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复古和怀旧 想到的既不是清朝的青花瓷瓶 也不是想到淡淡素雅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姑娘 想到的是穿着旗袍,挽着发髻,高挑而有气质的妇女 以及那些见证抗战历史的民国风建筑! 而这些重庆那些最优雅、最风情的民国建筑 个个人少、景美 一比一还原 来一身旗袍或长衫 包你燃爆朋友圈! 白沙镇,地处重庆江津西南方,因临江沙滩被阳光照射后呈白色而得名。 2011年,白沙影视基地成立。民国政府大楼、国泰大剧院等民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合力将民国时期的重庆呈现在世人眼前。《纸醉金迷》、《1942》等影视剧纷纷来此取景。 既有原初变迁的文化与民俗的影响,又有民国时期西洋文化的交融。这条古街是明清两代特色与民国风格的融合。白沙古镇东华街是晚清时期一条独特的古街。长2500米的街道上,有一条绿石板路,给人一种顾湘的朦胧感。 白沙古镇的路上,除了东华街,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石梯。滚滚石梯上有许多青绿的痕迹,仿佛童年时就在懵懂地跳舞。 白沙的民国风情虽没有数年沉积的韵味,但一比一还原的建筑、街道,足以让你沉醉其中。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白龙道 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是以民国时期、巴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主要打造民国时期的重庆,还原重庆人民的旧生活。 两江影视城常被人们叫做民国街,这下你就可以想象它的还原程度有多高了。朝天门、吴文书院、女子爱国会、新华日报......都在这里“活了过来”。 在这里,除了欣赏老重庆建筑,还能乘坐黄包车游览。穿上一袭旗袍,准备一盆百合,你就可以cos女神冷清秋了。 民国街就像是老重庆解放碑的翻版,各处标着和解放碑一样的街道名。 在这里,总能找到那些熟悉的地名。 民国街,在全国多如牛毛的国家4A级景区中算不上第一,但它却是唯一!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两江国际影视城渝北龙兴古镇舒家(及明月山西侧) 在重庆市南岸区慈云老街上有一座历史建筑群,这便是 始建于1891年的安达森洋行。 它依山面江,曾经主要经营鬃毛和腊肉及百货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存放过被迫南迁的故宫国宝,因此被喻为 南滨路上的“故宫”。 它由瑞典人安达森在重庆开埠以后在南岸海狮支路2号开设。 在抗战时期,安达森利用其瑞典商人的身份,使安达森洋行从容地躲过了大轰炸,因此,藏于此洋行的4000箱故宫文物毫发无损。 安达森洋行是重庆开埠建筑的代表之一,更是故宫文化得以流传的载体。 地址:南岸区海狮路2号 这是一栋纯正的欧式古堡样式建筑,带有厚重的历史感与西方风情。 如今,背倚弹子石老街,面朝滚滚长江的法国水师兵营已经成为南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历史岁月、现代时尚,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兵营建在一座高高的石基上,是一栋带有内庭的围合式建筑,建筑风格上可以说是中西合璧。 大门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牌楼的方法,朱红门柱,三檐歇山顶,牌楼的脊饰和檐枋上塑了龙、喜鹊等中国传统祥瑞图案,建筑主体则运用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以及仿古罗马的立柱,哥特式的拱形柱廊。 作为南滨路上最地道的洋建筑,既有历史的厚重又不失艺术的历久弥新。 地址:南岸区弹子石谦泰巷142号 1890年3月,清政府与英国签署《烟台条约续增专条》,1891年,重庆设立海关正式开埠。 米市街,作为重庆开埠后连接码头的重要通道,经历了商贾云集,人山人海的繁荣。 经过多年的蹉跎,米市老街的繁荣已不再,但经过修复,米市街的辉煌再现于建筑的掠影之中。 如今米市街还藏着有合记堆店、武昌中华大学旧址、孙家大院、白理洋行等 地址:南岸区南滨路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旁 1891年重庆开埠后,立德乐在南岸开设洋行,名为“立德乐洋行”。 立德乐洋行经营土特产和外国舶来品,这栋淡黄色的别墅,是中西结合的砖木结构三层楼别墅,主楼的二层和辅楼间有一架空曲廊连接。 走到洋行下方,能清楚看到临江面二楼走廊栏杆由网格木料和雕刻花纹造型的石材组成,屋檐木雕斜拉梁上雕刻的花纹也清晰可见。 