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国六卿之智氏,本一家独大,奈何极武而亡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智氏是荀氏的一支重要分支,始祖荀首是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因被封于智,以邑为氏,别为智氏,谥庄,又称智季、智庄子。

文章图片1

智氏传承

公元前597年荀首担任下军大夫,当时他的儿子荀罃已经在下军服役。荀首走入晋国政坛,应该是得益于担任执政正卿的哥哥荀林父,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位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楚军再次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再次救郑,晋楚争霸之邲之战爆发。因荀林父指挥不利,晋军大败,在晋军的溃散中,晋下军大夫荀首之子智罃被楚大夫熊负羁俘虏。荀首立即率所部族兵,由魏锜驾车,向楚国反攻。下军士卒也多跟随。在反击中,射杀楚国大夫连尹襄老,俘虏楚庄王的弟弟公子谷臣。荀首的反击虽为救援其子,但在客观上起到了掩护晋中、下军渡河的作用。公元前588年春,晋国人归还战俘公子縠臣,以及连尹襄老的尸体,用以交换荀罃回国。公元前587年(冬之前),郤克去世,栾书超拔位中军将。荀首位居中军佐,地位仅次于栾书;荀庚是上军将,排名第三,新下军主将荀骓,荀氏的势力非常强劲。

公元前587年12月,栾书、荀首、士燮三人帅军伐郑。公元前583年春,栾书帅军进攻蔡国,进而侵犯楚国本土,俘获颇多。当时晋国舆论认为,这次胜利是因为栾书在前年采纳了荀首、士燮、韩厥三人的良言。公元前583年,荀首辞世。

文章图片2

荀首

荀罃是荀首之子,史称智武子。公元前597年,邲之战之时,他与父亲下军大夫荀首共同参战,在楚军强大的军力前,晋军崩溃,智罃被楚国俘虏。这次被俘,导致荀罃在楚国做了 9 年阶下囚,公元前588年晋楚换俘才返国。智罃回到晋国后,在荀首之后继承为智氏家主。但荀罃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晋国的地位长期低于自己的侄子荀偃。公元前583年,荀首去世,荀罃进入卿的行列,任下军佐。其时荀罃堂兄、荀林父之子荀庚任中军佐。公元前578年,晋秦麻隧之战爆发,荀罃担任下军佐,与晋军一起击退秦军。此后不久,荀庚去世,其子荀偃为卿,任上军佐,职位在族叔荀罃之上。

公元前575年,晋齐合兵伐郑,荀罃率领诸侯军队作战,郑国的子罕帅军夜间袭击,宋、齐、卫三国军队溃散,联军黯然返回。这是荀罃第一次单独率兵执行任务,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574年,中军佐士燮病死,荀罃顺升为下军将。公元前573年正月,栾书、荀偃弑晋厉公,委派荀罃、士鲂到京师迎接年轻的周子回国即位是为晋悼公。晋悼公即位并任命百官,荀罃由下军佐升任上军佐,而与其一起迎立的士鲂也得到提拔。公元前573年 11 月,栾书死,韩厥执政,荀罃升任上军将,在八卿中排名第三。

公元前571年,智罃联合鲁、齐、宋军攻打郑国,郑成公刚刚去世。智罃听从鲁国孟献子进言,在郑国边境附近筑虎牢城,威胁郑国,郑国不战而归附晋国。公元前566年,正卿韩厥年老退休,中军佐智罃继承正卿、中军将。智罃协助晋悼公重新构筑晋国的霸权。同时奠定了智氏家族独立于荀氏,成为晋国主要家族。公元前560年,智罃去世,由于其子智朔早逝,因此由智罃之孙智盈继承智氏家主之位。

文章图片3

荀罃

荀罃去世后,荀盈以一个幼童,继承知氏之位,卿位由程郑暂代。荀偃守护侄子荀盈,使智氏没有衰落。公元前548年,荀盈继程郑为下军佐,复入六卿。荀盈为人温和、低调,与执政赵武、韩起等人关系亲密,并多次出访各国,智氏渐有复兴之势。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前533年,年仅30余岁的荀盈病重身亡,史称智悼子,只留下一个十余岁的孩子荀跞,智氏家族在晋国的崛起再度搁浅。

公元前533年,荀盈早亡,晋平公为加强公族,欲废黜智氏卿爵,幸亏荀跞的堂叔荀吴念及同宗之情,多加呵护,使尚未成年的荀跞担任下军佐。智氏由于两代人(荀朔、荀盈)的过早夭折,步履维艰,年幼的荀跞依靠着中行氏,才得以保全。公元前519年,伯父荀吴辞世,荀跞孤苦伶仃,深恐被赶出六卿行列,积极侍奉晋顷公、晋定公彼此利用,共渡难关。公元前501年,正卿范献子士鞅死后,荀跞成为中军将,继任晋国正卿,但荀跞的声势不如其副手,晋国中军佐赵简子。

