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5陈婵婵:网络游戏为何比学习更吸引人

 高教课堂研讨 2022-06-20 发布于江苏

      纵观大部分学生总时间的去处都花在了哪里,毫无疑问当然是玩。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眼中阻碍学生进步的大障碍。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学习,对于写作业也提不起兴趣,反倒是一玩起游戏就会着迷,这种现象几乎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的一种通病。这不得不引起大家去思考为什么网络游戏比学习更吸引人。本文对比学习和网络游戏之间的属性后,总结出学习不如网络游戏有趣的原因有舒适性低、成就感低、反馈性差等因素。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时或许可以好好采用一些游戏的优质属性。

过程的成就感强弱:

对投入的极致奖赏与忽略不计

      网络游戏作为一个虚拟世界,其中的成就感更易获得,并且游戏程序设计本身还极大地强化了这个特点。游戏已经为玩家设计好了游戏进程和任务,玩家只要按照游戏指引就可以完成所有任务。在游戏的进程中,玩家通过提升游戏等级,积累游戏金币,从而获得游戏装备来战胜对手,玩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并且能够轻松获得胜利。这种通过自己后期的努力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成就感是在学习中难以感受到的。时间上,打一把王者荣耀只要花费十几二十几分钟就能得到结果,而一学习就要坚持十几年,甚至还可能没有什么好结果。而在面对成堆的作业时,学生总是会产生抵触心理,渐渐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情。而在游戏的世界里,学生如鱼得水,游戏里有能够带来开心快乐的事情,让学生不再去去想课堂上老师刁钻的提问,不会苦恼课本上的那个令人头疼的习题,更不会让学生愿意想起上学期挂掉的那科课程。游戏里一步步的提升和成就让玩家着迷,而翻开书本时发现别人早已学过的东西已是天书般的存在。想补却来不及补上的无力感只会让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成就感中。因此,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也是阻碍学生想去学习的原因。

结果的反馈性优劣:

即时满足与石沉大海扑朔迷离

      玩家对网络游戏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就是游戏中的反馈机制非常明显。游戏等级的升级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正反馈机制,在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知道每一次的升级能够提升多少的能力值和战力值,并且还能直接获得丰富的奖励。玩家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对于打赢游戏的帮助性很大。而相比之下,学习这件事情的反馈效果获取非常漫长,且结果不确定不容易让人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总是很难明确知道他所付出的努力是否有用,因此学生也无法确定最终考试的结果是否会如自己所愿。与游戏相比,学生在学习时想获得最终结果却总是得不到正反馈,只有等到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刹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成功。若是最终成绩并不理想,体验到平时付出过的努力全都还是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无力感会变得非常强烈,这种长时间学习却无法及时得到反馈的活动远不如游戏获得的正反馈来的快,所以说反馈性能差也是学习的弊端之一。

心理的自由度高低:

自我掌控和非议责难程度悬殊

      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可以通过操作发泄自己的情感和压力,他们也能够拥有对游戏的绝对支配权,在游戏中享受到贴心的系统服务。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因为网络游戏可以减少压力。在网络游戏中,学生能够体验到精美的游戏画面,沉浸在精彩的游戏剧情之中,具有特色的游戏音乐也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压力的减轻。学生在游戏的世界里无论是输赢都不会被家人和老师批评和指点,顶多就是和自己较个劲,即使是输了也没有关系,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再看学习时,学生们面对那些枯燥性和难度性都大的知识体系,他们时长会感到头疼,更甚至一旦平时成绩考差了他们还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学习这件事情给予学生的大多都是满满的打击和挫折。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也不例外。此时对他们来说,学习就是让他们感到慌张无措的“害”,而游戏则是能够带给他们开心认同的“利”。所以玩游戏的时候学生的心态终究是轻松舒适的,这就是游戏比学习吸引人的首要原因。

      总之,不同的原因造成了网络游戏比学习更能吸引人。首先是过程的成就感强弱,对投入前者是极致奖赏而后者是忽略不计;其次是结果的反馈性优劣,前者是即时满足而后者是石沉大海、扑朔迷离;最后是心理的自由度高低,前者是自我掌控而后者面临非议责难。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游戏是一种综合的娱乐方式,也体现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游戏需要玩家去学习规则,锻炼技能从而提高自己,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一直以来, 人们对游戏都有一种固执的偏见,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网络游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变得精进, 学得更轻松有成效。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