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回顾 | 石祝三与我结缘新华路

 新用户9030yrKZ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丁香花园留下了石祝三与本文作者的合影。

上海滩坊间曾流传着这么一句戏话,就是石祝三(1929—2013)在任上海市政法委书记、检察院检察长时,有人以独脚戏谐音读成“十捉三”,意思不言而喻。可见其不枉不纵,执法如山的人物形象何等深入人心矣。

石祝三同志逝世已过七年时间。黝黑脸庞,满头银发,带一副宽大镜架的“玻璃窗”,一口分辨率极高的宁波官话,老人家音容笑貌宛在人世。

石祝三(1929.12~2013.05),男,浙江鄞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检察学会原名誉会长,

二十年前,我在东湖宾馆工作的时候,承蒙上级领导信任和重托,还兼管新华路上房地产开发项目。那会儿有一合作方牵涉到拖欠工程款的事,很是让我抓耳挠腮。好在朋友出主意,说是替我找石祝三同志,诚挚地告诉说老石很热心,肯帮忙的。

那时候老石已经离休,耐不住寂寞,应邀出任宁波经济开发区上海同乡会会长闲职。在我印象中,“十捉三”长期在公安、政法系统工作,威严有余,不苟言笑,能不能为我们项目工程款纠纷义务提供法律帮助?

哪知我们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聊了起来。我感觉,老石跟街坊的退休老头没有什么两样。非常和气,也非常健谈的这位老人完全没有拿腔拿调一本正经,这就让我悬着的一颗心有了着落。他详细了解了工程的情况,了解余款纠纷的焦点。我跟他交流沟通了项目的大致背景和情况,老石也条分缕析帮我理清思路,教我们如何打经济纠纷官司,用法律思维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利。真是,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离休后的石祝三,继续发揮余热,宣传普及法律法规观念。

按照老石建议解决问题以后,我们熟悉起来,我也经常请他来品茗休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有时会跟我聊聊宁波的风土人情,宁波的菜肴特色。总之,老人家有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用现在的话的话说,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老年朋友。

2009年6月我被调至丁香花园任书记、经理,负责本市厅局以上离休干部学习、健身、休憩和用餐等事项。巧得很,有一天上午,我正好在院子里散步,看到石祝三推着轮椅车,车上有一位老太太,他好像也认出了我——咦,小邱,我早听说你到这里工作了,欢迎啊!你在这边工作蛮好的。

我知道老石家住在丁香花园对面,就说: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见面,做老干部工作,我没经验,请您多指教,多关照啊,上次东湖的事麻烦您啦。他说:没关系啦!

后来,我知道他的夫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给家属带来不少痛苦。老石不离不弃,践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生诺言,每天陪着她到花园走走,散散步。白发苍苍老人,推着轮椅车上夫人,出现在花园里,也是一幅感人的风景线……

石祝三兴致勃勃和宁波同乡会的伙伴们。

以后我们在花园里经常见面,碰头聊聊天。哈哈,有话多说,无话少说,只要有时间,老石话也多,非常开朗。有一次我看他兴致不错,就跟他说笑道:您当检察长那会儿,外面传说您在十个人当中,抓三个人,有没有这个事情?

他乐不可支笑了起来,说你也听说了,这是玩笑话。接着,老人就对我讲,在市场经济中,怎样区别行贿受贿,以及必要的经济来往和行贿受贿的区别。老石说,人需要沟通的,但这个度要把握好,千万不要冤枉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谈兴正浓的老石仿佛走入角色似地说,市场经济,有时候难免会有一点经济的来往,何况我们又没有什么经验,摸索着,又没有什么具体界限,只要是为单位盈利,个人没有以权谋私、牟利,没有把钱拿到自己口袋,有点失误,还是情有可原的。要肯定的,发展是硬道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硬道理,何况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应该看全面,要以大局为重,不要为一点小问题,把一个人的一生给毁了。

老石意犹未尽地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说到底还是遵循法制思维的原则。一个人毁了,不是仅仅他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还牵扯到亲戚朋友。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我是主张宽严并济,实事求是。

正谈得起劲的我也不依不饶地问道:人说你“十捉三”,是不是您当时比较宽松?他说:要有证据,一定要有证据,他强调说。千万不能诬陷一个好人,而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共产党人要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冲锋陷阵,我们也要为他们这些改革者保驾护航啊!这些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条件好了,一定要珍惜,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好这个势头。

