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21.2022 ![]() ▽ ▽ 突然明白,原来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是说个体的能力不足,而是一个人一生的精力像云层般乱中有序地分布在岁月里,在整个生命进程中,他的精力是有个总值的,某一阶段超额付出了,下个赛季就会体能透支,而这种以总额计算的精力,却很少被人感知。 还在上学的朋友发来信息,隔着电脑屏幕我看见了她书桌上台灯的反光,这让我突然怀念住寝室的时光,那时候世界很小,能安放自己的地方只有小小一方书桌。我在桌上整理笔记、画水彩、吃外卖、追综艺……好像整段生活都给了那张书桌,如今阔别多年,很多广袤的情绪回归大地,生活的圈子大了,接触的风景也越来越繁茂,可精力却不及书桌之上,月光之下的十分之一。 于是我突然想起一件很值得反复思考的事情,那就是左右我们一生心态、能力、判断、兴趣,以及更多精神领域力量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年纪。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等你长大就明白了。”于是便心里暗暗相信了“四十不惑”的判定,觉得时间会带我们走向聪慧的未来,那是一种对时光的充分信任与崇拜,像舞台下的观众渴望聚光灯有一天会照到自己头上一样,“相信时间会带我们走向期待”的想法自始至终误导着大部分人去看待自己与年龄的关系。然而实际上,年龄只是时间走过我们的一种印证,它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智成熟,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与世界打交道的捷径,真正让我们成长的是经历和生活的阶段,是我们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社会走进家庭,再从家庭回归自我的种种改变中觉醒的有关生活的感觉。 ![]() 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永远不经历风雨,永远在父母的遮蔽下生活,那么就算他白发苍苍也依然属于孩子,他的精神世界也将永远为他保存童年的心性,至于他的幼稚会持续到何时,那么就要看他何时从父母的庇佑中走出来,何时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了。 提到阶段,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影响我们内在的因素。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婚姻就像一条分水岭,将年龄弱化得像船下的暗波,婚礼的钟声一桨拍下岁月的波涛,激溅起婚纱般飘渺的泡沫,前行便尽是岁月里未知的自己。相比而言生育更是,比爱情和婚姻的巨浪都具颠覆性和杀伤力,这在我未婚时就有所感知,尤其是和那些年纪轻轻的母亲在浮世里擦肩的时候,稚嫩的脸庞和举止的蔑熟给人不适的冲击,那时候我就知道,尽管她们年纪比我小,却经历着很多年后我才会面临的世事,因此单从这一层来看,她们是我的前辈姐姐。 年轻的身体里住了苍老的灵魂,这是所有早婚的女孩带给我的感受。 ![]() 尽管我们看上去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在同一片阔土上展开人生的旅程,但实际上时间轴却从来不会坚挺着丈量我们存世的时长,它只会绵软地将更多刻度倾向经历更丰富的旅人。所以说,人生的长度并不算数,我们彼此之间能够衡量的是生命的宽度和重量。因此,当那些想凭借年纪碾压道理的人,那些倚老卖老的糊涂人,他们也从来都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寡淡的一生甚至抵不过一纸序章,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生命,只凭熬过了分秒就以为大获全胜的人生观,实在不值一提。 存世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有限的精力赤膊上阵,有些人将精力奉献给了孩子,有些人则是分享给了爱人,有些人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愿多分一份精力给身边的人,这些游走在往事沉沦里的人,没有一个可以逃脱现实的拷问,拥有与经历不相符的光阴,却可以无视年龄的责难,有一说一将光阴年华以篇章的方式道与世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