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至于“长肌肉”,我是觉得大概它会对脾胃有强壮的效果,只是它的这个让脾胃强壮的效果,往往被逆隔这个问题挡住了,乃至于我们不知道怎么面对它。 一直到唐代,其实很多重要的全身都补的药,治疗一个人什么瘦啊,不长肉啊这类滋补的药,什么薯芋丸,无比山药丸,还有后来的还少丹这些药里面都是有地黄的,所以要让一个人全身强壮起来,地黄还是很有用的药。 那他说做汤,这个做汤到底要断在哪里,我姑且是把它断前面,就是填骨髓长肌肉比较是煮在汤剂里面的,不过我不太确定,对不起。 “做汤除寒热积聚”地黄如果是煮在汤药里面的话,它怎样可以除寒热积聚,这个其实还是让人觉得好像跟临床上用的路子有一点不一样,怎么说呢?比如《千金方》里面有一些保养的方子,有一个可以去除人体里面的三尸九虫,古时候的人对于寄生虫其实是有形而上的看法的,除了我们看得到的什么蛲虫蛔虫条虫之外,好像身体里面还有一些不好的灵魂寄居在身体里,就是那一类会害你身体不好的那些邪气。古时候有一个药方在《千金方》里面是把各种寄生虫都打下来的,这个药方就是拿地黄汁去把这个药煮干,然后再来吃。所以这种大量的地黄在古时候是有拿来对抗身体里面的不对劲的东西。 我们从前学到甘草 ![]() 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跟同学提到过,中国人会拿甘草去胎毒,就是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煮一点点生甘草的水,然后用棉花沾了让他吸一点,吸的时候小孩子会吐出一口脏脏的浓痰,然后以后就长得比较白净漂亮。 那同样的功用,婴儿还有一个方就是用地黄,就是给刚出生的小婴儿吃一点点生地黄的汁,我们现在就拿干地黄泡一泡水然后打出汁。喂他两勺地黄果汁,吃了之后据说会下黑粪,那下了黑粪之后有什么功用呢?我们一般说什么小孩子总会发一次麻疹啊什么水痘啊,喝了就不会发了,在那个时候就排掉了,这是古时候的去除小孩子在母体之中好像就受到病毒干扰的话,地黄的汁还是有点用。所以我们姑且说它这个除寒热积聚的效果,在古方的世界还是可以看到它其中的端倪。 至于成年人要排除这些奇怪的病毒的话,以后学到天门冬再跟同学们讲,我觉得成年人用天门冬效果还不错。 至于“除痹生者尤良”,当然地黄这味药它越生的时候,通血路的效果就会越好。所以当跌打损伤的时候,用生地黄来敷,效果就特别的好,比干地黄跟熟地黄的效果好,越熟的就越滋补,越生的就越能够通血。 当然老人家如果脚酸痛啊什么的,还有很多其他的方,不过在古方里面也有用地黄为主的一个药来治疗老人的那种风湿久痹。为什么要加一个老人呢?因为这个风湿病它的病机病因一定是因为这个老人家已经气血虚了。我们中国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他的内部身体里面已经有很多缝隙了,邪气才容易进来。所以老人家气血虚了,邪气容易跑进来变成风湿的话。那这个老人的风湿病就有一个方子,用生地黄一升,然后大豆两升,这个大豆你用黑豆也可以,然后牛蒡一升,然后用一斗酒,腌一个礼拜。然后就每天喝一点这个酒,是老人来用填补气血,去除风湿的一个方子。当然类似的方子还有其他很多,只是今天讲地黄,就把地黄这些特征拿来谈一谈。 ![]() 地黄它的“逆隔”我们上次有讲过,如果你要帮助地黄比较容易补得进去,我们历代说砂仁可以中和它的副作用,地黄会停止胃酸分泌,砂仁会刺激胃酸分泌,砂仁和地黄是好朋友。另外地黄还有些好朋友,比如说地黄如果里面加一点姜的话,会比较容易补得进去,所以姜也可以帮助开胃,让地黄不要逆隔。另外如果是不以逆隔而论的话,能够帮助地黄补得更深的东西,通常我们古时候的书是写说生地的好朋友是天门冬,熟地的好朋友是麦门冬,加了这个药进去以后,它就会更容易补进去。 还有一个药物,跟地黄加在一起也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就是麻黄,同学听到麻黄,当然都会感觉得出来,麻黄跟地黄是刚好相反的药,地黄会填骨髓,麻黄会掏空骨髓,它的药性是刚好颠倒过来的。