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3年,侯德榜以10门课满分的成绩从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毕业,保

 冬不拉拉 2022-06-20 发布于安徽
1913年,侯德榜以10门课满分的成绩从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毕业,保送麻省理工深造。可是回国办厂研究纯碱后,他却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被投资的外国人解雇了!


1890年,侯德榜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个贫困家庭,没钱上学,只能偷空趴在学堂的外边听课,却被教书的先生称之为奇才。


后来姑妈资助他上学,毕业后,他在英资津浦铁路上班,在这里,他看到了帝国主义因为技术经济的领先,对中国的鄙视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开始立志要学习技术,脱离帝国主义的压迫。


当看到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招生时,他义无反顾地辞职报了名,并以10门课满分1000分的成绩,被保送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继续深造。


在学校,他的学术研究得到了美国化学界非常高的赞誉,却在接收到祖国的邀请后,放弃了在美国不可限量的前途,没有一丝犹豫地回了国,走向了中国工业科学的救国之路——生产出我们中国自己的纯碱。


在这之前只有比利时的索尔维掌握了这一技术,俗称:索维尔法。还成立了工会,垄断了此技术,而中国是被排除在外的。


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们,为了打破这一垄断现象,纷纷尝试破解,侯德榜就是其中一位。


1923年,侯德榜的工厂成立开始运行,侯德榜带领工人夜以继日地研究,却总是失败,研究经费也消耗殆尽,再也没有一分钱来继续研究。


这时候,英国的卜内门纯碱制造洋行答应投资,却只有一个条件:解雇侯德榜,用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


原来,外国的公司已经知道了,侯德榜的技术即将破解索维尔法,为了继续垄断这一技术,才会迫不及待地解雇侯德榜。


了解了这些帝国主义的野心,侯德榜分析失败原因,在封锁技术,研究经费的严重缺乏下,始终不愿让步,更不愿退缩。自己查资料,做实验,和工人们一起,全身心地扑在研究上。


终于,在1926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后,制造出了第一批高纯度纯碱,就是红三角纯碱。


研究成功后,侯德榜不愿再看到垄断的发生,专门写了一本介绍索尔维法制碱工艺的书,用来公布这一技术。


至此,制碱技术被攻破,也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纯碱制造工艺的垄断。


而这只是侯德榜为祖国做贡献的第一步。


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侯德榜又看到此技术的不足之处,又研究出了侯氏制碱法,这是第一次,我们中国人也为世界工业革命做出了贡献。


他的侯氏制碱法,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样,也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就是侯氏制碱法带来了肥料的产生,使粮食的产量直线上升。


正是因为有像侯德榜这样的科学家,即使被压迫,被技术封锁,面对困难时,怀着一份为国争光的决心,我们的中国才会越来越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