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师的警告:踩了这5个“烹饪雷区”,做菜会越来越难吃

 源来花开401 2022-06-20 发布于辽宁

做菜这件事儿,特别不科学。

古代有十年寒窗苦读,如今有九年义务教育,我真正步入社会之前,已经读了十八年书了,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是屡屡犯错。

读了十八年书,有了那么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仍然会犯错。

可学做菜这事儿,上来就是实操。

结果难免就是:“切菜切到手,掂勺掂出锅,不是忘放盐,就是特别咸”。

刚钻厨房那会儿,我甚至还问过我妈,“炒菜为啥得放盐?”

看我家老太太眼神儿不对,我麻溜儿跑了,要不然怕是我后背也得多四个大字儿了---“没盐不咸”。

没有理论的实操,最大的隐患就是容易踩雷,做菜这事儿呢,又比较细致,踩到一个雷,整道菜就很难做好吃了。

这篇文章里,从做菜的5个阶段里,分享下我曾经踩过的雷吧。

还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们以我为戒,尽量避坑。


第一坑: 搭配不合理

老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食材的属性搞不清楚,那做菜基本上就得做一道殆一回。

一道菜,如果从前期规划上就出了问题,后面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了。

就例如,我曾经的一道拿手菜:西红柿炒冬瓜。

那年家里菜园子不知道中了什么风,啥菜都不收,就西红柿跟冬瓜长得好。

我又处于厨艺痴迷期,苦于没有食材练手,天天炒这个菜。

文章图片4

这个菜无论从味道还是卖相上来说,都是惨不忍睹,唯独一个优点,口感非常软嫩。

有好一段时间,我家都不用筷子,因为用了也啥都夹不起来。

那段时间,我就记得当时已经没几个牙了的爷爷,看我的眼神满是宠爱。

慢慢的,我爷爷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已经护不住我的时候,食材上的搭配我也有所长进,所以我家老爷子打我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食材间搭配,大概遵循这么几个原则吧。

味道上互补的,像是百年二番尖椒,能提供鲜味和辣味,给多种食材打下手,搭配肉丝,土豆丝,胡萝卜丝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口感上接近的,软,嫩,韧,脆,硬,这大概能概括食材的口感了。搭配的时候,尽量口感上别距离太远,要不口感冲突太严重。

颜色上不同的,尽量别出现西红柿炒胡萝卜,黄瓜炒尖椒,这样的红配红绿配绿的搭配。

类似于尖椒这样的食材,我总结了几个很适合做搭配的素菜,供大家参考。

尖椒,提供鲜味和辣味,绿色,口感脆

胡萝卜,提供鲜味和甜味,红色,口感可脆可绵。

鸡蛋,提供鲜味和香味,黄色,口感变化空间大。

土豆,提供鲜味,黄色,口感绵软。主要用于炖菜里。

写到这里,我想表达的思想就表达清楚了,朋友们可以根据,味道,口感,颜色三个方面去搭配食材。

至于成熟时长,这个可以通过烹饪技法以及下锅时间去调整,所以不在考虑因素内。

文章图片7

第二坑: 切菜不讲究

我在学厨的时候,亲切地获赠了一个“大猪尾巴”的外号,原因是我每次都把土豆丝切得一头粗一头细,像极了猪尾巴。

师父看着我的杰作,骂骂咧咧地点评道,“就你这土豆丝,大罗神仙也炒不好”。

很多新手朋友追求土豆丝切的细,黄瓜片切的薄,其实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刀工的第一要点是均匀,其次才是精细。

就拿我切的那土豆丝来说,粗的粗,细的细,下锅以后,细的炒没了,粗的还没熟呢。

我还有一个露大脸的事儿,今儿也一并给大家说了吧。

也是刚学厨的时候,我为了在师父面前长脸,给他老人家做了一道我的拿手菜---蒜苔豆嘴儿粉条肉。

师父看了我的菜,当时真的愣住了,我本以为是惊艳到他了,后来才知道老爷子是真没见过我这么二的徒弟。

师父先是夹了一口肉片,又嗦了一口粉条,拿手捏了跟蒜苔,勺子舀了几个豆嘴儿。

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猪尾巴呀,你真有潜力,一个锅里同时炒出四个菜,我这庙小,怕是装不下你这神仙呀”。

说实话,现在想起这事儿来,我还脸红呢。

一个菜里,让我搞出来四个形状,跟玩儿俄罗斯方块一样。

切菜第二个要点,食材形状得保持统一。

丝儿对丝儿,块儿对块儿,条儿配条儿,片儿炒片儿。

从视觉体验,熟成时间,进食体验各方面做到统一,才是一道好菜。

切菜第三要点,注重体积和表面积的关注。

厨师为啥爱用斜刀?爱把食材切成菱着块儿?