陈士铎的医书里面就推荐说,如果你用地黄的话,你不妨在里面放地黄重量的二十分之一的麻黄,这样可以让地黄不会逆隔,他有这样的说法。 这有一点补泄同用的调子。不过在我们一般的临床上,地黄麻黄同用,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说麻黄往外发,可以把一些寒气等不好的气都发掉。几乎都是太阳表症在用麻黄,也就是说你直接吃麻黄,这个东西在很表面的地方很外面的地方发出来。如果是麻黄跟地黄一起用的话,地黄会具有一个功能,就是把麻黄发的力道约束在很里面。那这个把麻黄的力道约束在很里面的药效能够干什么呢?比如说当你的骨头里面有太多的这种风寒之气掺杂在里面,产生这种骨头的阴实的时候,那你就会骨质增生。那这个骨质增生的问题,就是要用熟地黄跟麻黄同用,这样的话才能够把骨头里面的阴实发掉。 同学可能这样子听还会觉得,熟地要放多少?麻黄要放多少?其实这个用法早就教给同学了,就是我之前在写桂枝汤之后,脑勺长脓包的时候,教过的阳和汤,同学有没有印象?其实这个治疗阴疽的阳和汤就是一个地黄跟麻黄同用的方子。我现在想到阳和汤就觉得很对不起这个方,阳和汤如果把医案整理起来,也会让人感觉到这个方真是了不起,各种里面长的怪东西,它都还蛮有办法的。 现在我想也不要补做什么医案了,同学自己上网去查吧。我想现在学中医到这样都已经很聪明了,自己去读一读关于阳和汤的各种适用的可能性,还有很大的推扩空间的,这是地黄麻黄同用的一个特殊的药性,这是很了不起的。 地黄在我们中医正统的用法里面,历代医家用地黄用得最多的是张景岳,张介宾,外号张熟地,《景岳全书》里面收的用地黄的方子多得不得了。不过张介宾他是重视地黄正面的疗效,所以就常常推荐用地黄,这是没有错的。不过张景岳的方子我觉得都是在一个正道的范围里面使用。 那用地黄用到很诡异的就是陈士铎跟傅青主的书了,他们用地黄会用到很玄的境界。所以我觉得张熟地,不如说傅熟地、陈熟地,这些人用地黄简直是,看到地黄好像是什么海豚在跳火圈之类的,把地黄用到特技的范围。 这么多这么多的使用方法,我想也不用跟同学一一介绍。因为学医学的同学,自然就会具有阅读医书的能力。以后你随便拿一本傅青主的方书,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当床头书看一看,这些很特殊而又很有效的地黄的使用方法,自己把它记下来,日后需要的时候学起来就好了。因为再写下去的话,也没什么意思了,讲个基础同学可以自己读书就好了。 历代用地黄的方法里面还有一个方法是很重要的,就是地黄跟肉桂同用。这个是治疗肾虚的气喘,这是通常一定要用的结构。因为地黄补到肾里头,肉桂可以在这个结构里面做到引火归元,就是肉桂去补命门之火的时候,可以把身体浮越在上面的阳气,一起同气相求,把它拉下去。同学如果你们家里面有人的气喘病是比较劳累的时候会发作的话,那你就要想这个气喘是肾虚型的气喘。所以你要用的方子就是要用很多的熟地跟少许肉桂的方子,当然标准配备是肾气丸,可如果你不用肾气丸的话,傅青主的医书里面的引火归元方一样是可以用的,这个方子对于肾虚气喘是特别的有用。 ![]() 因为现在这个年头,肾虚型的气喘是越来越多,所以同学要稍微考虑一下。我们上次在篇幅中岔题讨论到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这件事情,也有讲到肾阳这个东西用有形的化学物质来讲就是肾上腺的类固醇。其实有多少种怪病,我们都要吃类固醇,打类固醇来克制它。那如果我们人体自己有能力产生足够类固醇的话,就不会有这些病产生了。所以当你看到有些人某一些疾病,好像是西医要用类固醇的那种疾病,比如说气喘病要用喷雾,或者是皮肤病过敏要用擦的,或者是怎样怎样,其实那些病症就是告诉你这个人要补肾。或者是地黄跟附子,或者是地黄跟肉桂。同学自己在家里面,这些方子随便用一用,往往都是有不错的疗效的。除非这个人是活在恐惧的支配之下,这是七情伤身,那就没有办法。 所以容易皮肤过敏,容易鼻子过敏,容易什么什么过敏,其实用地黄丸长期吃,通常都会好很多的,没有七情内伤为前提的话,效果是很好的。那地黄就稍微介绍到这样吧。 |
|
来自: 昵称1Z7nN02j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