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心龙整理 ![]() 金刚铁板桥功是南少林—福建少林寺秘传已久的一门少林绝技,分上下内部功,上部为铁板功,下部即铁桥功;相传,此功最初是由民间传人少林,直至明朝时期,才由当时的福建少林寺住持达索和尚,将此功修补、添改,起名为金刚铁板桥功。 金刚铁板桥功全套功法,据笔者所知,上部功铁板功至今尚未完整现世过,世人所知的也只是其法十之一二的零散部分;至于铁桥功,相传当年清廷火烧福建少林寺时,突围而出的住特五经禅师,在路经岭南一带时,曾将铁板功倾囊相授于一姓铁少年。面此少年即是在当时有“广东十虎'之称,以铁桥功称雄于岭南一带的饮桥三(原名:铁三)。据史料记载:“铁桥三,原名铁三。因其臂力过人,臂伸直时能悬挂六人行走数十步而面不改色,故时人臂之奇力,遂改其原名为铁桥三。” 金刚铁板桥功,整体而言是一套内外兼修的技击功法;内修为主,外练为辅,是一套实用性非常强。专门为实战而练的武术技击内功。此功练至大成时,臂到之处树摆人飞,腹顶千厅。反弹制敌,毫不夸言;一般世人所说的双椅悬空卧睡更是不在话下。用于表演时亦演示出胸腹碎石、腹压于斤等硬气功表演项目。 总功 总功是金刚铁板桥功上下两部功的总体功法,主修内气,目的是通过站桩来培元聚气及打通经脉。总功虽然简易,但功效显著,且是整套金刚铁板桥功的中心功法:练功者可以不练上部或下部功,但却不能不练总功,因为总功是基础功、筑基功。练功者只有在练好总功的基础上才能也才谈得上修炼下两部功法。所以,笔者在此劝告所有南少林武学爱好者一定要重视总功,珍惜总功。咬牙坚特修炼总功。 功法:两脚开立约30~50厘米。周身放松,两脚尖微内扣成平行状或内八状,两膝弯曲(初时稍弯),两手上抬抱球于胸前,掌指相对,互隔约5厘米,是肘,腋下含空,全身关节成钝角,若蓄势待发之势(图1)。 意念:前3天意守两草心。3天后意注丹田。 ![]() 呼吸:采用自然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松腹,双眼似闭非闭(眯一线眼即)。 时间:60分钟。 上部-—铁板功 练功者在修炼总功6天后方可修习本功。 —段功—旋腰仰卧 功法(1):两脚开立约30—50厘米,双手叉腰做旋腰运动,先顺时针转9圈,再逆时针转9圈,一正一反为1次共转4次。 功法(2):坐于地上或床上,两腿并拢伸直,双手十指交叉抱于后脑,开始做仰卧起坐运动,一上—下为1遍,每次做50遍,共做6次。 呼吸:下躺时吸气,起身·时呼气。 要点:练习者要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二段功—金刚撞腹 功法:两脚开立约30—50厘米,全身放松,自然均匀呼吸,两手抬起向身体两侧伸开成展臂状,接着伸直的双手缓缓向身体中线合拢,同时配合以鼻吸气,当双手在身前合拢后,即以双掌掌根撞击腹部(6天后改为拳头撞击),同时配合以鼻喷气,重复伸展合拢,撞击。撞腹的力度及次数自定,以能承受为准。 要点:注意呼吸与功作的配合。 三段功——空悬金刚 功前:①根据自身的身长在地上埋两根直径为15—20厘米的木桩。②找一助手及两根木条。 功法:练功者因为有了总功及一、二段功的基础支助,腹部己相当充实。(警告:未修过总功及一、二段功的读者,不许修习三段功,否则,后果自负,)练功者可叫助手手拿两根拇指粗的小木条抱着练功者放于木桩上,双脚跟与双肩胛骨或后脑着木柱;练功者躺放后,助手再将两根木条分别顶于练功者的尾闾穴及大椎穴上,3天后去掉大椎穴上的木条,9天后尾阊穴上的木条也去除;练功36天后应在腹上加放石块或砖头,重量及数量由练功者自定。 时间:由1分钟起渐增。 要点:全身各部位要紧而不僵;呼吸要自然,意注腹部。 注意:练功初期感觉全身酸痛,特别是脖子、腰腹部位更是疼痛难忍,此属正常现象,应继续修炼下去,这些现象随即会自然消失。 功用:此段功不但可以提高人体肺活量,促进消化与吸收,增强人体内脏功能,同时对内脏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整套铁板功最大的特点是能在短期内猛增练功者的腰腹肌力量,实战时腰腹可任对方随意击打而丝毫无损,并且还能演示出如腹顶钢枪、汽车过人、铁桥断石板的硬气功项目。 