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符彦卿故意激怒宋太祖,是“与世进退”的大智慧?

 写乎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作者:许云辉

宋初,西京洛阳驿馆,皓月当空清风凉,歌舞翩跹美酒香,良辰美景惹人醉。带病赴任凤翔节度使的符彦卿顿觉趁着酒兴上表,声称因旅途过于劳累导致旧病复发,恳求就地休养。百日期满后,他异想天开向朝廷请求补发病假期间的薪水。这一无理要求遭到御史弹劾,并被立案审查处理。宋太祖指示,仅免除其凤翔节度使职务,其余不予追究。

符彦卿丢了乌纱帽,反而心满意足,滞留在西京过起悠闲自得的隐士生活。他“居洛阳七八年,每春月,乘小驷从家僮一二游僧寺名园,优游自适。”

符彦卿为何要故意激怒宋太祖?

(一) 乱世建功 

符彦卿是后唐名将符存审的第四子,“年十三,能骑射”,因“勇略有谋,善用兵”而被军中尊称为“符第四”。兴教门之变时,“近臣宿将,皆释甲潜遁。”紧急关头,“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因寡不敌众,眼睁睁看着后唐庄宗被乱箭穿身,无奈“恸哭而去。”

其后,他继续为后唐“大破契丹于嘉山,明年克其城”,又“奉诏筑堡方渠北乌仑山口”招抚党项族人。为震慑异族,他故意在当地大张旗鼓的射猎。他箭法如神,“一日射獐、彘、狼、狐、兔四十二”,使观众瞠目结舌,心服口服,视其为箭神附体。

石敬瑭建后晋,对符彦卿极为赏识,任命其为战略要地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节度使,任命其兄符彦饶出任滑州节度使。符彦卿得知哥哥因莫名其妙惹火烧身被石敬瑭“遣中使害于路左”的噩耗后,如雷轰顶,悲愤交加,为自证清白,“上表待罪,乞归田里”,并倾家荡产进献“助国银一千两,蚣(用珍贵石材雕制出的滴水兽形)五只”,虽换来石敬瑭的“释不问”,却被褫夺实权调入京城, 继而空降到鸟不拉屎的偏远地带鄜延(今延安一带)。符彦卿白天看山沟,夜里数星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无奈蹉跎光阴。

天无绝人之路,晋少帝因与符彦卿是撒尿和泥的发小,“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晋少帝拒绝向契丹称臣,“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师于阳城城(今河北保定西南)”,并派奇兵截断晋军粮道。晋军且战且退,粮草不继,“军中乏水”,将士们因凿井失败只能拼命挤湿土吸水,致使“人马多渴死。”祸不单行,晋军正好处在下风口,将士们人困马乏,又遭到契丹骑兵放火骚扰攻击,情势岌岌可危。

生死关头,符彦卿决定拼死一搏,率众将隐蔽接敌,出其不意绕到契丹军前头占据上风口,“顺风击之。”契丹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其主乘橐驼(骆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

符彦卿因阳城一战而封神,成为辽军的噩梦。“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辽军甚至在战马因病不吃食时,骂骂咧咧诅咒道:“为什么不吃食?难道符彦卿藏在食物中?”辽国皇后得知后晋灭亡,唯一关心的是“彦卿安在?”得知符彦卿已被“遣归徐州”后,皇后长叹:“纵虎归山啊!将此人留在中原,朝廷实在太失策了!”

符彦卿虽反败为胜打出威名,立下奇功,但因能力超群而遭其他将领嫉妒,屡屡被上眼药,由此逐渐被晋少帝疏远,失去原部队指挥权,率数千老弱病残士卒远离前线南下“戍荊州口。”

(二)后周名将 

后晋时期的官场沉浮和人事倾轧,使符彦卿对“伴君如伴虎”和“高处不胜寒”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枪要躲,暗箭更需防!而防暗箭的秘诀,惟有自污——昧着良心的自污。符彦卿顿悟后,开始不顾吃相难看,“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挖空心思敛财,绞尽脑汁贪腐,出手大方送礼,左右逢源做人,终于过上平安富贵的日子,轻轻松松做着后汉高官兖州节度使,幸幸福福接受后周淮阳王封号,并笑纳后周太祖赐予的占地宽广的“京城第宅。”

