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尘诗话 05 | “找回”丢失的亲人——读蔡立敏诗《亲人在野外》

 甘宁界 2022-06-20 发布于宁夏




诗人简介

目  录

 “快乐”是这样写出来的 — 读窦玉萍的诗《蝴蝶》

 夜是女人的白天 — 读优伦的诗《月语》

 镌刻在方言里的“炊烟” — 读何刚的诗《那片炊烟》

 清新纯粹的陕北风情 — 左艺诗歌印象

  持续添加中...    

一尘诗话 · 福建卷 05

《父亲》(外一首)

福建  蔡立敏

唯有魂牵梦萦的土地,除此之外

许多让我无法释怀事物

都在父亲老去的记忆里

匆匆如过客

每次返乡,总是让我陪同

看望陪伴他大半生的亲人

耕云播雨的贫瘠岁月,仿佛

就在眼前。父亲

熠熠生辉的目光里,田垄

永远横平竖直,永远书写着

葱葱郁郁的希望

可是,大片大片的荒草

在父亲无法掩饰的寞落里

勃勃生机。我的无助感油然而生

不知如何安抚

父亲渐渐撂荒的心思

岁月霜凌的刀锋

《亲人在野外》

穿越鳞次栉比的间隙,山远远地逃离了

打开夜的闸门,海回到梦里流泪

如果没有这个逼仄的隐喻

我早已忘却

亲人都在野外。接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我

徜徉在钢筋混凝土的花园里

开会,醉酒,发呆,一直坠入

五光十色的深渊。只是偶尔挣扎

涂鸦几行文字,试图与虚空对话

梦中醒来,书架上那枝东篱的菊艳若夭夭桃花

睡意被彻底撩走,无端地想起那年冷雨纷纷

爷爷坟上几粒早起的嫩芽

仿佛在告诉我有关亲人的讯息

亲人都在野外,我对自己说,天明就出发

走向山,走近海,把丢失的亲人,还有自己

一一找回


“找回”丢失的亲人

——读蔡立敏诗《亲人在野外》

李耀斌/评

自从有人类有历史有文学以来,更准确地说是有诗歌以来,“乡愁”便成为很多诗歌作品表达的情感内核,而要表达“乡愁”,首选的艺术形式,便是诗歌。因而,可以这么说:“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便成了人类“乡愁”这种情感的重要载体。比如《诗经》里面的“征人思妇”这类题材的诗。汉赋里面,也有大量的乡愁是。唐诗宋词,就更不用说了。大量的边塞诗,除过抒发报国之思外,便是浓重的乡愁的忧郁和苦闷。随便举一两个例子:“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今人余光中把个人的人生际遇放在台湾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中,一曲《乡愁》更成为绝唱。

乡愁,是人们附着在情感里面的一种“属性”,因而,很多诗人的诗歌里面,都无形中带有“乡愁”的影子,在中国,尤其,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天的“城市化”替代了过去的“农耕文明”的时候,生活在城市里的很多人便成了“无根”的人,成了“流浪”的人。因而,抒写“乡愁”的诗,便更容易引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

无疑,福建诗人蔡立敏,就是以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亲人在野外》引起我的注意的。

在《亲人在野外》这首诗里,作者这样写:“穿越鳞次栉比的间隙,山远远地逃离了/海回到梦里流泪/如果没有这个逼仄的隐喻/我早已忘却”
 
“鳞次栉比的间隙”当然是一种城市环境的形象化。当象征自己“家园”的“山”“远远地逃离了”的时候,一旦诗人“打开夜的闸门”“海”便“回到梦里流泪”。这里,“山”和“海”都是一种喻体,一种象征,“山”和“海”的关系,相当于“家园”和抒情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便不难看出诗人思乡的苦闷。

再比如:

“亲人都在野外。接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我/徜徉在钢筋混凝土的花园里/开会,醉酒,发呆,一直坠入/五光十色的深渊。只是偶尔挣扎/涂鸦几行文字,试图与虚空对话” 

这一节,城市环境,便借着“钢筋混凝土的花园”、“开会,醉酒,发呆,一直坠入”以及“挣扎”、“涂鸦几行文字”、“与虚空对话”等这些环境、意象、动作的刻画,一一具体,渐渐明朗。因为,“忘却”的“亲人都在野外”,“丢”在这个陌生的冰冷的城市里的“我”便“醉酒、“发呆”、“坠入”,便“挣扎”、便“涂鸦”,“试图与虚空对话”。一个苦闷的、作践自己的“丢失”在“城市”里“无家可归”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

顺着这条抒情的主线,是往后走,感情便渐渐达到高潮、例如:

“睡意被彻底撩走,无端地想起那年冷雨纷纷/爷爷坟上几粒早起的嫩芽/仿佛在告诉我有关亲人的讯息” 

“亲人都在野外,我对自己说,天明就出发/走向山,走近海,把丢失的亲人,还有自己/一一找回”

当我们远离亲人,以至于“丢了”“亲人”和“故乡”的时候,诗行,是我们“找回”他们的唯一路径。



     编辑:路 璐             主编:李耀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