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于70年代 | 关于高考的独家记忆

 春泥2018 2022-06-20 发布于天津
又到一年高考季,昨天关于高考试卷的各种话题又热络起来,经历过自己的高考、女儿的高考后,我逐渐明白,高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前路漫漫,筚路蓝缕,愈加艰辛。等到知天命之年,再回望来时路的每一步,走得都好辛苦,高考算是第一步。
1992年的七月,小雨淅淅沥沥地下,我和某位男同学一起结伴而行,去32中参加高考。两辆自行车在雨中不紧不慢地前行,我俩互相说着鼓励的话,偶尔憧憬一下未来的路,竟然没有穿雨衣,在习习凉风中高考于我,少了些许紧张,多了几点惆怅,对于考后的日子感到有点茫然,前途的不确定性偶尔使大脑出现空白,上午的考试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中午,回到该同学家吃饭,他家人将满满一大盆红烧排骨端上了桌,肉香让我瞬间忘掉了关于考试的一切,投入到埋头干饭中,吃饱喝足后,迎着雨后湿润的泥土气,我俩再次走进考场,元气满满地开启了下一场考试。

图片

记得考政治的时候,最后一道大题难住了我,这是一道论述题,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我瞬间懵圈,因为平时我很少看政治时事,对于这个问题无从说起,一时不知道该从何角度将书本的知识与之相关联,拿着笔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还是毫无头绪,杂乱地将所知的理论堆砌在一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胡言乱语,怀着糟糕的心情走出考场,抬头望去,雨停了,天晴了,收拾一下混乱的思绪,我又满血复活了。
最后出成绩时,政治果然仅考了48分,拉垮掉我的整体成绩,我被抛弃在本科的大门外,最后只能上个大专,唉,说起来都是眼泪!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同行的某男同学和我考入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我俩又开启了一起上学的路程,这一路还一直走进了婚姻,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2018年六月,闺女参加高考,我开始坐立不安、魂不守舍起来,为了掩饰自己的忐忑,我不停地找活干,不知道为啥,我比自己高考还要紧张,脑子里想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关于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校车到自行车,从冬天的早自习到夏天的晚自习,千万种思绪轮番轰炸,就是停不下来,脑子不停在运转,辗转反侧一直持续到高考日。
目送着她的背影走进扶轮中学的考场,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像公园笼子里的狼一样坐卧不宁,只想原地转圈,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上午的考试终于结束了,我让孩子抓紧休息,自己又担忧起下午的漫长等待,直到最后一天结束考试的铃声响起,我的心才缓缓复位,煎熬的滋味。说实话,真的不想再经历一次,感觉年纪越大心承受能力越低,相反闺女却是一副无喜无悲、随遇而安的样子,我从心底里佩服她的淡定。
闺女如愿考入心仪的大学后,我惯性般每年都还留意高考的信息,作文题目是什么?数学难不难?有哪些感人的考场故事?买鲜花、穿旗袍、忘准考证、迷路进错考场,还是这些熟悉的话题,还是翘首以待的老母亲。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自己关于高考的独家记忆:放学后的结伴骑行;校园某角落里的背诵;路过衣帽镜不经意的一瞥;教学楼里点亮夜空的白炽灯;十年寒窗苦,又何止是十年呢?

图片

今天,高考虽然已经离我很远,但是高考的经历又如此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想对考生说什么?我忽然想起亦舒在《流金岁月》中说过的一句话:“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是呀,无怨无悔,我就把这句话送给正在高考或者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