立德乐洋行作为重庆最早开办的洋行和垄断土特产出口时间最长的洋行,是重庆老一辈人的记忆。 地址:南岸区上新街新码头34号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承载着重庆几代人的记忆。 在重庆,当解放碑洪崖洞在喧嚣热闹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静谧——白象街。 它,地处渝中区,位于重庆下半城附近的一条老街。 “一条白象街,半部重庆史。” 它见证过南宋抗蒙;也看过“东方华尔街”开埠。 它有9处文物建筑臻品,2处古城墙遗址。 它,是重庆最珍贵的“母城”文化所在。 它,是重庆下半城最繁华的地方。 这条老街在历经风云变化,洗去铅尘浮华之后,如今漫步其中,在这个最人声鼎沸的地方,它却又有着自己的风光:一片灰墙,两摞青砖,西式的罗马柱,中式的飞檐,恍惚被卷入一段旧时空。那个激荡的时代被一一打开。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 博物馆?民国风? 你的小脑袋也许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没有错! 在紧邻白象街的斜对面确实有一段充满民国风情的博物馆建筑。 这处民国建筑在这片老街区里,吸引着行人不断探望。 进入行营后,民国风的老重庆 ,原来也很容易触摸得到! 从大门栏杆都能看到民国建筑的风格,注重对称的构图、重复的序列、几何图案的装饰,黑色与金色的搭配,给这幢建筑增添了几分庄严与肃穆。 再往里走,便可以看见整个行营的全貌:窗户安心地凹陷在墙面的温柔里,阳台张扬地凸出展现自己的面貌,整齐俨然的灰砖连排楼,弧形拱门,特色廊柱,景虽少,但胜在精妙。 不断叠起的高楼,使得这幢民国建筑更加显眼,没有喧嚣与忙碌,绿叶灰砖之间散发出安静的力量。 如果说洪崖洞是藏在网红森林的独特吊脚楼建筑,那巴渝文化博物馆则是藏在灯红酒绿的民国风拍照圣地!
在这里,一位位优雅的女子,穿梭在古色古香中的博物馆里,轻盈的步伐、妙曼的身姿,展巴渝女子的神韵与风采! 在这里着一袭旗袍,焚一柱香,泡一盏沱茶,奏一曲与世无争做一场风华绝代的梦! ![]() 扫码下单[民国时光] 实景沉浸旗袍汉服 古风换装自拍馆 ![]() 三栋楼,一座行营,青砖白缝,黑白春秋。 这座建筑群不仅是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聚集地,更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英勇与不屈!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 或许有无数人,从千里迢迢之外赶到这里,只因一个流传的名号——重庆最美街道。 中山四路起于上清寺转盘,800多米的街道两旁黄桷树遮天蔽日,中西合璧的青砖带瓦林立两侧,简直就是西式古典融合中式诗意的典范。 沿街散落了众多故居、旧址,桂园、戴笠公馆、周公馆、国名政府旧址......桂园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因园内种植桂花得名,原为张治中公馆,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地将此处备作毛泽东在重庆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最终也成为“双十协定”签订的地方。 若是细细而观,你会发现这里并无城市中心地带的喧嚣气息,更像是一片难得的静谧之地,平凡地隐秘于渝中区的浮华岁月里。 这些起起落落的旧址建筑如历史尘埃般,散落在这条短短800米的直线上。 这是一条老街,也是一条民国时光的细红线——从这一头的上清寺,到那一头的曾家岩书院,两边两岸的民国老公馆,构成了这条街和老重庆的传奇前世。 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有故事的地方。 没有哪一条街能像中山四路一般,既是政府的核心所在,又是无数党派与各国使馆、国际盟军指挥中心汇聚之地。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动荡年代,这里每座小楼里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会改变时代的最终走向。 而如今,穿过中山四路和这些传奇,来这里品茶、读书、喝咖啡。在历史中打望,在风景中发呆,才是享受中山四路的最佳打开方式。 地址:重庆渝中区上清寺转盘附近 作为昔日陪都的重庆,民国时期的老建筑颇多,有的或许是地理位置险要,有的或许是因为较为集中,大多已经修葺一新,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 |
|
来自: 浪漫农夫egs704 > 《 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