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者的成熟,从向内求开始...

 时间变成水 2022-06-20 发布于山西

市场

在一个有足够的消费需求总量的细分市场,刚好开出了一家店。

这家店刚好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或体验,刚好获得的收入,在除去食品成本、租赁成本、人工成本等各项成本支出后,刚好还有了一定的利润。

这段话里有10个以上的变量。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变量有较大偏差,都会造成最终亏损的结果。

在个人的、微观的、主观角度:

产品、价格、体验这些可控因素决定了成败的80%甚至更高。

另外的20%,由不可控因素所决定。

在市场的、宏观的、客观角度:

外部需求、竞争环境、渠道成本这些不可控因素决定了成败的80%甚至更高。

另外的20%,由经营的可控因素所决定。

创业能够获得利润而活下来,主要是因为小概率事件的市场驱动。

认知到这一点,是成长重要的里程碑。

巴西男足踢中国男足,即使教练席上栓着的是旺财,巴西队也能赢。

我们很多人(尤其是我)都曾经是那条拴在教练席上的旺财,以为巴西队是因为自己而牛。

其实,事实上,并不是。

出于人性的弱点,总有不少人热衷于追逐市场驱动,就像热衷于冲浪运动。

即使不用去海滩,看个几分钟冲浪的视频,也能马上明白:

冲浪的周期,受限于海浪的周期。

装个叉、玩得嗨。

虽然很上头,但不可持续。

市场驱动,就像一阵风、一串浪、一个周期、一种必然,总会变弱。

在浪奔浪流后,逐渐归于平淡。

市场先生,还像体育比赛,规则非常公平。

最终能够成为冠军的,颜值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主要,还得靠实力。

组织

初创阶段,前几家店的状态,本质上是个体户。

从老板自己干,陆续开始有了团队雏形。

团队的成员,大多数上在本质上只是老板指令的执行、追踪的代理人。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里描述了管理的职责:

1、管理企业的经济绩效,即利润(而非营业额);

2、管理管理者;

3、管理员工和工作。

还补充了另一个有且只有管理才有的角度:时间

时间角度,约等于可持续发展角度。

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同一件事情往往就会采取完全不一样的决策和行动。

组织的成长,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从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到组织架构的纵横管理线条、到各个部门的责权利界定、到市场化、成果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既要授权于老板的资源配置,又要不受限于老板的个人意志。

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去个人中心化、权力中心化。

从个人决策,逐渐生成组织决策的机制与生态。

所有人员的所有工作,不是成果、就是成本。

每个成员、每件工作,只有离成本更远、离成果更近,才是组织总成本领先、核心竞争力的原力与基石。

上帝为什么惩罚渔夫一直捕不到鱼?

因为只有让渔夫彻底捕不到鱼的时候,才会退而结网。

海里的鱼,不计其数。

只有你能够捕获的,才真正属于你。

战略也一样。

组织边界内的市场,才是属于你的市场。

脱离了组织的战略,不过只是空中楼阁。

总结

只有结成足够强大的渔网,才有机会去捕获未来随时出现的市场机会。

越成长、越懂得在市场中谦卑。

越务实,越理解到实践的伟大。

管理,就是战略的基本功。

基本功不扎实,什么都玩不了。

实事求是四个字含义深刻:

实事,就是在客观角度探求规律;

求是,就是探寻认识事物的本质。

1、从实际出发;

2、科学理性的态度;

3、找到规律。

管理薄弱的企业,没资格讲战略。

创业者的成熟,从向内求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