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而强大的中央后委,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lixj1028 2022-06-20 发布于天津

1947年3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黄河里的冰凌尚未消融,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从陕北悄悄渡过黄河,然后急行军来到山西碛口镇。

这支队伍很奇特,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甚至还有摇篮里的娃娃。登陆后,这些人很快分散隐居到黄河东岸的七十多个小村庄。

山西临县碛口镇地处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道水路交通的中心枢纽,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凭借黄河水运成为北方的商贸重镇。

1947年春天,来到这座古镇的神秘队伍正是叶剑英和杨尚昆率领的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

文章图片1

这年3月,面对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在这种特殊时期,中共中央机关一分为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方委员会,简称前委,继续留在陕北战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向华北转移开展中央委托的各项工作。

叶剑英和杨尚昆率领中央和军委机关渡过黄河碛口沿岸登陆后驻扎在山西临县,并于这年4月11日成立了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后委,书记为叶剑英,后方支队司令杨尚坤。

文章图片2

中央后委当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是承上启下的一个作用,它是联络中央前委、工委的一个枢纽,另外它也是中央军委的一个参谋部。

在转战陕北时期一系列的重大战役就是靠中央后委提供了详实的军事情报。还有就是中央后委它是一个重要的后勤保障,是人员和物资的中转的中心,同时还肩负着党中央的宣传出版的工作。

文章图片3

后委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摊子,包括中央军委一、二、三局、中央机要处、情报部、外事组、、军委卫生部等,甚至还有幼儿园和托儿所的一群娃娃们。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后委起初只有3200多人,随着从国民党统治区撤回来的干部陆续到达,人员逐渐增多,最多时达到5500多人。

经过细致调查,叶剑英和杨尚昆在随后的一份报告中这样写道:“三交镇附近窑洞多,接近碛口,西渡较近,有利从河西运粮。决定以三交镇为中心,取15华里为半径,配置在圆周内。电话线可减少,运煤亦便利”。

文章图片6

中央后委旧址就位于山西临县三交镇双塔村,如今这里修建了一座中央后委驻临县历史陈列室,陈列着后委的部分历史遗存。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当年双塔村就是中央后委的指挥中心,很多重要机关都设在这里。如中央军委作战部、中央外事组、中央书记处、特别会计室等机关。

会计室实际是中央后委的金库,从延安运来的黄金都埋在这间窑洞的地底下。

文章图片10

这座院子就是叶剑英曾经居住的地方。后卫摊子大,事情多,叶剑英常常借着昏黄的灯光工作到深夜。叶剑英于是组织大家在一棵大槐树下做了一场形势报告会。会上,他告诉人们陕北时局很好,毛主席很好,在陕北打了几个大胜仗,胡宗南的军队伤亡很大,士气很低。我们很快就会把胡宗南的军队消灭掉。

这场报告会消除了大家的担忧,但也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纳闷。中央前委天天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同敌人周旋,是怎么掌握敌情打胜仗的呢?

对此,曾经在陕北率领部队作战的王震深有感触的说道“毛主席在陕北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指挥若定,中央后委起了重要的作用”。

时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王震所说的重要的作用,指的是后委所做的情报工作。

文章图片11

当时中央军委90%以上的电台都随着后委来到三交镇,安装到几个隐蔽的小山村里,孙家沟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四面环山,地形隐蔽,是安装电台的理想之选。一条清澈的小溪将村子分为阳坡、背坡两个建筑群。其中以背坡王家的清代建筑最为壮观。十多个四合院错落有致,连环套成一个大院。中央军委三局就住在这个大院里。

一层的这个院落被当地人称为电台院。当时院中的这些窑洞里都安装了电台,由全国各个渠道收集来的重要情报通过电波从这里发给中央前委。中央前委根据这些情报作出的各项作战命令和指示也从这些窑洞里发往全国战场。

为避免暴露,电台院儿当年严禁外人靠近。电线虽然密密麻麻,却都布设的十分隐蔽,从空中是看不到的。

如今这座院子仍有人居住,院子的主人介绍说其中一间窑洞还有一个隐秘地道。当年电台转移时走的就是这条地道,穿过它可以从远处的另外一座院子悄然撤退。

中央军委三局的工作人员更要严守机密,不得暴露身份。老百姓当时只知道他们是宣传队的,经常给战士和村民们放无声电影或是表演歌剧白毛女。

后委强大的情报系统使得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能够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而全无后顾之忧。

无论情报、粮食、人员、棉被、军服还是枪支弹药都由后卫一力承担起来。作为战争的大后方,明显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等军工资源。

抗战时期这里就建有军工厂。1947年3月,陕北的军工厂全部迁移到临县、兴县等地。当时工业部驻林家坪所辖12个军工厂,临县就有五个,分别驻扎在六个村庄。

文章图片12

林家坪镇薛家圪台村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村里的一座明代寺庙,就是当年军工四厂放炸药的地方。四厂当时有职工五百多名,月产炸药近万斤,手榴弹两万多枚。

文章图片13

军工厂试制炸药时经常有战士因为火药爆炸而牺牲。为了纪念这些军工烈士,工业部专门建了这座西北军工烈士塔。

据后委陈列室的数字统计,仅1947年9月后委向中央纵队运送了棉衣800套,普布1036丈、棉花1470斤,以及大批枪支、弹药、医疗器械等军用物资。

此外,后委还组织临县民兵四千多人运送粮食4410袋,被褥近万套,有力支援了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8年3月,叶剑英离开这座居住了一年的小院,率领后委机关部分人员作为先行部队向晋察冀解放区进发。同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撤销后委。

特殊时期,因战事紧急而成立的中央后委光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