下部—铁桥功 —段功——金刚纳气 功法:双脚开立约30—50厘米,双臂仲直平举于体侧,十指自然松开。掌心朝下,双眼似闭非闭(图2)。 意息:功架摆好后,以鼻缓缓吸气,同时意想宇宙大自然之心气从头项心百会穴、脚底涌泉穴进入身体,协同鼻吸之气一同归纳于下丹田。微停,以口徐徐呼气,同时意想丹田之真气由下丹田上升至中丹山,经双手肩并穴,汇聚于双于劳宫穴。如此吸气呼气反复练习。 要点:要特别注意做好呼吸与意念的配合。 时间:初时2分钟,逐渐增至1小时或更多。 注意:双臂在练功中产生酸、麻、冷、胀的感觉,或出现双臂发抖、全身发热属正常现象,切勿惊慌。 二段功——罗汉担山 功法:双脚开立约30~50厘米,双臂向身体两侧伸直,掌心向侧前方,掌指朝上,双臂加套铜环,数量由少到多,以自身能承受为度。 意息:吸气时意想字宙大自然之元气从百会、涌泉进入体内,协同鼻吸之气一问沉归于下丹田;同时,双臂向身体中线合抱,成虚心合十状,掌心相离约5厘米,微停,以口徐徐呼气,意想丹田之气由下丹田提升至中丹田经肩井穴充注于双手劳宫穴;同时,双臂向后划直。恢复成原状。如此吸气气沉丹田,双于合抱;呼气气充劳宫,双手恢复原状;反复练习。 要点:注意呼吸、意念、动作的协调练习。 时间:从5分钟起逐渐增加。 忠告:修习铁桥功之一二段功非常之艰苦,非具备吃苦中苦意志之人不能习成。故此,笔者特忠告练习者,若无具备吃苦心理,最好不要练习,以免到时空练—场。 二段功——钢臂万斤砸 功法:双脚开立或成前后式的开离步,站于树桩前。全身放松,特别是双臂要放松,然后以松弛的手臂甩于木桩,逐节甩去,力量由轻到重,次数由少到多,双臂交换练习。 要点:1.每次单臂甩击至疼痛难忍时再换手臂练习。 2.—定要逐节甩击。 3.甩击木桩时手臂不可绷紧,—定要放松甩击。 4.本段功不管呼吸;练习的次数,每只手臂每次约甩击200下后,再揉臂收功。 金刚铁板桥功注意事项:(1)全套功法,无论是鼻吸鼻呼,还是鼻吸口呼都是吸气鼓腹,呼气松腹。 (2)铁板功的三段功练完后须继练—段功的旋腰,最后再揉腹收功。 (3)此功除禁房事外,别无禁忌;但烟酒应尽量少沾。 (4)此功应坚持练习,不可间断。铁板桥又叫南少林金刚铁板桥,是练武之人提升腰背整体力量的一种功法,常练可以增强体内阳气,使腰背力量强大。练好此功,若以暗劲收缩绷紧身体时,整个身体会硬如铁板,故名铁板桥。 一、吐纳法 I. 用两个小板凳,练功人成仰卧势,后背和小腿下垫板凳 或者练功人躺在板床上和沙堆上都可以,躺在沙滩上最佳。仰卧后身体要挺直,两腿中缝与肚脐、鼻、两眉间成一条线:大腿外侧要稍用力内夹,脚尖向内勾,眼视天,鼻吸气,舌抵上腭,将津液咽下,沉入丹田,意守丹田,五秒钟后,收腹,将气海之浊气上提。用口呼出。一吸-呼为一次,称吐纳法,初练时,每作九次为一小节,多练习几次更好。 二、聚气法 II.练功人仰卧在小板凳上,在练吐纳法之后,腹部放上四块砖、砖上放一块石板 练习聚气法欠求练功人全身挺真。用鼻吸气,气沉丹田后,闭气,即暂时停止呼吸(初练功时,闭气时间要求短一点,闭气时间长短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可强求)将气从丹田沿足少阴肾经上行经商曲穴、幽门穴到俞府穴止,意想丹田之气聚于俞府穴,即聚气30秒钟(以后随着功夫的增加,聚气时间越长越好)。聚气后用口呼出,如此循环反复练习多次。聚气法由30秒达到90秒钟后,使可以转为腹破千斤阶段的练习。 三、腹功练习方法 III. 练功人仰卧在板凳上(复板凳半尺高即可,随着功夫的加深板凳可逐断增高,最高不要超过一尺半),一条板凳垫于小腿下,一条板凳垫于后背, 请二名助手将石磨或石板抬起放于练功人的腹部 而后练功人用鼻深吸气、气沉丹田后,开始闭气,闭气后仓身用力、鼓劲,每次闭气2~5分钟,待闭气后达到四分钟即可练习腹破石板,初练习腹功,石板应由小而轻,渐渐加大、加重。持锤者锤打时要谁、稳、猛。 要点:练习腹功前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内功练习,左内气充盈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腹功练习。练习腹破千斤功100天为一小满,200天为一中满,300天为一大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