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初六夜,钦差大臣李毓昌应邀参加江苏淮安府山阳县知府王申汉的宴请,李毓昌被王申汉劝醉后,回到善缘庵睡觉。次日清晨,李毓昌被人发现上吊自杀了。当年,苏北地区暴雨,黄河决口,江苏淮安一带老百姓遭受水灾,嘉庆皇帝拨银九万九千两赈济灾民。嘉庆钦点李毓昌为查赈官员,即钦差大臣。李毓昌是个候补知县,山东即墨人,嘉庆十三年新科进士。进驻山阳后,他拒绝所有应酬,居住在比较清静的善缘庵里。他深入灾区实地调查,查看灾情,核对人口,检查资金的发放等等。眼看就要完成核查工作返回省里了,想不到这个时候死在了借宿的房间里。 ![]() 钦差死了可不得了,王伸汉亲自带人赶往现场查验。报案人就是李毓昌的三个长随,一个山东老乡马连升,两个江苏长洲县人李祥和顾祥。 据李祥说,李毓昌那晚因为有病,情绪很不正常,把他们都赶走了,第二天就发现李毓昌自杀了,顾祥和马连升也都这样说。有了这三个人现场证人,王伸汉以李毓昌上吊自杀为结论,向淮安知府王毂汇报,王毂也来到现场查验,也认为李毓昌是上吊自杀。便逐级上报到刑部。只要通过刑部的认可,此案就可以定性了。 李毓昌的父母、兄弟都是农民,得到消息后,家里人放声痛哭。李毓昌有一个族叔叫李泰清,是一名武秀才。算是除了李毓昌之外,也就只有李泰清能办点事,现在,也只有他能代表李家,到山阳县给侄儿料理后事来了。李毓昌死后,马连升愿意护送李毓昌棺木一同回到老家,王伸汉为李祥、顾祥重新找了主子。李泰清代李家出具了具结,王伸汉还送给了李泰清一百五十两银子。李毓昌的遗体就这样被送回了老家安葬了。马连升也另寻出路去了。 事后,李泰清为李毓昌整理书籍,发现了半张草稿。内容是:山阳知县冒赈,想要贿赂他,他没有接受。在他的衣物上还发现了污渍,洗衣服的水都变红了,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李家人便对李毓昌的死产生了怀疑,征得林氏的同意后,打开了棺木,进行验尸,尸体还没有腐烂,脸色发青。用银针扎进去,再拔出来,银针已变成黑色了。可以看出,李毓昌在死亡之前就已经中毒了,并非是上吊自杀。于是,李家要为李毓昌的死重新调查,但是担心会受到官场阻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北京告状,也只有李泰清能做这件事。李泰清直接到北京都察院投诉。都察院接到诉状后,如实具奏嘉庆皇帝。 ![]() 对于此案嘉庆皇帝明确指示:第一,命山东巡抚吉纶立刻把李毓昌的尸体运到济南,重新进行查验,如实上报结果。第二,让两江总督铁保,要立刻把李毓昌的长随李祥等三人传讯到案,认真审讯,如果发现有问题,要立刻把山阳县知县、淮安知府一起押往济南,严加审理。 当时两江总督铁保已经五十七岁了。他只关心自己如何能平稳地过度到退休,安享晚年。李毓昌是铁保的门生。铁保听说李毓昌上吊自杀了,他感到很奇怪,但也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现在接到圣旨,铁保立刻亲自赶往淮安,提审相关人员,都证实李毓昌上吊自杀。这也是铁保想要的结论。对于那三个长随,也没有去找。更不希望他举荐王伸汉和王毂都有嫌疑。 然而山东省方面有了新的情况。山东巡抚吉纶,会同山东布政使、按察使,带领济南知府、历城知县亲临现场检验尸体。吉纶等人决定做蒸骨检验。其实王伸汉已经买通参与蒸骨检验的官员,他们以尸体腐烂无法查证为由,要求做“蒸骨”。为了查寻李毓昌的死因,李家人忍痛同意了蒸骨检验。蒸骨结束后,仵作不想报告结论,好在有按察使朱锡爵,以毙杖威慑。仵作才如实报告,李毓昌死前服过毒,但是由于外因导致其死亡的。最后,山东省把这一结论上报给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下令马上抓捕涉案人员,命令铁保和江苏巡抚汪日章将淮安知府、山阳县知县等人解职,一同押往北京,交给刑部审理。嘉庆皇帝直接接手。铁保也无奈,只好把王毂、王伸汉、包祥、张祥、余升和王家的厨子钱升都抓了起来,同时抓捕李毓昌的三个长随。李祥、顾祥被拘传到案,马连升没有抓到。嘉庆皇帝随即命令将相关人等押往北京,交由刑部严加查办。马连升迫于压力也前来投案,把案发当天的所有真相都说了出来。李祥、包祥等人,在受到严刑拷打之后,也如实地交代了事实真相。 根据这几个下人所交代的事实,事情经过还原如下:李毓昌生前的工作是查赈。很多官员都认为,查赈就是走个过场,找点不痛不痒的小问题,写个总结。