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防空导弹采用的是破片杀伤方式,对于反导系统这种特殊的防空系统,普遍采用的也是爆破杀伤方式。爆破方式能够产生大量碎片,进而可大幅提升拦截命中率,对于战斗机、巡航导弹等常规目标来说,拦截弹战斗部爆破产生的碎片足以对其造成致命杀伤。但对于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来说,其外部包覆有高强度的碳纤维特制外壳,拦截弹常规爆破战斗部所产生的碎片威力可能不足以摧毁核弹头的结构完整性,也就是存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来袭核弹头危险的可能。因此,最有效的拦截方式是直接命中来袭弹头的本体结构,即采用动能杀伤的方式彻底将其摧毁。 ![]() 爆破杀伤目标是防空、反导的主要方式 相对于常规防空系统,反导系统的拦截距离、响应速度和技术难度都要高得多!在早期的反导系统中,限于当时的制导精度有限,几乎不可能实现能够准确击中飞行速度达20马赫左右的洲际弹道弹头,反导拦截弹均采用爆破杀伤方式提高拦截成功率。 ![]() S-400防空导弹系统 通过拦截弹自身爆炸摧毁来袭弹道导弹,存在碎片的杀伤力不够、即使碎片命中核弹头其结构依然完整的情况,因此,有些反导系统通过增大拦截弹自身的爆炸威力实现有些的拦截,如采用核弹头的拦截弹。苏联/俄罗斯装备的A-135/235反导系统,其拦截弹就可以装备10000吨TNT当量的核战斗部,即便不能直接命中来袭导弹,核战斗部在来袭导弹附近爆炸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也能达到有效摧毁效果。 ![]() A135/235反导拦截弹均可搭载核战斗部 作为全球军事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反导系统技术含量是最高的,也是全球第一个装备采用直接撞击的“动能杀伤”方式的反导拦截弹的国家。美国的“标准III”反导拦截弹采用的是动能杀伤弹头,也就是其战斗部直接命中来袭导弹本体、依靠弹头巨大的动能摧毁来袭导弹。这种拦截方式对于导弹飞行控制、导引以及探测跟踪系统的要求极高,目前公开报道中也只有美国一家具备此能力,虽然也成功进行了过多次拦截测试,不过具体拦截效果一直被外界质疑,具体实际效果如何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 美国“标准III”反导拦截弹采用动能杀 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拦截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拦截成功率都不会太高,而且目前各核大国装备的洲际导弹普遍具有搭载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甚至还具有抛洒假目标的能力,拦截难度越来越大。一旦发生核大战,装备反导系统也只能对局部重点地区提供一定限度的保障,无法改变全球被毁的灾难,不论是洲际导弹还是反导导弹,希望永远都不要用于实战。 ![]() 分导式多弹头使得拦截难度大幅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