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读长篇多久了?

 新用户65120Joi 2022-06-20 发布于山西
昨天守自习,计划写点教案了,结果被好多同学问问题打断了N次,也就没有写的气氛了。问的问题也很不高级,事先虽然没看过题,也感觉又是不认真读题的问题。那个题干目测200字以上,这种题目,形容的不好一点,就是又臭又长,没啥干货,文字净花在解释上了,力电综合题,也就是那几个套路。果不如然,解答过程基本就是让使劲地细心地读题,读完走人。曾有过让仔细读题,就是不读一直叨叨的,只能几次三番强调拿笔尖指着题目逐字读题。下次还会如此操作。

我好像生性有社恐症,到了人多嘈杂的地方就心烦一乱,死见不得废话连篇、吹牛逼、说大话的。正确的废话目的觉得只有一个:刷存在感。若还有另一个,恐怕就是引起他人心理不适了。

如此生性带来的一个后果也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交往方式。

学习说的自大一点,自学的时候居多,高中时问老师问题的次数极少,现在还留在记忆深处的就是一个物理问题,那也是自己思考了很长时间了,估计再不问老师的话自己就会抑郁,实在想无法再想,忍已不可再忍时问了一下老师,可谓是一文解千愁,真有豁然开朗之感,一下子感觉像是引爆了一颗思维核弹,把物理中好多疑难困惑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的干干净净,现在想,那可能就是老夫子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那种状态了。可老师解答问题的时间在1分钟之内,通过这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问,把高中物理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和矢量真正给懂了,物理学习从此就到了仗剑走天涯的逍遥境界。

为什么自己当时能顽固地、死犟死犟地几欲憋坏大脑也不愿多问呢?可能就是因为不屑吧,把读小说的功底用在读教材上了,金庸的14部,高中只剩《鹿鼎记》没读,不喜外国文学,只读了《飘》,厚点的中国小说有《平凡的世界》和《家》《春》《秋》,其他乱七八糟的不知有多少,反正逮着了就看吧,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是人生一大极幸运的事,那时的学习也没有如此苦逼,被老师看到读小说也没有“焚书坑儒,面命耳训”的壮举,充其量只是来一句“别在上课看”,这话我直接理解为:自习是可以看得,以至于从课余到自习直到不喜欢的副科课堂,有书则看。学业可能受了影响,但反过来想,若当时能再读点科普类的与学业有关的课外书,或许会更好。学业吃紧时,对待理科的学习也是读小说的这一套,字就在那摆着,多读几遍不就行了,也有不问老师就能懂的学生呀,自己感觉打不到傻X那一级别的。

从教以来,独立思考的习惯一直保持。知识上的疑难,处理班级问题的疑难,都在思考与阅读文字中寻求解答,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诸多难事的产生,只因看得文字少,所谓的交流,无效居多。从上学到工作,知识上的疑难总的一个感觉:自己思考通的就是真懂了的,问别人的,翻答案来得,是暂时能表面解答的。

从教以来,读小说的学生还有,但嗜读的学生却少之又少了,文字刺激大脑的效果与电子游戏不能相比,其他取代阅读引起感觉刺激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学习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头的小说离学生越来越远, 还能保持对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长文字有阅读兴趣的学生,都是家庭有读书氛围的,这样的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生活习惯都是极好的,实际上倒成了老师学习的榜样,不要在上课给把知识讲错就行了。

回到开头,200字的文字就读的丢三落四,教材几乎不读,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求深入理解。教辅书和参考答案成了提高学业的《葵花宝典》,宫掉的不只是对文字的兴趣,更是对自我的怀疑。一遇疑难,首先翻答案,看得烦,张口即问,需要从读题开始来解疑,有时甚至越解越疑,解后段时前段又失守了,解得甚至可以窝起无名火来。

学习就是多读点书,读懂文字、符号的意思就行了。不读书,懒得体会、理解文字、符号的意思,一味靠老师讲,可能会把老师逼成相声演员、段子高手,把知识点归纳成顺口溜、搞笑段子,题型套路化,保证基本分;也可能把老师变成流水线上的熟练工,抹杀个形,死记硬背,保证合格率。

想使自己学得轻松点,达到一看就懂,一点就通的灵性境界,目前来看,最慢最有效的方法好像只有多读,有了能把文字、符号吸入大脑的能力,就我们有限的那几本书,那就是小菜一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