这样,负责赈灾的官员和负责查赈的官员都能得到好处,总之,没有人能真正的如实查。然而,李毓昌刚出道,做事认真。他们几个查赈官员到达淮安府山阳县后,王伸汉热情地招待他们。李毓昌为了方便工作,就自己找了善缘庵。李毓昌亲自走村入户,详细地了解灾情,一家家地询问户口,核查救灾银的发放情况。亲自制作户口资料,勘验受灾程度,把漏赈和冒领的问题作为检查重点。在此其间,王伸汉以宴请和送礼物的方式讨好李毓昌,李毓昌都不受。 ![]() 很快,李毓昌就查出了问题,王伸汉虚报灾情,编制虚假户口,贪污救灾银,从中谋取私利,从李毓昌掌握的证据材料上看,王伸汉贪腐的数额要以万计算。李毓昌把相关数据、情况都如实记录下来,准备上报。李祥、顾祥、马连三人担心李毓昌这么做会招惹祸害,进而连累他们这些奴仆。后来,李毓昌准备上报江苏省的材料被李祥看到,他多次提醒李毓昌,这样做很不明智。但是李毓昌执意要揭发山阳冒赈事件。李祥找到好友包祥,包祥王伸汉的长随。李祥想让王伸汉在李毓昌揭发之前,尽量把这件事情给压下来。包祥赶紧向王伸汉汇报。 王伸汉便通过包祥拉拢李毓昌的三个长随,答应事成后重赏,授意他们转达,王伸汉愿意把贪腐的银子和李毓昌对半分,遭到了李毓昌的拒绝。王伸汉又向淮安知府王毂求助,但是,李毓昌在调查中已经发现了王毂和王伸汉贪污有关系,王毂也没办法了。王伸汉对李毓昌采取的求情策略都没有奏效,他对李毓昌产生了仇恨之心,顿生杀念。他找包祥商量计策,让包祥用银子收买李祥、顾祥、马连升三个人,计划用毒杀死李毓昌。 十一月初六晚,王伸汉宴请所有的查赈官员。在宴席上,王伸汉把李毓昌灌醉,回到住处睡觉,到了深夜,李毓昌因口渴而醒。李祥进来给他喝了一碗汤,之后不久,李毓昌感觉肚子剧烈疼痛,痛得他喊叫,李祥等人围在床前观看,包祥随即上来掐住李毓昌的脖子,李祥等人没有制止,很快李毓昌就被掐晕过去了。李祥担心李毓昌没有死,和包祥、马连升解下自己的腰带,把李毓昌吊在房梁上勒死。又弄了个上吊自杀的假现场。并报案说李毓昌上吊自杀了。接到报案后,王伸汉迅速赶到现场,首先是命人赶紧找李毓昌的上报材料,全部烧毁,然后清理好现场,又派人向王毂报告。淮安知府王毂也带人来到现场,仵作李标检验结果是有中毒的症状,但被王毂呵斥后,又认定为上吊自杀。 事实上,李祥等人在酒里加入砒霜,要毒死李毓昌,没想到毒发太快,李毓昌大声呼喊。包祥就直接掐死了李毓昌,和李祥、马连升伪造了李毓昌上吊自杀的假象。之后,在王伸汉、王毂两级官员的配合下,以李毓昌上吊自杀逐级上报。在这一案件中,一是王伸汉贪污救灾款,二是王伸汉谋划指使他人害死李毓昌。王伸汉都是罪大恶极。经过刑部连日熬讯,王伸汉如实供述了自己贪污、行贿和杀人的罪行。淮安知府王毂也把自己贪污、受贿,帮助王伸汉遮盖杀人真相的罪行交代得清清楚楚。 李毓昌案至此大白于天下。接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追责、大查办随即在两江官场展开。铁保被革职,发配到乌鲁木齐。江苏巡抚汪日章、江宁布政使杨護、江宁按察使胡克家先后被革职、发回原籍、降级、发配到河工系。王伸汉贪污两万三千两,打点其他官员已经花了一万两,查抄王伸汉的家产充公,不足部分,由铁保、汪日章、杨頀、胡克家四人补足。淮扬道道台叶观潮革职留任的处分。淮安知府王毂执行绞刑。 查赈官员共计十一人。其中,总查林永生、典史吕时雨、从九品温南峰、训导言廷璜、县丞张为栋、府知事余清扬都被革职,发配的发配、流放的流放。这几人家产全部查抄。教谕章家璘,没有贪墨行为,而且认真办事。被提拔为即用知县。 包祥受夹刑后再斩首。李祥、顾祥、马连升被打四十板后凌迟处死。而李祥又严惩,押到李毓昌墓前夹刑后凌迟处死,挖心祭李毓昌。李标被杖一百,流放三千里。林永升的家人薛元被杖六十,判处徒刑一年。王伸汉系主犯,贪污救灾款,谋杀钦差大臣,立即斩首。贪污的银两,除查没家产外,还勒令王家的亲属赔偿。 ![]() 嘉庆嘉奖李毓昌,李毓昌被追封围知府衔,按照知府的等级赐恤,按四品官吏给予全葬银二百两,祭银十二两,并把李毓昌的事迹写吏传。李毓昌没有儿女,嘉庆恩批准把李毓昌的侄子李希佐过继为子,直接给举人功名。山东地方的官员捐助了一千两,作为李毓昌遗孀林氏和嗣子李希佐日后的生活所需。 嘉庆亲自为李毓昌创作了《悯忠诗》五排三十韵,出资修建碑楼,镌刻在石碑上的诗句是由成亲王亲自抄写的。能够死后受到皇帝亲自嘉奖的很少,像李毓昌这样的待遇就更少了,正是因为李毓昌廉洁奉公,才得到这样厚重的嘉奖。至此才告终,该案情节曲折离奇,影响巨大,故被称为“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