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老去的苦痛,我们真的懂吗?|凯蒂·巴特勒|善终的艺术

 厚生斋主人 2022-06-20 发布于江苏
“80后”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正在逐步步入老龄阶段,年轻一代向往自由人生,但我们真的做好照顾父母老年生活的准备了吗?当人老体衰时,我们如何一个人也能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人老了,生活自理能力开始下降。不少儿女因为工作原因不在身边,老人面对的不仅仅是空虚与孤独,还有衰老与病痛。年轻的时候,很少人会主动思考老年的生活,当亲人与死亡狭路相逢,我们才发现,一切都准备得太少。
凯蒂·巴特勒撰写的《善终的艺术》是一部关于人生必答题——衰老,重病,死亡——的实用指南。作者以非虚构的形式忠实记录下人们老去后的生活日常,阐述老年人身体机能自然退化后,会有一些特定需求,对医疗、照顾等特定需求的微妙变化。
《善终的艺术》
[美]凯蒂·巴特勒
●适应
布朗妮·加林是个82岁的心理治疗师,由于老年性黄斑病变,一年多以来,她的中心视力每况愈下。儿女都嘱咐她不要再驾驶汽车了,但独立了一辈子的布朗妮在自尊心的驱使下还是常常一个人独自开车,这让她差点出了一场车祸。
这一切迫使布朗妮重新思考自尊的基础。她说:“我讨厌求助于人。但我必须放下这种厌恶感。”
想要在生病后继续维持良好的生活取决于适应变化,放弃病耻感,接受别人的帮助。你可能需要其他人的实际支持:家庭成员、勤杂工、送餐上门的志愿者以及有偿帮工。在现代崇尚独立理想的文化氛围中,这样的调整并不容易。在这个健康阶段,首要的精神任务是拆除这种片面的信念。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一生都在给予和接受帮助。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有些人把帮助你视为一份荣耀,一种召唤,或是加深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能不得不培养这些老式的美德,如谦逊、坚毅、随和。这是进入老龄化的人们必须要度过的激烈的心理重组阶段。
●死亡的意识
艾米·伯曼是一位护士和业余艺术家,51岁生日不久之后,艾米发现右乳上有一处皮肤凹陷,医生在艾米的脊髓里发现成簇的癌细胞。那一刻,她想,她活不了多久了。癌症已经扩散,最终会要了她的命。扩散后的炎性乳腺癌患者,有11%到20%的人能活到5年,只有极少数人能活到7年以上。
艾米的脑子里闪过各种念头,如果她死了,谁来照顾她的女儿?一系列关于绝症的负面想法压得艾米喘不过气,大哭一场后她想:如果我在剩下的日子里活在癌症的悲伤中,癌症就赢了。它会带走我生命中的全部美好,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在仔细权衡了医疗方式后,艾米选择了更加保守的药物治疗。她从来没有住过医院,也没有虚弱到不能开车,或者需要雇一个家庭健康助理;她没有掉头发、没有负债;她登上了中国的长城,还骑着摩托雪橇到了自由女神脚下;她看到了女儿斯蒂芬妮大学毕业并结婚成家。她把生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令人惊喜的是,她比医生最开始的“预言”活得更久。
作者认为,相比蒙在鼓里的人,对疾病过程有清楚了解的人身体状况往往更好,而且并不会遭受更多的情绪困扰。同时,了解病情也能让自己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帮助家人做好准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同情关怀组织创始人罗恩·霍夫曼已支持数以百计的人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说:“有些人不想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总的来说,那些愿意思索和正确处理死亡情景的人,最后死得更安宁,更温和,甚至更美丽。”
●为死做好准备
肿瘤专家巴科说:“我对希望的热情不高。”他敦促病人不要这么关注希望,从而忽视了当下。他还敦促他们思考这个问题:“你今天可以做什么让你真正觉得开心的事情?”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这些希望和计划,代之以对死亡的徒劳战争:
1. 留下美好的情感遗产:比如为亲人写下未来里程碑事件的信,让他们在当天展读。
2. 好好享受余下的时光。
3. 去冒险吧,做一些曾经不敢或者一直没机会做的事。
4. 让你所爱的人在你离世之后处于良好状态。
艾米·伯曼和她的女儿翻新了她们共有的房子,选择了符合女儿品味的油漆颜色和最终效果,“我走了以后,她会感觉这是她的家”。现在她女儿负责支付家里的账单,这样,母亲死后她就不至于茫然失措。母女俩经常和大家庭成员聚会,确保女儿将来感到有人了解自己,有人保护和爱。
艾米还在世,但她已经不再管理财务和家庭事务了,她在笔记本里详细交代了处理这些事情的方法。她对墓址、死后要通知的人,甚至追悼会结束后要去哪里订购食物,都做了安排。
这些行为听起来很平凡,但这些举动深深代表了一个人对死亡的接受,亦是对亲人最无私的爱。
善始善终,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其中表达了我们对生命结束时的愿景。但是,是否每个人都能在生命谢幕时好好告别?我们能否主动选择有尊严、体面地离开?如何在临终时实现生命意义的延伸?
人生最重要的一课,是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课程。为何要谈衰老与死亡?其实,我们如何对待死亡,也就是我们如何对待生命。能安详地善终,本身就是一种有关幸福的艺术。《善终的艺术》一书中还记录了更多的善终实用指南,帮助我们思考由生向死时的人性与尊严。
*文中配图皆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