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说 | 孙启放和诗歌的哲学思维

 置身于宁静 2022-06-20 发布于浙江

作品读与评  

ZUOPINDUYUPING 

 孙启放《隐身术 》

图片

孙启放。 | 资料图片

阅读2021

-《简说》045期-

孙启放的诗 | 伍天短评


孙启放,安徽含山人,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长期从事高教工作。现居合肥。著有诗集《英雄名士与美人》《皮相之惑》《伪古典》《蓝》,随笔集《世界上的那点事》等,作品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

 

图片

孙启放。 | 资料图片




隐身术 | 作者:孙启放

没有鸟叫的黄昏是不安的。

有那么多精通隐身法门的人,随在身后

而我如此迷恋于响箭

迷恋这黄昏中携带凶险的信息源

伏在体内的隐身人悄悄提醒:

“响箭会高于林梢”

这比我对黄昏的期待高。

而我已经步下堤坡

唯有此处湖水平;

唯有此处可端起大湖作干杯状;

唯有此处

可瞥见暮光中的阴影和心头的乌云。

会有一场大雪,落满新鲜的白生生的鸟鸣

会有我在隐身处,

对一群躁动不安隐身人提醒的黄昏:

“北风一开口,腊梅花就赶来了。”

简析   2020年10月,我在合肥,得孙启放赠书:一册湖蓝色封面、白色书名的诗集《蓝》这是和孙校长第一次见面。诗集刚出版,孙校长用洒脱的字体签名,自是欣喜如狂。书的封面有言“我知我所欲”,极浅淡的字,却有饱满的心境。早年在宿州路九号的《诗歌报》时代闻其名读其诗,等到见面又知他和沈天鸿同龄同校,于是惊叹安师大是诗人摇篮,崇敬不禁又多一分。“没有鸟叫的黄昏是不安的”,这看似情境的描写,校长写出现实生存和古典诗意的两重交织:诗的语言是想象,生活的姿态是观望,“枯藤老树昏鸦”,古人是别离心绪,校长是询问姿态。何处隐身,为何隐身,这是否可视为创作者在生存中的一个基础问题?

作于2021年4月



聆赏 | 在撒丁岛跳舞。

图片


摄影读图

图片


《舞蹈家邓肯》| 摄影:斯丹钦 见载《外国摄影十大名家》,1986年3月湖南美术出版社

邓肯跳起舞来像火一样。

这张1920年拍的相片,记录的是瞬间,

也是舞蹈家激情的创作。

舞蹈的想象和摄影的融合,

会留住奔放的时代。

可能想象和幻觉都需要认识。

爱德华·斯丹钦生于1879年,20岁才开始学摄影。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担任过军方的摄影顾问。战争的感触使他在摄影上追求真纯和写实。他组织过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影展,认为“创造性的摄影,要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邓肯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舞蹈家,我以前看过一本书里写了雕塑家罗丹给她做过雕塑。斯丹钦这一张图片,是邓肯自编自舞的“野火舞”里抓拍的镜头。慢门把衣裙舞动的感觉拍得像火,恰似梦幻一样。

  好的摄影就是一种想象的旅程。我是信繁,我在广州。

图片


美食 | 广州羊肉煲。






文字丨信繁  伍天
制图丨天歌
编辑丨天歌
图片
-图文原创,转载请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