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直的中唐宰相陈夷行

 巴西太守 2022-06-19 发布于浙江

元和七年(812年),陈夷行进士及第,被一些节度使辟入幕府。唐敬宗宝历末年(827年),陈夷行在东都洛阳侍御史改虞部员外郎。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召陈夷行来长安为起居郎、史馆修撰,与同僚蒋系沈传师郑浣李汉宇文籍苏景胤等受诏撰奉诏撰《宪宗实录》。次年(830年)实录修成献上后,陈夷行以起居舍人之职受赏锦彩银器,改任司封员外郎。太和五年(831年),升任吏部郎中,召充翰林学士。太子中舍人程修己奉文宗命作竹障数十幅,作成后又另外为之作诗,文宗命陈夷行等和之,盛传于世。

太和八年(834年),陈夷行兼充皇太子李永侍读,与王起为同僚,奉诏每五天就入长生院侍太子讲经。文宗召他对答,面赐绯衣牙笏,迁谏议大夫、知制诰。次年(835年),改太常少卿,知制诰、学士侍讲如故;又经过几次迁官后,任工部侍郎。

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甘露之变,大宦官仇士良暴力团灭四宰相,朝臣也惨遭洗牌,明日之星们的提升空间也打开了。开成二年(837年),将仕郎、守尚书工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兼皇太子侍读、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陈夷行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头衔,拜为宰相,与李石郑覃共事。次年,李石因遭仇士良刺杀未遂,畏惧辞职,文宗任命杨嗣复李珏为宰相。

由于郑覃、陈夷行被认为李党,杨嗣复、李珏被认为牛党,四宰相形成了二对二的局面。陈夷行觉得杨嗣复弄权,经常争执之余称病请辞,文宗不许,还派宦官去他家慰劳。陈夷行便弹劾杨嗣复。

杨嗣复刚上位,就力主将同为牛党领袖且正被外贬的前宰相衡州司马李宗闵升官并迁到更近于长安的地方。陈夷行强烈反对,与郑覃都认为李宗闵养成甘露之变罪人郑注,罪恶胜过唐玄宗时的奸相李林甫。陈夷行还说,宝历初年李续之张又新、苏景胤等为朋党危害朝廷,号“八关十六子”。杨嗣复和李珏反对,陈夷行又举舜逐四凶天下治的例子,建议朝廷不要顾惜这十多个奸人。

当时牛党还有李固言,李党还有大当家李德裕,也都下场帮队友。朝政分歧变成了两党对打,文宗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宦官和藩镇的问题了。

杨嗣复拟除王彦威忠武节度使史孝章邠宁节度使。文宗在延英殿问政时问陈夷行:“昨日任命的二镇节度使恰当吗?”陈夷行答:“只要出自圣心就恰当。”杨嗣复说:“若出自圣心就恰当,即人情皆畅快。如事情一旦过当,臣下岂能无言?”文宗曰:“真的如此的话,朕当然无私。”陈夷行说:“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权柄。”杨嗣复说:“齐桓公用既是仇人又是俘虏的管仲,岂有太阿之虑?”文宗不悦。

仙韶院乐官尉迟璋被授王府率,右拾遗窦洵直当衙争论伶人不该授这样的高位闲官。郑覃认为这样的小事够不上当衙论列,且王府率是六品杂官,不是高位闲官,窦洵直此举是图名。杨嗣复则说曾听闻窦洵直个性如此,不足为怪。陈夷行说:“谏官当衙只合论宰相得失,不合论乐官。但他已表达了意见,我们就要给说法。今后乐人每七八年准其转一官职。”最后文宗决定改尉迟璋为光州长史,赐窦洵直绢百疋。

陈夷行不久转门下侍郎。文宗在紫宸殿议政时论及天宝年间政事不甚佳,陈夷行说:“陛下不可移权与人。”杨嗣复知道陈夷行的意思,就反驳:“夷行之言容易,但唐太宗房玄龄十六年、魏徵十五年,何尝失道?臣以为,把权柄交给房、魏的时间再长也不要紧,如果交给邪佞,一天都嫌多。”

文宗任用郭薳为坊州刺史,右拾遗宋邧认为不可,郭薳果然因贪赃身败名裂。文宗想要赏赐宋邧,陈夷行谏止,认为宋邧作为谏官只是在尽本分,如果因为说对一件事就加官进爵,恐怕会滋生他的私心。

直性子的陈夷行有什么说什么,觉得杨嗣复是狼,就一直针锋相对。但杨嗣复并不觉得自己是狼,同样也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最后文宗不得不亲自下场支持一方。

