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記》新本續校之《孟子荀卿列傳》

 許學仁 2022-06-20 发布于中国台湾

一、孟子荀卿列傳

【一】《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原文:

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機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1]

以上文字句讀,俱照錄今中華書局新點校本,但其中似有錯譌文字,需要勘正。

〖今案〗

文中“大並世盛衰”這句話,同前後語句不相連貫,其誤乃出在“大”字。蓋“並世盛衰”是一種業已存在的客觀狀況,無由再人爲張大其事。惟唐人司馬貞明知不通,卻仍強自隨文出釋云:“言其大體隨代盛衰,觀時而說事。”[2]即謂“大”字義爲“大體”,實則釋之不如不釋,反而愈增窒礙。

图片

約乾隆間原刻本方苞
《史記注補正》
與司馬貞看法不同,清人方苞嘗審度此文,以爲:

“大”當作“及”,傳寫誤也。蓋先序戰國(德勇案:即騶衍所述之“今”世)以上至黃帝事,爲學者所共稱述者,然後及並世盛衰也。[3]

如此則文通意暢,[4]故稍候梁玉繩韙之,採入所撰《史記志疑》。今案“及”、“大”二字字形相近,傳寫間譌“及”爲“大”,極易發生,方說誠是。
中國古代早期所謂諸子百家,看似紛紛紜紜,極爲複雜,其實真正夠層次、成體系的社會思想學說不過陰陽、儒、墨、道四家。其中陰陽家展開的視角,用現代語言來表述,主要是宇宙觀、世界觀的問題,而這一點對儒、墨、道三家思想同樣具有基礎性意義。司馬談論戰國以來六家學術要旨,首推陰陽,道理就在這裏[5]。呂不韋、董仲舒輩所傳天人之學,就是淵源於此。衹是後世學者多不諳此義,徒以數術小道視之,今專門研治思想史者更尠少有人深入探討陰陽家的理念及其影響。
騶衍(或作“鄒衍”)是先秦諸子中陰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這段內容也是關於早期陰陽家思想最重要的記述,故訂正這一“大”字對準確認識陰陽家學說具有重要意義,並不是無關宏旨的文字差異,今中華書局理應附一校記,注明方苞的看法,以供讀者參考。
2022年6月6日記

[1]《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頁2848。

[2]《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唐司馬貞《索隱》,頁2849。

[3]清方苞《史記注補正》(約清乾隆間原刻本),頁57b。

[4]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卷二九,頁1270。

[5]《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頁3993—39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