为了美观是一个原因,增加食材表面积才是根本目的。

同等体积下,食材表面积越大会带来这三点好处:

1,方便出味儿,表面积越大,与外界交流的“通道”越多,本味释放就越容易。

2,加速成熟,同等体积下,表面积的增大,会让食材更“薄”,热量的传导更高效,成熟越快。

3,入味更简单,同出味儿原理一样,通道多了入味也容易。如果赶上入味不容易的时候,用挂味儿的手法,表面积越大,那挂住的味道不就越多嘛。

第三坑: 下锅就糊

每个男孩子都会有一个武侠梦,戴着斗笠,牵着骏马,仗剑天涯。

当我发现自己喜欢做菜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自卑的,就感觉自己的朋友将来当了侠客,路过客栈打尖儿,中气十足的一声“小二,一斤女儿红,半斤酱牛肉”。

而我就是旁边那个大声呼应的,“好嘞客官,您慢用”的小二。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专业厨师手起勺落,火尖上翻云覆雨的豪气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做一个会掂勺的厨师,比一个会骑马的大侠,也差不到哪里去。

只不过,我这个想法才产生没几天,我家那口黝黑的铁锅,就给我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我心里默念着煎鸡蛋的秘籍---“双脚分开,比肩稍宽,手肘下沉,手腕上前,借助灶台,小手一抖”。

按道理来说,当我执行到“小手一抖”那一步的时候,锅里的煎蛋应该配合的夸叉一个翻面的。

见煎蛋没反应,于是我又“小手二抖”了一下,煎蛋还是没动。

当我进行到“小手十抖”的时候,终于闻到了锅里煎糊的味道。

那颗蛋牢牢的粘在了锅底上,我都怀疑当时是把胶水当成了油放进锅里了。

粘锅这件事儿,伴随着我的整个厨师生涯,我试过很多种方法:撒盐呀,抹姜片呀,热锅凉油呀。还买过很多不粘锅,尼龙的,麦饭石的,物理大分子的等等等等。

皇天终究不负有心人,怎么让锅不粘这事儿,还真让我研究明白了。

锅不粘有三要素:温度,润油,慢性子。

  • 锅不粘的前提条件,先把锅洗干净,别有污渍。

  • 干锅点火,把锅烧热。

  • 锅里倒油,晃锅,让油布满各个角落

  • 油热,手放上去,感觉微微烫手

  • 关火,等油凉

  • 开火,油温烧到合适的程度,开始烹饪。

这个方法属于慢法子,还有一种快的

干锅烧得烫一点,多一点凉油滑锅

倒出来,再加油直接开炒。

其实就是简单的热胀冷缩原理,锅热了以后,间隙变大,下冷油,油脂塞满间隙,温度下降,间隙收缩。

第四坑: 调味太随意

我曾经固执的认为,一次性调味是厨师实力的体现。

为了体现我厨艺的高超,我们家的菜一般都是咸了,淡了,酸了,甜了的状态。

哪天运气好了,调味正合适,一家人就跟过年一样开心。

调味这件事儿,有点复杂,得借助食材本味,也得有的放矢

比如西红柿本味微酸,如果再放醋的话,会把酸味放大,放点糖,就会遮一遮酸味,增加甜鲜。

先调色,再调味。生抽老抽这种调色作用的调味料,本身是有味道的,要是先把咸淡味儿调好了,再去调色,味道肯定过了。

味道做加法,调味做减法。菜品味道的不同,靠的是食材本味的区别,调味料下的种类多,用量大,会导致什么菜都一个味道。

把调味料的用量和种类同步减少,让食材本味凸显出来,才是在味道上做加法。

把食材当作调味料。有些食材,本味十分鲜明,可以把他们直接当做调味料使用。

做到极致的,是葱姜蒜。像尖椒提供鲜辣,西红柿提供酸甜,洋葱提供甜辣,都是很好的天然调味品。

调味想要最合适,要点是信嘴别信手。水分含量,温度高低,烹饪手法的不同,都会左右调味料的用量。

不可控的变量越多,靠经验调味就越难。

把一步到位,变成少量多次,把用手量,变成用嘴尝,调味就会变得精准了。

第五坑: 出锅不收尾

我作为一个河北的旱鸭子,一直没机会学会游泳,但我的菜水性很好,学厨的初期,我的菜品个个都是游泳健将。

尤其是炖菜,基本上都是一盘子菜,半盘子汤,泡在下面的食材,一个猛子扎一顿饭,都不用换气的那种。

结果是上面的菜没有味儿,扎猛子的选手咸的下不去嘴。

后来我才听说,别人做菜,还有个大火收汁儿的阶段。

就拿那个炖菜来说吧,讲究点的,排骨炖熟了以后,用筷子捡出来。

锅里的料渣,香料啊,葱姜啊,用密漏打出来。

然后开大火收汁,把汁儿收的浓稠一点。

如果水太多可惜勾点芡,不多的话慢慢熬成自然芡,收浓以后如果不太亮,就放点葱油,料油或者香油。

把芡汁浇在排骨上,就可以了。

将就点的,直接大火收汁也可以。

汤汁收浓以后,浇在食材上附着力会更强,类似于炒菜的挂味儿手法,把味道挂在外面。

需要注意的,就是调味别太重,否则就太咸了。

收尾工作里还有一个倒炝锅的手法,香味想要保留有点难,往往会在烹饪过程中流失。

出锅阶段,通过倒炝锅,把香味再补充上,能让食客有更好的就餐体验。



烹饪这五个阶段里,我踩到的几个大坑,就是这样,还有数不清的小坑,以后再慢慢分享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