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全球已有上千万近视眼患者通过手术摘掉了眼镜。回顾近视手术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PRK、IK、EK、TK、半飞秒、全飞秒、ICL等数个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手术安全性、适用范围等得到了提升。
各类近视手术技术对比
名称 | 简介 | 优势 | 缺点 | 费用 |
ICL植入术 | ICL眼内晶状体是一种柔软的人工晶状体,可安放在人眼晶状体前安全区,相当于在眼镜里面放入一个隐形眼镜,厚度仅50微米左右,比头发丝直径还薄,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LASIK激光手术、PRK和其他切削手术进行屈光矫正的最新技术。 | 1.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成功摘镜的最佳选择; 2.晶状体可取出或更换,相比激光有可逆性; 3.角膜不受任何去除破坏; 4.ICL材料中含有紫外线阻断剂,可以阻止紫外线进入眼内,有效遏制因紫外线引发的相关眼病。 | 1.术前准备耗时长,术后复查要求严格; 2.费用高昂; 3.术后有罹患白内障可能性。 | 单眼13000-16000元。 |
全飞秒激光 | 治疗过程中完全应用飞秒激光系统,一步即可完成角膜基质透镜和一个微小的角膜切口(2-4mm),通过小切口取出角膜基质透镜组织后视力即可精确重塑。 | 1.切口小,无需制作角膜瓣;2.手术风险比半飞秒激光更低,精确度比半飞秒激光更高。 | 1.仪器昂贵,仅德国蔡司的“全飞秒”激光系统可以应用于此,因此治疗费用也高;2.角膜厚度要求高。 | 国内均价单眼16000-22000元。 |
半飞秒激光 | 飞秒激光用于制作角膜瓣,随之掀开角膜瓣运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切削。 | 1.大幅降低手术风险; 2.无需板层刀,避免医源性感染; 3.精确度是板层刀的100多倍。 | 1.仍需制作掀开式角膜瓣;2.手术过程中会有焦糊味。 | 国内单眼价格7000-10000元。 |
Torsion-Lasik(TK)手术 | 运用虹膜识别眼球旋转定位以波前像差引导等尖端技术,使手术的精确性得到空前提升。 | 1.克服了坐着检查与躺着手术的误差; 2.世界上首次真正实现了个体化切削的手术理念。 | 1.检查较复杂,手术流程较长;2.开展医院较少。 | 国内单眼价格3000-5000元。 |
Epi-LASIK手术 | 采用特制的角膜上皮刀,在角膜的前弹力层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而传统IK手术制作角膜瓣的深度在角膜基质层。 | 1.适用于角膜偏薄或角膜曲率偏低、弧度过于扁平的角膜; 2.比传统LASIK更精密;3.避免传统LASEK手术使用酒精产生的不良影响。 | 1.术后痛感较LASIK类手术要稍强;2.患者术后一周左右需要佩戴角膜接触镜,以防止超薄的上皮瓣移位。 | - |
LASEK(EK)手术 | 上皮刀切出一个厚度为60-80微米,直径8-10毫米的上皮瓣,仅在角膜前部手术,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原位磨镶,改变角膜的屈光度。 | 1.高度数,角膜相对较薄患者也适用; 2.手术过程中没有实际切开角膜保护层,更适合经常进行激烈运动的人。 | 1.术后病人有疼痛(较PRK轻);2.要带隐形眼镜数天,视力恢复较慢。 | 国内单眼价格3000-5000元。 |
LASIK(IK)手术 | 制作一个厚度为130-160微米的角膜瓣,它包括上皮层、前弹力层和部分基质层,之后掀开上皮瓣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切削。 | 1.安全稳定; 2.手术时间短。 | 1.可能出现眩光、夜视力下降等现象; 2.对角膜厚度要求高,不适合角膜偏薄及中高度数患者。 | - |
PRK手术 | 应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中央前表面,使角膜前表面弯曲度减少,好比在角膜上磨制一副近视眼镜片一样。 | 第一代技术,操作简单快速。 | 1.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率很高,可导致近视回退;2.术后疼痛感较强。 | 已退出市场 |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一、供给分析
众多近视手术技术中,眼内屈光手术由于具备范围广、可逆性强、可避免角膜屈光手术并发症等优势,成为主流近视手术技术。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技术中,LASIK(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占比高达51.87%。
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技术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屈光手术数量为201万例,较上年同比增长9.24%;2020年,我国屈光手术数量为217万例,较上年同比增长7.96%。
2015-2020年我国屈光手术数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2019年,我国屈光手术渗透率达到13.5%;2020年,我国屈光手术渗透率达到15.2%。
2015-2020年我国屈光手术渗透率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2019年,我国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为2.3万元,2020年,我国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为2.43万元。
2015-2020年我国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二、需求分析
受不良用眼习惯影响,我国近视人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近视人数达1.05亿人,2020年,我国近视人数仍在1亿人以上。
2018-2020年我国近视人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近视人数中,青少年占据较大的比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8-12岁近视人数为8050万人,13-15岁近视人数为4795万人,16-18岁近视人数为4839万人。
2018-2020年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2020年,我国8-12岁人口近视率为36.3%;13-15岁人口近视率为69.8%;16-18岁人口近视率为79.1%。
2018-2020年我国青少年近视率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庞大的青少年近视人数下,是不断增长的青少年人群近视手术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人群中,学生近视手术人数占比最高,达42.1%。其次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占比为12.3%。
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人群职业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从近视程度来看,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人群中,重度近视人群占比最高,达50.75%。其次是高度近视,占比达29.61%。
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人群近视程度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三、前景分析
我国近视眼有效眼数和有效病例数量均呈增长态势。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近视手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近视手术有效眼数为34.01万眼,较上年同比增长35.99%;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有效眼数为43.37万眼,较上年同比增长27.52%。
2018-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有效眼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2019年,我国近视手术有效病例为17.24万例,较上年同比增长36.28%;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有效病例为22.1万例,较上年同比增长28.19%。
2018-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有效病例数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近视眼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z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