符彦卿投桃报李,当后周太祖“征兖州”时,倾其所有“献马及锦綵、军粮万石”以表忠心。后周太祖投桃报李,任命他为“大名尹、天雄军节度,进封卫王。”周世宗即位后,他参与高平之战和围困太原之战,回京后改封魏王。

符彦卿的功劳在后周不算首屈一指,地位却是“仙人放屁----不同凡响”,因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周世宗的皇后,他自然成为周世宗岳父和后周恭帝的外公。因此,“恭帝即位,加守太尉。”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的三女儿也成为宋太宗皇后。因此,史载“自(后)周及(宋)太祖朝,赐诏不名。近代贵盛,无与为比。”

(三)自求罢官 

赵匡胤黄袍加身改朝换代,符彦卿从天雄军进京面谢宋太祖“加守太师”的皇恩与封赏。宋太祖在金凤园设宴款待他,席间炫耀箭法,“七发皆中的。”符彦卿对皇上恩威并施的手段心知肚明,内心虽嘲笑其班门弄斧,明面上却立刻“贡名马称贺。”

不过,符彦卿依然接到朝廷调任凤翔节度使的调令。天雄军(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节度使管辖六州,为河北三镇之首,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代君王均指派心腹重臣镇守此地。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地处偏远,远离京师。从天雄军调任凤翔,意味着符彦卿被严重边缘化。符彦卿早有心理准备,以生病为由游山玩水般抵达西京后,上演本文开篇那出戏。

宋太祖特意指示有司对其恶劣行为不予追究,只给予他免除凤翔节度使处分,任其在西京逍遥自在到78岁高龄时去世,并令官府承担一切丧葬费用。

(四)生存智慧 

自古云:“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历代开国元勋,除了被汉光武帝善待,大多落得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符彦卿的父亲符存审是后唐开国元戎,只因遭人忌恨而故意阻挠,至死未能从边关回京面见后唐庄宗。哥哥无故“被谋反”而身首异处。血淋淋的教训,使符彦卿必须学会刀架上跳舞。

他严以律己,身为表率。他“不饮酒,颇谦恭下士。”他与宾客和部下相处时,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他言谈中从不涉及世俗话题,只谈军事,而且从不夸耀战功,由此属下深受敬重。他散尽千金,体恤属下。他将朝廷的“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

他把自己包装成胸无大志的“酷好鷹犬”的脑残武将。他的文武手下,不管犯了多大过错,只要千方百计找到“名鹰犬以献”,符彦卿便声色俱厉斥责一番后,转怒为喜收东西放人,被人议论为玩物丧志的将军。

他故意装成睁眼瞎、灯下黑,放纵属下贪赃枉法。他担任天雄军节度使十多年间,一心扑在军事上,将行政事务全部交给心腹刘思遇处理,自己当甩手掌柜。刘思遇本性贪婪狡黠,以权仗势肆无忌惮“敛货财”,假公济私饱中私囊,符彦卿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刘思遇变本加厉,擅自加收天雄军百姓租赋,将多收部分占为己有。虽然此类做法是众所周知的官场潜规则,但刘思遇干得太过分,以至臭名远扬传到宋太祖耳中。

宋太祖特遣常参官到天雄军专职负责收取租赋,才从根子上消除天雄军滥取租赋的恶习。宋太祖不相信符彦卿对刘思遇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故意恶心他一把,令人将官府多出的粟米赏赐符彦卿,“以愧其心。”符彦卿装模作样将刘思遇骂得狗血淋头,直到刘思遇献上名犬雄鹰,才乐呵呵了结此事。

符彦卿能得以善终,就在于他具有“与时进退”的大智慧。他深知,自己虽然是“一门二后,累朝袭宠,有谋善战,声振殊俗”,但是,所有功勋在新朝都只能归零。何况,他的身份与地位在新朝显得格外尴尬,因此他选择故意刺激宋太祖以急流勇退。《宋史》作者对他“与时进退”的大智慧佩服有加,称赞其为“名将之贤者”!

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官员,现代人身在职场,必定能从符彦卿的大智慧中体味出生存之道来!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