果、蔬菜、猪肉、牛肉、鱼类、羊蝎子、海鲜……没有什么不可以装入罐头里的。 可选的品牌众多,福建古龙香菜心罐头、天津长城冬菜罐头、上海梅林牛肉罐头、北戴河午餐肉罐头、广东鹰金钱鱼罐头…… 这些罐头有荤有素,既可补充维生素,也可补充蛋白质,而且保质期长通常1-2年,可作为长期储物的首选。 压缩食品 压缩食品最早源于军工,常见的有:压缩干粮、饼干、冻干食品等。 压缩食品虽然口感欠佳,但能保证基本的生存需求,且在方便性、营养和保质期等方面,不逊色一般食品。 通常它的保质期在4年左右,如果考虑超长期存储物品,它是不二之选。 脱水食品 它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获得的食品,包括干制食品、糖渍食品、腌渍食品等。 脱水食物很多。胡萝卜、金针菇、大白菜等脱水蔬菜;葡萄干、乌梅干、杏干等糖渍水果;烤鱼片、肉脯、牛肉干、肉松等。 这些食品保质期较短,通常在6-12个月,可作为中长期物品进行保存。 干货 它与脱水食物虽相似但不同,多指采用风干、晾晒等非工业手段去除水分的食品。 它可分为4类:如香菇、木耳、银耳等菌菇类;紫菜、海带、牡蛎干等海鲜类;笋干、干豆角等蔬菜类;花生、板栗、榛子等干果类。 这些食品保质期较长,通常在6个月-1年,重要的是,一些干果比如花生等,关键时候还可以拿来种植。 延长食物保存期的方法 储存的物品中,我们还常遇到另一类非耐储食物,对于它们重要的是,要防止其长芽、变质和腐烂,因此,掌握正确的存储方法是关键。 自然放置 粮食类是填饱肚子的必备品,包括大米、小米、面粉、玉米、大麦、燕麦等五谷杂粮的成品及半成品。 这类食物可自然放置,但在日常存储中,要注意防霉、防虫。存放前,一定要先晾干,再装入密封的瓶罐中,真空包装可以延长保质期。 冷藏冷冻 蔬菜类保鲜期最短,叶菜一般只能存放3-5天,大白菜、洋葱、土豆等存放时间长一些。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可延长其保鲜期,但放入前应做差异化处理。 叶菜可用吸水纸、保鲜袋包上后再放;根茎类的蔬菜,如茄子、萝卜等,用保鲜膜包裹;葱姜蒜等,可用锡纸或黑纸包裹,不见光、不受潮保存。 肉、蛋类自身防护性差,易滋生细菌。蛋类室温下能保存2周,冰箱冷藏可保存6周;肉类想较长时间储存,可切小块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 除以上储物方法外,还可采用其它方法,延长非耐储食物的存储期。 ![]() 热烫法,适合处理蔬菜。将蔬菜在沸水烹制后,迅速将其浸入冷水,然后装袋置冰箱中冷冻,此法不仅使蔬菜保存期高达数月,还可保持其营养和鲜度。 浸渍法,即把储存的食物浸在油或蜂蜜中。此方法适合蔬菜或肉类等绝大多数食物,存储前对被储存物做预处理。 浸渍前要对肉进行放血、清洗,之后将肉烤熟、烟熏,待肉冷却后,在玻璃罐中倒入一层蜂蜜,再将肉放入,保持蜂蜜漫过食物。只有卫生做得好,食物几乎可永久保存。 食物仅仅是城市供给系统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如果因人为或不可抗力导致停水、停电、燃料短缺,你想过怎么办吗? (文章仅做知识分享,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