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在暑雨》 徐书信 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 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蝉声聒噪,蛙鸣阵阵,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青天霹雳,下一场大雨是多么快意的事。 《荆楚岁时记》 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夏至避暑北池》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这天,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夜晚时间渐渐加长。自己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变化冷暖交替了。自己是公务员,每日空闲的时候多,但这个月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正午时分都在歇息,惟独我在池塘里游泳好不惬意。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清香了。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诗人自己闲居消夏,心里念着赤日炎炎下忙于农事的老百姓,体现出关心民瘼的民本思想。 《夏至日作》 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 长卿 夜半惊岚偃旗旌,朝闻远鸦方初醒。 狸奴几下偷翻书,何时听得螗蜩鸣? 猫咪偷偷的翻了几页书,窗外的知了还在叫个不停。 《夏至》 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春天有化生万物、养护乾坤之功。养护到极盛的时候,即“长养功已极”,产生卦变,春悄然转化为夏。只有因善于体道而细心观照天地微妙变化之人,即“观化子”,才会对此有敏锐的觉察。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白居易,他至少在15首诗中提到槐花,咏到槐花,无非是在为自己闲适之情制造气氛。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 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
|
来自: shineboy1 > 《国学府邸 每天 新天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