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白起率秦军取得了长平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公元前259年10月,白起把大军分成三路,一路命王龁当指挥官,攻陷赵国武安、皮牢,一路命司马梗当指挥官,攻陷赵国西北要塞太原、上党郡,一路由自己率领,打算直扑邯郸(赵国首都)。 韩国跟赵国新败之余,惊慌失措,请苏代西入秦国,向范雎致送最贵重的礼物,问说:“白起是不是就要攻击邯郸?” 范雎说:“当然。” 苏代说:“赵国一旦灭亡,秦王就成了天下共主,白起势必被擢升到三公(比宰相更高的贵官,位于天子跟宰相之间。兼任宰相时,则是宰相。不兼任宰相时,则地位尊贵,具有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影响力。)高位。你能心甘情愿的当他的属下?即令你心甘情愿当他的属下,恐怕他也容不下你。秦国攻击韩国,占领邢丘、上党。那里人民宁愿受赵国统治,也不愿受秦国统治,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灭赵之后,人们势必逃亡一空,北方人逃到燕国,东方人逃到齐国,南方人逃到韩国、魏国。秦国所得到的人力资源,能有多少?对秦国而言,接受割地,才是最大的利益。为什么要让白起建立功劳?” 范雎心动,向秦王建议说:“秦军倾国出战,暴师于外,已过分疲劳,万一因使用过度,有个差错,岂不前功尽弃。不如允许韩赵割地讲和,等我们的将士休息了一阵之后,再行出击。” 秦王同意范雎的看法,于是,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个城市,缔结和约。 正月,秦王下令班师。白起眼看他的灭国功劳被破坏,深恨范雎阻挠,二人之间,从此有了嫌怨。 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攻击邯郸,失利。秦王国大举增援,仍不能取胜。白起病愈,秦国王 (三任昭襄王) 嬴稷打算要他接替王陵。白起说:“邯郸实在不容易夺取,而各国救兵又逐渐集结。那些国家长久以来,对秦王国的怨毒至深。我们虽然在长平 (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打了胜仗,可是将士死亡过半,国内空虚。隔着千山万水,争夺别人的首都,赵王国内线作战,各国救兵外线包围,我们的军队实处于险境。”嬴稷发现自己命令不动他,又派范雎前往敦促。白起推辞说旧疾复发,始终不接受命令。无可奈何,嬴稷改派王龁接替王陵。 公元前257年十月,秦昭襄王忍不住了,下令免除白起所有爵位和职务,贬作士兵,放逐到阴密(今甘肃地区)。 十二月,秦王国再度动员兵力,增援前方,先锋抵达汾城 (山西省新绛县) 。白起因病,不能起程。时各国援军攻击王龁,王龁屡次战败,向政府紧急求救的使节,络绎于途。这使嬴稷更为火暴,下令强迫白起出发,不准在首都咸阳片刻逗留。白起只好离开,出咸阳西门十里,到了杜邮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秦首都咸阳城西南小镇〕) 。嬴稷跟范雎,以及高级官员商议:“白起对加到他身上的处罚,表示不满,而且还发牢骚……”嬴稷派人送给白起一把宝剑,白起接剑后,知道君王的用意,遂举剑自杀。秦王国军民同情白起的冤狱,乡村聚落间,都为他设坛祭祀。 如您喜欢我的文章,为便于向您推送,敬请添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