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母亲支持弟弟造反哥哥,这是为何呢

 老大姐嗨 2022-06-20 发布于山东

史记记载,郑庄公的母亲叫武姜,武姜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不能吃一点亏,也不能受一点委屈,做事任性,不考虑后果。

文章图片1

武姜的第一个儿子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婴儿腿先蹬了出来,疼得武姜死去活来,因此她十分厌恶大儿子,还特意给他取了一个非常难听的名字,叫寤生,意思就是倒着生。

文章图片2

后来武姜又生了一个孩子,这次很顺利,几乎不疼,所以武姜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宠爱,取名叫共叔段。

文章图片3

武姜觉得谁给她造成苦难,她就讨厌谁,即使亲儿子也不例外。

所以她经常在丈夫面前说大儿子的坏话,然后极力地夸赞小儿子,并且要求丈夫废大儿子改立小儿子为太子,但郑武公很明智,没有答应武姜的要求。

文章图片4

后来郑武公死后,大儿子郑庄公继位。武姜不但不祝贺郑庄公,反而在他面前闹着要给小儿子赏封地,刚开始要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这个地方,但制邑是战略要地,地势险峻,关系到郑国的安危,郑庄公不答应。

见郑庄公不答应,武姜又要京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二十余里)这个地方,京邑的位置也很重要,人多地广,甚至比国都还大。

文章图片5

郑庄公当然还是不肯,武姜见此很不高兴,她黑着脸将郑庄公一顿训斥,庄公没有办法,最后还是妥协,于是共叔段高高兴兴地搬到了京邑。

文章图片6

武姜又与小儿子合谋,她让共叔段到了京邑后,悄悄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等时机成熟找机会攻进都城,取代哥哥自己当上国君。共叔段一开始也没有这个想法,全是武姜一门心思的支持,才使他走了歪路。

文章图片7

共叔段到了封地后,按照母亲的嘱咐开始整顿军队,储备粮草,补充武器,扩大力量为攻打国都做起了准备。

对于共叔段和武姜的阴谋,很多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其中有一些大臣多次向郑庄公建议,要提前采取措施,防止乱贼起兵叛乱。

文章图片8

郑庄公其实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他为人城府极深,表面上看似满不在乎,其实暗地里调兵遣将,已经做好了外敌入侵的防范准备。

文章图片9

不久之后共叔段在母亲的支持下果然起兵造反,没想到郑庄公早有防备,他派出精锐部队前去迎战。共叔段以下犯上本就不得人心,加上郑国军队训练有素,很快他的人马就不堪一击,悉数被灭掉。

文章图片10

共叔段狼狈地逃回到封地京邑,郑国的军队也追了过去。此时京邑的百姓们早就不满共叔段的倒行逆施,他们悄悄打开城门,欢迎郑庄公的到来,如同丧家犬的共叔段没办法又逃窜到鄢地、共地,从此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文章图片11

郑庄公对母亲武姜的所作所为十分恼恨,同为亲生儿子,为何母亲偏偏如此区别对待,他越想越气,最后他将母亲赶出国都,迁徙到了城颍,并且发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文章图片12

不久,事情传到了民间,郑庄公这么对待母亲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毕竟是生母,庄公本就好面子,听到非议之后就有些后悔,但是自己已经发过誓了,那怎么办呢?

这时有一个叫颍考叔的人出来献策,他说挖个地洞母子就可以相见了。

文章图片13

后来郑庄公在地洞当中会见了母亲。不知那时的武姜还有何颜面再见自己的儿子,她费尽心机害了小儿子,又伤了大儿子的心,从此遭到天下人耻笑,实乃愚蠢也。

文章图片14

后来孔子评价他们,母亲不像母亲,儿子不像儿子,兄弟不像兄弟,完全失去利益。

至于后世也经常有人拿这件事情当成笑柄,武姜身份尊贵,贵为一国之母,但最后除了得到一个“天下第一偏心眼母亲”的丑名之外,什么功名也没有,你说她是何苦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