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悟人生丨一个极具天赋才华的钢琴师,一段震撼的人生故事...

 梦想魔树 2022-06-20 发布于山东
No.6《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特立独行的

灵魂钢琴师

活出特立独行的自己

心萍/魔油夫人分享的第6部电影

在之前的2篇文章,我分享了2个极具天赋的天才神童,他们在质疑中前进、在叛逆中成长:

1·钢琴神童,聪明到靠“装傻”来护自己...

2·天才发明少年,头脑与心和解的故事~

今天我想继续分享一个天才钢琴师,他不仅仅活出了特立独行的自己,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内心强大到,能淡定的应对“死亡”这件事~

肉体的死亡,是一个人的终极恐惧,假如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了,那么他还有什么畏惧与焦虑的呢?...

特立独行的海上钢琴师...

故事的初始发生在1900年,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时代背景:

19世纪初期,美国进行工业化强国路线,迅速崛起,开始从一个农业化国家蜕变为工业城市化国家,成为了当时人人都向往的掘金城市~

而具有文化底蕴的欧洲,遭到快餐文明的冲击,许多欧洲人也被发财梦影响,移民乘船到美国生活~

然而1900-1945年间,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大萧条,为此移民美国的欧洲人也显得焦虑不堪,漂泊无依,美国梦破碎...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角登场了~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欧洲移民遗弃在弗吉尼亚号轮船上的孤儿,他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柠檬·1900... (1900是他的姓)

1900年1月1日,在弗吉尼亚号豪华邮轮上,水手丹尼去头等舱寻找有可能被富人落下的物品,看看有什么可以检漏的,然而意外发现了一个刚出生的但是被遗弃的婴儿~

丹尼虽是黑人奴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慈父心起,决定收养这个孩子长大,其他水手们说:这个孩子长大又能怎样,还不又是一个移民?...

一句话似乎道破了1900的过去与未来:一个没有父母、没有姓氏、没有国籍、没有生日、没有家、没有根,只能漂泊在海上的人~

正因为如此,也为1900的传奇一生垫定了基础:他或许会成为一个打破规则,只活出特立独行自己的生命典范~

在黑人养父丹尼的抚养,还有水手们的照顾下,1900在游轮上慢慢长大;然而8岁那年,因为丹尼的意外离世,1900又成了孤儿一个~

没有人看管的1900,开始自己在游轮上探索,头一次进入头等舱的演奏大厅,听到一首曲子:《Peacherine Rag》创作者是拉格泰姆之王-斯科特·乔普林,这首爵士乐为他打开了音乐之声的大门~

心萍在这里延伸一下,爵士乐,最早是美国的黑人奴隶表达自己生活和情感的手段,是一种自由的情感宣泄;爵士乐的真正精神是愉悦的反抗,摆脱传统、习俗、权威、教条,甚至是摆脱一切限制人类的灵魂,阻碍灵魂自由飞翔的事物~

被具有爵士精神的黑人抚养长大的白人小孩1900,骨子里就有一种自由的灵魂,而爵士乐也正对应了他的心声~

1900的天赋才华,也在此刻展现了... 

某天夜晚,他独自一人在钢琴旁,无师自通的即兴弹奏,吸引了船舱里的乘客,当然,也惊动了讲求规则的船长~

面对这一幕,船长只说了一句:1900,这样子看起来不符合规定...

1900回:去他的规定~

一个不愿受拘束的白人,一个自由的灵魂,就在这艘轮船上慢慢长大...

27年,钢琴已经成为了帅气的1900灵魂的一部分~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游轮随着汹涌的海浪摇晃,1900遇见了刚刚应聘上船的小号手-图尼,这一次,1900又向我们展现了他的特立独行...

他带着晕船的图尼来到演奏大厅,让图尼把钢琴的轮子解锁,他们跟随海洋的韵律,人与钢琴,钢琴与海洋,海洋与音符,相互摇摆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1900血液里那放荡不羁的灵魂瞬间迸发出来,他仿佛不是用双手,而是用意念,自由畅快的谱写出一场震撼的音乐盛宴~

这一幕也是电影中最让我陶醉的一幕,上一段视频予以珍藏~


自此,钢琴师1900与小号手图尼成为好友,并在维吉尼亚号上为乘客演奏音乐~


而1900经常不跟随头等舱乐团的节奏,而是自娱自乐的弹奏;或者在三等舱时,才弹奏自己创造的灵魂音乐~

当时还有个美国议员,专门只做这趟游轮的三等舱,只为聆听1900的音乐~

而1900也为自己设下了一个边界线:只在海上弹奏钢琴,不在陆地上演奏~

为此他的好友图尼也表示疑问:Why?

