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和日军主力之间进行的第一场大型战役,也是整个抗战期间双方爆发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斗,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抵挡鬼子的坦克装甲,近30万人战死沙场。在此期间,中国士兵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说丁德元。  他出生于1917年,祖籍在河南洛阳,少年时参军,是西北军大刀班中的一名士兵,18岁时被编入杨虎城的特务团。西北军虽然装备落后,但士兵气势高昂,军风剽悍,悍不畏死,最让鬼子胆寒的就是他们手上的大刀,在长城抗战中杀得鬼子胆战心惊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就是出自西北军。丁德元在大刀班待过一段时间,学习过专门针对鬼子刺刀的“破锋八刀”。这套刀法来源于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专门克制鬼子的刺刀术,实战性能非常强。在白刃战中,二十九军战士们多次用此刀法大败鬼子,久而久之鬼子对这套刀法也就非常忌惮。淞沪会战爆发后,杨虎城立即从十七军中抽调1800余名精锐士兵组成增援团,作为先锋部队,增援上海,丁德元也在先锋部队中。这些士兵每人配一挺机关枪,6颗手榴弹以及一柄重4公斤的大刀。 到了上海后,这支部队被编入88师,奉命死守外滩。那里地位较低,战壕没挖多深,水就渗进来了,没办法,战士们只能泡在水里和鬼子战斗。当时鬼子天上有飞机轰炸,地面有炮火掩护,坦克装甲开路,而丁德元他们只有机枪和手榴弹,火力上难以和鬼子抗衡,但即使这样,战士们依旧战意高昂,誓死不做亡国奴。丁德元他们几乎是被鬼子的炮火压着打,不断有战士倒下,战壕里的水都被染成红色的了。在一次战斗中,鬼子的子弹贴着丁德元的头皮擦了过去,鲜血很快就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只是抱着机枪不停的扫射。凭着满腔热血和不怕死的精神,丁德元他们打退了鬼子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在一场战斗中,丁德元他们的子弹打光后,全体将士高呼“誓与阵地共存亡”,然后拔出了大刀,迎着鬼子冲了上去。丁德元刀法又准又狠,一刀就砍掉了一个鬼子的脑袋,接着又冲进了敌群,左劈右砍,顿时血肉四溅,肢体横飞,一个又一个鬼子倒在了刀下。等战斗结束,鬼子撤退后,丁德元连刀都握不住了,在这场战斗中,他凭着手上的大刀,一人砍翻了13个鬼子,那一年丁德元只有20岁。 经过一个多月浴血厮杀,丁德元他们部队伤亡也非常惨重,1800多名精锐最后活着离开战场的只有600多人,三分之二都战死在了沙场。丁德元运气不错,活了下来,但身上也多处负伤,最严重的就是下颌被鬼子弹片击中,而且一直留在了他的身体里。之后,丁德元又跟着部队辗转到陕西、山西一带打鬼子,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4月,丁德元老英雄与世长存,享年8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