开成四年(839年),文宗表扬判度支杜悰的才干,杨嗣复、李珏推荐杜悰任户部尚书。陈夷行说,此事应由皇帝自己决断;李珏则说,陛下既然任用了宰相,就不该怀疑。

同年,文宗于延英殿问政事,问谁记录监修,李珏说:“是臣之职。”陈夷行说:“宰相所录,恐怕掩蔽圣德,自盗美名。臣之前频频言及,是不欲威权在下。”李珏说:“夷行此言,是疑宰相中有卖威权、货刑赏者。不然,为什么身为宰相而出此言?臣累奏求退,若成为亲王之傅,是臣之幸。”郑覃说:“陛下开成元年、二年政事至好,三年、四年渐不如前。”杨嗣复说:“元年、二年是郑覃、夷行用事,三年、四年臣与李珏同之。臣蒙圣慈擢处相位,不能悉心奉职。郑覃说'三年之后,一年不如一年’,是臣之罪。即使陛下不诛夷,臣也应当自求泯灭。”并多次请辞。

文宗权衡了一下,觉得当时还得靠杨嗣复处理政事,如果杨嗣复不能走,那就只能让攻击他的人走。当月,陈夷行、郑覃双双下课,陈夷行罢为守吏部尚书,不久又改任为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华州镇国军防御使,也就是负责把守潼关。任内,他表进士刘瑑为判官,这也是一位将来要拜相的明日之星。他俩一走,杨嗣复就让李宗闵复出拜相了,牛党大获全胜。

因为皇太子李永早逝,文宗立兄长敬宗的儿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病危之际,想托孤给杨嗣复、李珏。仇士良为了让自己能够有拥立之功,矫诏废太子,改立文宗的幼弟颍王李瀍,也就是武宗。

武宗继位后,重用李德裕,陈夷行也就迎来了第二春,被任为检校礼部尚书,又召为御史大夫,随即又任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也就是二度拜相,并以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进尚书左仆射,赐上柱国

武宗登基之际,在仇士良唆使下赐死了李成美和最后一位在世的兄长安王李溶,与文宗亲近的尉迟璋等人也遭仇士良杀害。武宗也知道自己登基并非杨嗣复、李珏所愿,遂将二人罢相外放,又想彻底补刀。身为文武二宗姑父的杜悰向李德裕指出任由皇帝滥杀大臣不是明智的行为,于是李德裕、陈夷行和其他宰相崔珙、崔郸都屡次劝谏武宗,还邀枢密使至中书省使入奏。最后武宗虽然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冤枉杨、李,但同意宽恕,改为远贬。

李德裕、陈夷行、崔珙、李绅等奏唐宪宗有恢复中兴之功,请求为百代不迁之庙,武宗认为此论至当并继续议论此事,却最终未能执行。

当时,黠戛斯击败长期依附唐朝的回鹘,回鹘残部向唐朝边境迁移。其中一支主要的残部由嗢没斯率领,接近天德城寻找粮食援助,想投降唐朝。天德军守将田牟建议拒绝嗢没斯投降,并由朝廷军队联合吐谷浑沙陀党项部落攻打嗢没斯。但当朝廷议论此事时,李德裕主张接受嗢没斯的投降并提供粮食。陈夷行反对,认为这是帮助敌人,毕竟这个嗢没斯是被杀的回鹘可汗的弟弟。然而,在李德裕的坚持下,陈夷行不敢坚持,武宗最终同意了李德裕的意见。

会昌二年(842年),崔珙、陈夷行奏定左右仆射上事仪注,诏准,解决了这件多朝纷议不决的老问题。

同年,嗢没斯入朝,陈夷行随即因腿脚不便告老,罢为太子太保,以右仆射、平章事改检校司空,兼河中尹、御史大夫,充河中节度、晋绛慈隰观察等使。时间很巧,敌视过的人来和他同朝为官了,他便走了,是不是因果关系,咱也不知道。

会昌三年(843年),李德裕主持讨伐自立为潞州昭义军节度使的刘稹时,陈夷行身为河中节度使,唐朝的军区司令,也肩负了助战的责任。他以步骑一千守翼城,步兵五百增援冀氏。同年,刘稹被平定。

会昌四年(844年),陈夷行卒于任上。他当时已经被加检校司徒,死后被追赠为司徒。

从后来人的角度,党争当然是给朝政拖后腿,但对陈夷行来说,他一直在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事。

而值得唏嘘的地方大概就在于,他认为的牛党奸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奸臣,他们同样也在遵守着自己的原则,做着自己认为对国家有好处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