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颈锥切后仍有HPV感染怎么办

 敬善生物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刘小姐在第一次做宫颈癌筛查后便发现了宫颈病变,然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宫颈锥切手术。但是后期复查依旧发现有HPV病毒的存在,刘小姐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LEEP的全称是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很多女性发现宫颈病变后,常采用的一种切除病变组织的手术方法。这个手术的好处是能及时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缺点是对于不可见的病毒并不能保证切除干净。

 研究表明宫颈CIN病变患者 LEEP 术后,进行至少1 年的随访,复发率为 12%CINⅡ、Ⅲ级患者 LEEP 术后随访,2年内复发率达30%。复发后再进行锥切吗?宫颈的结构决定其一生可承受最大程度的LEEP切除不能超过3次,尤其像病例中的这个患者未生育的情况下,如果再次锥切,很可能会造成宫颈机能不全,以后怀孕过程中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的情况。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宫颈锥切手术的目的是切除高级别宫颈病变,而不是切除HPV感染,目前,所有针对HPV的治疗,事实上都是对病变的治疗,目前并没有针对HPV病毒本身的有效治疗方法,上市的预防性HPV疫苗也不能治疗已经感染的HPV病毒。

所以很多患者在认识上可能都存在着误区,那就是觉得自己只要通过宫颈锥切手术就能够让HPV康复转阴,再也不会感染这个病毒,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

锥切手术后HPV阳性,存在这些可能:1、还有其他无法查到的潜伏感染部位;2、虽然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阴性,宫颈还有其他深在的或者没切除的病变存在(病灶的跳跃性生长)3、术后再次HPV感染。

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的是,HPV虽然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元凶,但是并不是感染即是患癌。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感染我们都需要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特别是宫颈癌甲基化筛查。

研究发现宫颈癌变之前其抑癌基因就已经出现的甲基化失衡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荧光探测法检测出这种失衡的具体数值,进而推断出宫颈癌变的具体状态,能提前5-10年发现宫颈癌变情况,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