1900回:Why????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冬天来临时,就盼望着夏天,夏天已经来了,却又在害怕冬天...所以人们总在孜孜不倦的旅行,总是在寻找四季如春的地方,那样的生活,不适合我~

在这里,1900隐喻的是那些移民的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然而事实上,从哪里看,月亮都是圆的~

一个人去哪里真的不重要,心才是真正的家,活在当下,专心临在,即是永恒~

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开始,一个自称发明了爵士乐的人,要和1900斗琴,通过现场即兴演奏的方式一决高下~

然而1900不太有竞技的天赋,也不爱一决高下,他总是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然,他也有好奇心,想要去听听别人的钢琴演奏~

斗琴这家伙-黑人杰利,看起来十分具有气场,浑身上下包括牙齿,都镶嵌着硕大的钻石,一脸居高自傲的样子,看起来很有人类图21-45(金钱)的天赋~

杰利第一首弹奏了《Big Fat Ham》,因他在美国红灯区演奏钢琴而发家,所以他的这首音乐自带有一种柔滑的感觉~

演奏完毕,面对杰利的挑衅,特立独行的1900弹了一首《平安夜》,这首曲子属于基督教的曲目,代表一种优雅与神圣,虽然这首曲子弹奏很简单,但以“神圣”挑战“低俗”,1900在精神上还是赢了杰利~

不过观众哪里懂这其中的深意呢?他们在1900弹奏的时候悄悄私语,议论纷纷...

第二首斗琴,杰利谈了《The Crave》,一首呈现自由精神的钢琴曲;而1900也在台下被感动的流泪,他欣赏的是音乐,而非赢得比赛,因为他对输赢真的没有什么概念..

于是,他把这首曲子加入自己的理解,又重复演奏了一遍,甚至比杰利弹的还要好~

此时的观众却是有点郁闷了,认为1900没有水准,模仿别人的曲子...

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只有杰利自己知道:这首音乐是他的即兴创造,能瞬间记住他的创作,还能演绎的更好,这简直就是天才行为,这不是啪啪的打自己的脸嘛...

杰利气到青筋都起来了,这明显是蔑视自己的行为,所以他决定上大招,以快取胜,因此弹奏了一首快节奏:《The Finger Breaker》~

此时1900后知后觉:哦,原来杰利的斗琴是带有敌意的... 所以他决定绝地反击,跟图尼要了一只烟放在钢琴上,精彩演出开始...

↓ 

点击这首音乐

聆听1900的精彩演奏

他一个人2只手,仿佛如有神助一般,疯狂的弹奏出4手联弹的曲子,汗如雨下,此处影片太精彩,我匮乏的语言形容词里面,也只能挤出一句:太神了...

看看杰利这嫉妒+愤恨的眼神,就知道:1900赢了~

1900以实力获得了尊重与掌声,而杰利,自以为要去侮辱别人,反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自取其辱,悻悻离去...

自此,1900这个名字,就成为了这艘游轮上的“热搜”,而船长也看到了1900的商业价值,决定录唱片包装他~

在录制时,1900看到窗外一位美丽的乡村女孩,一瞬间萌生情愫,弹奏出动人心弦的曲子《playing love》~

当船长要把这首曲子起名并决定出售时,1900夺回了母带,在这首曲子里,他注入了对女孩的爱恋,所以他不想出售给任何人,而是要包起来,送给一见倾心的女孩~

或许,也是为了这个女孩,1900决定要走下游轮,去陆地上看看这个世界...

然而,1900跟所有人道别之后,走到轮船与陆地的悬梯上,他犹豫了,面对身后他生活了大半生的轮船,他熟悉的环境,他热爱的钢琴,以及前面工业化的大城市街道,他犹豫了...

他将帽子摘下,丢进海里,而他选择走回船上,继续过他的人生~

曾经,心萍对电影的这段演绎十分不理解,为何1900不下船?是因为他没有勇气面对未知的生活吗?还是因为他害怕心仪的女孩已经嫁了他人,而不敢迈出去这一步呢?

我看了十几遍,也看了许多影评,有人说:电影是在隐喻欧洲的传统文明与美国工业化时代的对抗,1900就是欧洲传统文化的代表:优雅、文明、相对内敛...

而面前那些高楼大厦,就是美国工业文化的代表:霸道、工业化、快节奏...