我说,老石您写了不少文章,我在网上看的如《检察工作要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服务》《论贪污贿赂犯罪新情况与立法完善》等,这牵涉到怎样保护好改革者的敏感问题。他说,我也是在学习探索,总之,我们要有信心,立法完善,良好的法制环境至关重要,所谓的预防措施……

这个昔日的政法委书记、检察长,一边推着车,一边看着自己老伴,充满着“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爱的深情。我不忍心占用老人家太多的闲聊时间,好在老石的家就在花园对马路上,常来常往,让我有更多聆听的机会。

石祝三(前右五)为鄞州中学题字“强国利民”。

有一次,我问老石,我在网上看的《侦探和硕鼠的较量》中的裘礼庭是怎么回事,老石把此事来龙去脉讲了一下,我对裘礼庭在803岗位上的神探风釆肃然起敬,也对老石的激将法,在大会上点将,这么认真,一丝不苟,真是党的好干部啊!他还和我探讨市场经济和在经济来往怎么把控好的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时任上海市政法委书记,检察院检察长的石祝三,肩负重任。那时候市场经济活跃,在发展是硬道理精神鼓舞下,全国上下欣欣向荣,市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即是说没有的现成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搞好市场经济,又要不贪污受贿,要发展经济,又要把控好自己,完成经济目标,不容易啊!现在我们经济搞上去了,切不能走回头路。

老石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大潮中,不愧是恪尽职守的探索者,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十捉三”,实际上就是抓问题要害,严格区分“蛀虫”和一般过失,抓大放小,不枉不纵,严肃法纪,敢于碰硬。老石眼光独到,政策能力非同一般,是敢于吃螃蟹的资深法律专家。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物。

老石说起来头头是道。我在想,今天的好日子,老石这些前辈们,花了多少心血啊!常来丁香花园的老干部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花了多少精力,现在他们老了,我们理应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有温馨又从容,颐养天年的良好环境。

饮水不忘挖井人。我暗暗思忖着老石说过的话:我们这批同志一天天老了,力不从心了,要人照顾了,也没办法了……

2010年春节前的一天,老石到我办公室聊天时说,听说你喜欢读书和书法,我就写幅字给你,不知你喜欢吗?我一看,虎啸万里,四个苍劲有力大字。我连连说好字,我和老石说,不是恭维侬,字写得“呒没闲话讲”,有颜体的机理,敦厚大气,笔墨酣畅淋。接着他就和我聊起书法。

老石说,他离休以后,也开始热衷于写些字,打发时间。现在养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写,一则是修心养性;二则也是锻炼身体;老石写字进步很快,才几年时间,就写得像模像样。我想,到我退休了,也一定向老石学习,学书法,写写字蛮好的啊。

石祝山老人赠给作者的墨宝。

老石平等待人,尊重人,也重感情,每当逢年过节,他都会亲自写条幅和贺年卡送给服务人员。到过年,老石还会亲自来发红包,把服务人员当家人似的。对我们在服务中有什么不足,他包容、原谅,从不说三道四,像个慈祥宽厚的长者。

也因此每到过年前,服务人员会“人来疯”似地争着向他讨红包。他总是这个发,那个发,没发到,补发!和和气气,乐乐呵呵“洒洒水”。这边老石长、老石短,他也小张,小李,小王的叫着,很像是处了几十年的街坊邻居。

至今令人我感动是,2013年新年前夕,老石到我办公室,亲自把他写的贺年卡给我,上面写着:

邱总,新年快乐!石祝三

我夫人也不无炫耀地向人展示老石馈赠的书法条幅。我夫人属羊,他记住了,特地写好送给我。此时,我知道老石癌细胞已转移,扩散了,来日不多了,我忍不住要哭,泪水在眼眶打转,久久不能平静……

我保存着老石送给我的贺年卡和我合影的照片,以及家人给我一本老石革命一辈子的经历的画册,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在和他相处的时间,那份情,那份爱,老石,好人,好老头!

2013年5月,作者参加石祝三追悼会。

我到这个年纪了,会经常会去参加一些老领导,老同志,老朋友,老同事的追悼会,常常有人说,这样的地方,你少去。但是,我不相信这一点,我相信,参加追悼会,多一份情,多一份爱。突然想起了“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慎终追远,缅怀是与生俱来的情愫。

我想老石——那个黝黑脸庞,满头银发,带一副宽大镜架的“玻璃窗”,一口分辨率极高的宁波官话的“十捉三”……

在仍受新冠状病毒影响与束缚的日子里,我宅在家里,翻开了以往的资料,看到老石写的字和贺年卡及和合影的照片,不仅想起以往的日子,絮絮叨叨写下这个短文作为对老石的思念与祈祷!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