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看我们的临床中的教科书对于低钠血症治疗的情况。 内科书 1.补钠量 =(125 - 实测血清钠)×0.6×体重(kg) 补钠量 =(142 - 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 《内科学》第七版 2. 补钠量 =(125 - 实测血清钠)×0.6×体重(kg) 补钠量 =(142 - 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 《内科学》第八版 其他学科书 3.补钠量 =(142 - 血钠测得值)×0.6×体重(kg)(女× 0.5) 《外科学》第七版 4.需补钠 =(142 - 病人血钠)×06×体重 (kg) 《协和内分泌学》 5.补钠量 =(140 - 实测血钠)×0.6×体重 (kg) 《廖二元内分泌学》 6.失钠量 = 血钠浓度改变×总体水量(总体水量 = 体重×0.6;女性 0.5) 《实用内科学》 现有公式这么多,晕,怎么补钠?我们应该用哪一个公式,哪一个到底正确。 1.人体的体液量占体重的60%,女性占50%;细胞外液量占体重的20%;这是这些公式0.2或0.6的来源。 2. 低钠血症会对身体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补钠不能太心急,补钠过快反而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产生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看看我们24小时可以是钠离子升高多少,如果超过这个会怎么样? 一般要求24小时血钠不易升高超过8-10mmol/L,24小时内不超过10mmol/L,我们一起看看国外的指南对于补钠的要求。 1.不能使用超过3%的氯化钠,这就是有人使用10%浓氯化钠是错误的,会出现脱髓鞘。 2.24小时血钠不易升高超过10mmol/L,至少每日4-8mmol/L。 补钠(改良):(8-10)×0.6×体重(kg) 举例:体重 60 kg 的低钠血症患者第一个24小时补多少钠? 需补钠:8×0.6×60=288 mmol。生理盐水补的,要转化成生理盐水。 1g氯化钠 =17 mmol钠,288÷17 =16.9g氯化钠, 24 小时我们补16.9g氯化钠 (体重 60 kg ) 如果使用浓氯化钠我们需要16.9支(10%10ml=1g氯化钠),但是浓氯化的浓度超过3%,会导致脱髓鞘,所以不这么补。 我们再看0.9%氯化钠 500ml,是4.5g氯化钠,我们需要补充将近4瓶。 我一般使用: 0.9%NS 200mL+10%NS 50ML,我们看看氯化钠的浓度多少,有没有超过3%,氯化钠1.8g+5g=6.8g(氯化钠)/250ml=2.72%,没有超过3%,而且我补充的液量也不多,补充的氯化钠的值6.8g。 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口服盐胶囊,使用非低钠的食盐,我们装到胶囊中,您哪里没有空胶囊的话,可以购买最便宜的速效伤风胶囊,将药物倒掉,我们只要胶囊,将食用盐装到胶囊中,每天让病人口服3次,每次2-3粒,口服最安全,而且有效,只要我们的肾功能没有太大的问题,即使口服剂量增大,也会排出的,不用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