公元前497年,赵鞅杀死邯郸大夫赵午,范氏家主士吉射与中行氏家主荀寅联合攻打赵氏,智跞联合魏侈(魏襄子)、韩不信(韩简子)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鞅,反击范氏、中行氏。荀跞打算立士皋夷继承范氏、宠臣梁婴父继承中行氏,被赵简子拒绝,赵简子乘机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公元前493年,智跞去世,史称智文子,其子荀申继承智氏,赵简子继承正卿。

公元前493年,荀跞去世后,荀申继承智氏之位,为下军佐,与赵鞅一起执政。赵鞅执政,独专晋国朝政,联合韩氏、魏氏压制荀申,荀申在晋国并不得志。荀申择立智氏宗子时,青睐次子荀瑶。族人智果认为荀瑶贪而不仁,立荀瑶必亡智氏。荀申不从,坚持立荀瑶。不久荀申早亡,史称智宣子,其子荀瑶继立。

荀瑤又称智伯、智伯瑶。史称智襄子。智襄子是继智武子、智文子之后,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共执政二十二年,是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大臣。

公元前475年,赵鞅病逝,其子赵无恤继立,智瑶登上了执政宝座。此时的中原,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过度成战国时期的混战,齐、晋、楚、越四强并立,齐、楚是老牌强国,越国属新兴势力,晋国虽最强,却因为政出私门而战斗力大减。智瑶的理想也是匡扶晋国霸权。公元前472年,智瑶率领军队在犁丘与齐军对峙,此战中,智瑶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晋军奋不顾身,拼死向前,齐军招架不住,大败而归。智瑶亲手俘虏了齐国大夫颜庚。公元前464年,智瑶与赵无恤出兵,攻打郑国。智瑶以统帅的身份命赵无恤攻城,赵无恤想保全自己的实力,拒绝执行命令。这次作战,将佐不和,郑都没有攻克,却也劫掠了郑国大片物资,战果丰盛,满载而归。

公元前458年,智瑤率领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共同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

早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勾践率军北上举行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而传统霸主晋国因为卿大夫相互争权内耗,无力对外争雄。丧失霸主之位。作为晋国的执政,智瑤心里很清楚,晋国大权旁落,政出私门,若要恢复晋国霸业,必须增强晋国国君实力,才能主导晋国一致对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智瑶要求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韩康子、魏桓子迫于智瑤淫威,被迫献地。赵襄子却拒绝献地。智瑶向晋公请命,率领韩康子、魏桓子共同出兵讨伐赵襄子。赵氏寡不敌众,一败再败,形势很不利。赵无恤将赵氏的基地迁往晋阳,进行下一步作战计划。智瑶继续追击,包围晋阳,命令军士强攻,但没有攻克。

文章图片4

水灌晋阳

公元前453年,智瑶派军队驻守汾水堤坝,命士兵挖土,将汾水导向晋阳城,晋阳城一夜间变成汪洋泽国。在此状况下,赵氏谋士张孟谈趁夜密会韩康子与魏桓子,唇亡齿寒,韩赵魏三家秘密结盟。公元前453年3月,韩康子、魏桓子带领着两家亲兵进入汾水的堤坝上,趁智氏之卒不备,突然进攻,将智氏亲兵全部杀死,控制堤坝。然后将汾水导向智氏帅营。赵氏从晋阳城中杀出,韩氏、魏氏从左右进攻智氏的两侧,智军已成瓮中之鳖。智瑶被赵襄子活捉后杀死。智宽、智开等人带领智氏,以自己的封邑防御三家。经过一年多的激战,终是难敌三卿,率领族人投奔秦厉共公,智氏集团永远离开了晋国。

文章图片5

智瑤与赵襄子

文章图片6

智氏与韩赵魏三家

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本来仕事于范氏及中行氏,后来转去智瑤门下任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赵襄子联合韩康子与魏桓子灭掉智瑤。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豫让刺杀赵襄子数次不能成功。赵襄子感到豫让义烈,命人将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剑跳跃三次,一剑劈下,说道:“吾可以下报智伯矣!”说罢便自刎而死。豫让的事迹传开,晋国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的死而悲泣。

文章图片7

豫让刺衣

智瑤是春秋末期晋国涌现出来的一位才干出众,智谋过人的领袖,是智氏家族第三位,是荀氏家族第五位(荀林父,荀罃,荀偃,荀跞之后)正卿。在其执政期间,晋国朝政呈现出智氏一家独大,力压三卿的局面,对外智伯南征北战,晋国实力也逐步恢复。但智瑤骄傲轻敌,性格具有很大缺陷。早在荀申立嗣的时候,智氏族人智果就认为智瑤没有仁德之心,常借势欺人,用残酷不仁的思想行事,最终必定导致知氏家族的灭亡。后智果为保存自己,带领其一部分族人从知氏中分出,另立宗庙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后知氏在晋阳之战后被灭门,辅氏得以幸免。战国秦汉以来,学者多把智伯与吴王夫差相提并论,看作是骄傲轻敌、“极武而亡”的两个典型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