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上海知青的不幸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3-08-13 发布于浙江

一位上海知青的不幸

作者:刘政琤

      朱兴龙,是一位1969年3月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安排去江西省乐安县罗陂公社罗田大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后与当地一女青年相爱结婚,生育了二男一女。后来落实知青政策,被安排在公溪镇江边村搬运公司做搬运工。这项工作是很辛苦的,汽车、火车什么时候到了,有装卸任务时,需要随叫随到。那时装卸机械极少,都是靠人力搬运。他就这样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辛苦了一辈子,为江西这片红土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他的大儿子长大后在当地一家化肥厂做工,不慎左手被机器卷伤,造成左手掌致残,中指全断了,其余四指伸不直,不灵活。1996年,国家落实知青政策,他考虑到孩子未来的路很长,就把返城落户的指标让给了大儿子,由年迈的父亲和弟弟照顾。1999年,儿子被作为知青子女安排到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邮局工作。但由于左手残疾,骑车不安全,工作不方便。万般无奈,在2002年不得不向邮局提出辞职。2003年后,他们多次向新华路街道申请再就业,街道也曾答复:“有合适的工作时,会通知你。”但安排工作的事就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孩子在上海,只能靠在郊区打零工挣些钱维持生计。

      2020年9月,这孩子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就医,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确诊为肺癌晚期。由于他在上海,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医保待遇,也没有人照顾他,无奈之下只好返回父母身边。不幸于2021年2月去世,享年只有41岁。朱兴龙作为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之苦,心情何其悲痛!

      由于七二一矿的停产,江边村的铁路运输停摆,朱兴龙所在的搬运公司也随之倒闭,他办理了退休手续。本来也想回上海定居,落叶归根,也曾在上海郊区住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江西的养老金待遇不高,而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经济上无法承受。他只好仍回到江西居住。这时公溪镇到处是七二一矿留下的空房子,他们一家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但是祸不单行啊,朱兴龙在儿子2021年去世后不久,查出自己患上了食道癌,多次去南昌治疗,化疗、放疗……与疾病顽强抗争,后来只能吃流质,饱受病痛折磨,不幸于2023年8月11日下午5时在家中逝世,享年72岁。现在父子可以在天堂相聚了。

       呜呼,哀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