所以1900和欧洲文化一样,选择了:做自己,即使很慢,也不想要跟随别人快节奏的生活~

我认为:1900生在这艘轮船上,船是他的家,钢琴是他灵魂的一部分,而当他要离开家,离开灵魂的寄托,这对于他来说,即使追求再繁华的生活,即使遇到心仪的女孩,他也无法找到归宿感了~

又或许,1900没有下船,根本就没有为什么,因为他本就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

1933年,1900的好友小号手图尼离开了维吉尼亚号,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或许轮船上已没有什么移民了,没有工资,图尼主动选择了离开,要么他被裁员了~

而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图尼继续在外漂泊,生活穷困潦倒;而维吉尼亚号也被国家征用,成为了一搜医疗船,1900继续选择呆在船上,为那些伤病战士弹奏音乐,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战后,这艘曾经豪华无比的维吉尼亚号已废旧不堪,准备炸毁,而图尼意外之中发现了1900曾经录制的那张唱片母带,并决定进船寻找好友,因为他确定:1900一定还在船内~

在一番苦苦寻找后,图尼发现了1900,并邀请他一起下船,跟他共同组成乐队,从头再来~

然而1900讲出了他的心声:

这座城市,什么都能看见,而唯一看不见的,就是没有尽头,阻止我脚步的,不是我看见的东西,而是我看不见的东西...

就拿一台钢琴来说,琴键有始有终,他有88个键,没有其他的可能,在这个有限的琴键上,能演奏出无限的音符~

当我站在悬梯上,我看到前面的城市,有无限的街道,无限的选择性,光是街道就有几千条,天呢,我怎么选择呢?哪个女人?哪栋房子?怎样的死法?光是想想就令人崩溃,难道你不曾恐惧吗?

而我就出生在这艘船上,这艘船从船头到船尾,就是我的世界,每天这个世界都在不断变化,但我身边就只有2000人,我能看到希望,在有限的钢琴上,我就能自得其乐~

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如此具有深意的哲理,世事无常,但万事又有常,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个字,而我们可以以不变,来应万变~

最终,图尼离开了这艘船,而1900与他的传奇人生,同这艘船一同消失在海洋之中,他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但又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如同上帝一般,我们不曾见过,但却也无法忘记...

传奇落幕,潸然泪下,而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1900最后的告白,也像极了我现在的人生理念... 我现在只有一台电脑,只想专注于一张人类设计图,虽然这张人类图只有9个能量中心,只有64个数字,但却能体现出万种不同的人生天赋,演绎出无限的人生智慧...

这就是我以有限,应对无限;以不变,应对万变的方式~


最后,我调出了1900的人类图(纯属瞎猜,仅供娱乐)

养父丹尼是在轮船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捡到的1900,而且被捡到的时间是1月1日,所以我就以这个时间与定位为基准测算出图~

1900本身具有3种天赋:金钱、进取、力量,这三种天赋要是在陆地世俗中,绝对有可能发挥出极大影响力,有机会成为一个有钱又有闲的成功人... 

但是由于他出生在海上,且没有受到过世俗教育,在船上的吃喝住也根本不需要钱,因此他的思想里并没有“钱”的概念,就好像生活在原始部落的人,他们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生存方式,不需要用钱去买食物,因为他们可以自己打猎,也不需要买衣服,搞一些树叶就可以做一件衣服...

那这个金钱天赋在1900身上就不再是想要赚钱的力量,而是转变成了:控制,1900只想运用自己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生存,掌控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他会与人周旋在轮船上,试图不让任何人找到他,且终身没有下船的原因,甚至他连自己死去的方式,都要自我掌控~

这是定义的心脏中心与喉咙中心,强大的意志力与发起力量所带来的一种潜在影响-“总是能很清楚的知道,我要什么!


作为一个极具“力量”的显示生产者,1900从来不喜欢重复、简单且单调的曲目,他喜欢聆听当下直觉所指引的音律,强大的定义直觉中心也为他带来了永远不会重复,且动听的曲子~

1900还拥有3个完全开放的顶轮中心、自我中心,以及情绪中心... 

这就很明显的能理解,在面对黑人杰利的挑衅时,1900根本没有当回事,也没有链接到对方的嚣张和挑衅的情绪,因为他真的链接不到,他是在不断的觉察中才能理解:哦,原来他是来挑衅的... 因而作出反应~

1900的使命之路(轮回交叉):38-39-48-21右角度交叉之张力4,这是一股战士的力量,期待活出不被别人定义的人生,只想按照自己的理念来生活,且一生都在挣扎的生命中,然而最终也在挣扎中,让灵性瞬间升华,创造出生命的深度,成为那个最特立独行的人生典范~

今天的电影解读到这里就结束啦,假如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锁定在一个“恒常”的使命中,把自己单一的、独特天赋与能量发挥到极致,那么,在有限的道路中,终将可以活出无限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