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母不能为零、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电流表不能并联、电压表不能串联。 好多诸如此类的结论似乎已成传统,传统似乎就是绝对正确。这几天的教学,正和学生这些深入骨髓的认知做交流,物理的传统就是打破传统。 今天实验课,先让尝试一下电流表并联(试触法)、和电压表串联,看看有什么“危险”发生。 真正尝试过了,学生才发现,不走“寻常路”,也没什么大不了。 实验中学生的诸多为什么?
让学生检验电流表是否坏了?试触法直接将电流表接在电池两端,看指针是否偏转,再从电表电阻化的角度思考电流表指针为啥几乎不偏。隐藏了另一个问题,磁电式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未知,涉及到安培力的知识,此处不宜过多解释,能用现有器材判断电流表是好表就行。 2.电流表、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为啥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电压表是不是有问题? 同样用电压表直接和电池短接,看看电压表指针是否偏转?再从电表电阻化的角度思考思考电压表的示数。 3.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池两端,所测是不是电动势? 很好的问题,开路电压数值上等于电动势的值。还是电表电阻化去思考。 实验中的意想不到: 供电电路的分压接法,一次性接对的少的可怜。边接边念念有词:变阻器一上一下。也不知道怎就有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口诀。 初中由于疫情,中考没考物理实验,初中时没有亲自做过电学实验,只见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其他实验同理可得。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背什么。这还是县城的初中,乡镇一级就更不用多说了。我苦涩的初中、高中实验,化学烧过镁条,见过PH试纸变色,物理试过导线缠绕的铁钉电磁铁,再也没有其他印象了。实验、试验,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试错中的一种学习体验。体验过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时的指针偏转情况,和纸上谈兵能推测出其指针的偏转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很不同的。 能在实验室保证安全“瞎害”的孩子,应保护其瞎害的本性,能把小灯泡独自鼓捣亮,还能调节亮度,我觉得比规规矩矩按照老师要求做实验的孩子更具有可造性。今天的实验,危险品就是两节干电池,能让学生自己创造性的连一下电路,给他们一种两节干电池是安全电压的印象,学习自感时能好好的体会一下一节干电池造成的酥麻感。消除一切头脑中的固有成见,动手动脑创造新情境。 渴望建成开放的实验室! 上午听了近三个小时的视频培训,培训者的主体思想是宏大的、面向未来的。拒绝无脑的刷题型学习,拒绝摧残型学习,拒绝迫害型学习。给学生一种体验式的课堂,还给学习一种惊奇,一种趣味。还有人在探索,还有人不人云亦云,还有人敢于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还有人在研究真正的教育,善莫大焉! |
|
来自: 新用户65120Jo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