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家书单】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原来我们误解了“狼性”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我们不曾经历过的山河岁月

我们不能拥有的人生波澜

我们不能明的情感心绪

幸有读书

借他人的眼

丰富了我们见识宽度

也挖掘了我们思考深度

很久没和大家一起读书了,除了胃,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喂养。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书是澳大利亚动物行为学的开山鼻祖康拉德・劳伦兹所著的《所罗门王的指环》,他也是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很快,劳伦兹在雁鹅及穴乌方面的研究扬名国际;1937年维也纳大学聘请他教授比较生理学及动物心理学。

最早获悉这本书是欧丽娟老师在她《红楼梦》系列课程中,多次提到这本书的观点。因此,也列入书单,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深奥晦涩的作品,却不想却是如此充满乐趣,在车上听这本书时,我常常禁不住的一个人笑出声。谁能想到,一本科普作品竟会如此妙趣横生呢?不得不说,劳伦兹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所罗门是犹太以色列大卫王的儿子,据说他拥有一枚具有魔法的戒指,这枚戒指可以让魔鬼帮其搬运财宝,让以色列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国家,国运达到顶峰。还有一说是,所罗门从小就会与飞禽走兽游鱼交流,这让他有了异于常人的强大魔力,也帮助他成为最强大的国王。

不过劳伦兹却不认为能与动物交流需要那么一枚冰冷冷的指环。懂得动物的语言,与动物交流,他也可以做到。

劳伦兹与动物之间的亲厚应该是有家族的渊源,在书中老劳伦兹对动物们的宠溺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儿子,他邀请灰雁参加他的下午茶,他纵容它们在漂亮的波斯地毯上留下它们大便,以至于这些排泄物在这条地毯上留下永久的色彩。而同样的传统,劳伦兹也把对动物的亲近与友爱留传给他的孩子们。抛开科学研究,相信劳伦兹家家族都是动物们的和平使者。他不仅获得动物的信任,还成为他们的家人,小野鸭把他当作养母,一只家雀把他作为挚爱的恋人,把自己为爱吃的虫浆送到他嘴里。像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例子,书中还不胜枚举。

同样的,只要我们足够用心,我们以同理共情之心对待动物,你也可以与动物建立深厚感情。只要我们放下所谓的万物之灵的高傲身段,我们完全可以从动物身上学到许多,得到许多。

劳伦兹说他养狗不是为了养一只看门狗,而是需要一种心灵的陪伴,在阴郁的国外,有一只狗的陪伴,让他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像是回到儿时家乡时的安全感。我小时候常常也像劳伦兹这样把我家的猫猫狗狗当自己的伙伴,记得有一只叫毛毛的狗狗被送给亲戚后,我怕它到新家不开心,就常常去陪它,常常玩着玩着就它一起睡着了……还有一只狗狗没到放学时就会来接我,相信类似的经历,不少朋友都有过。而现代心理学,也有用宠物来给一些有忧郁症或长期住院病人做心理疗愈。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就是通过养一只梨花猫带自己走出了忧郁症。

而在与我们的相处中,动物们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了解我们,甚至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作为动物我们有了语言这种交流方式,因此我们接收和表达自己的肢体语言就退化了,甚至我们的感知力也不如动物了。比如,我们常常听说某只大象会算数,某只狗狗会拼写……其实这些都是动物们观察我们的表现来判断正确答案的。我们可能会跟我们不喜欢的人盱眙周旋,但是我们的宠物却丝毫不会被这种虚伪的客套蒙骗,对他们来说,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哪有那么多弯弯肠子?

记得《疯狂动物城》狐狸尼克和兔子朱迪的爱情让我们感叹唏嘘,其实这种超越种类的爱情,是会真实发生的,比如劳伦兹收养的寒鸦Jock深深的爱上了他家的女仆,一只大白鹅出生时同伴都不幸夭折了,于是它就和一群鸡长大了,而它后来也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一只大花公鸡,无论怎样也看不上为他指婚的大白鹅。还有一只白孔雀因为出生在海龟的屋子里,到了恋爱的年纪,它就至死不渝的爱上了这只海龟……所以说爱与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也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概念,我们爱上谁,有时候并不受我们自己控制,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给予我们的作用,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动物如此,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我们也都知道动物的社会中也会有等级制度,那你又知道他们也并非一味遵循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来维持稳定。灰雁的首领面对子民的争吵,它会秉持“骑士原则”,维护弱者那一方。

在大自然这个复杂的生态体系中,我们常常会把我们人类的道德标准绑架到动物身上,常常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赋予食草类动物善良的角色,而把杀手的标签贴到食肉动物身上。我们总以为兔子是温顺的,斑鸠是和平的使者,狼是凶残贪婪的代表,可是这些看起来温顺弱势的兔子们斑鸠们对待自己的同伴,其残忍程度让人不敢直视,假如在没人干预的情况下,斑鸠会将与自己不和同类活活啄死。水生甲虫的幼虫龙虱,不仅会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鱼类,在没有猎物的情况,也会自相残杀来满足自己的食欲。

劳伦兹说这种残忍的对待自己同类的事情,他自己见过两次,一次是在一次是在鱼缸里看龙虱幼虫之间相互蚕食,一次就是在他作为军医参加的二战,人类大规模的残忍的杀害自己的同类。而这样的惨况是绝对不会发生在狼群中,吃同伴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在狗的群体中。只要一方示弱,把自己的脆弱部位献给强者表示投降,胜利者那就会立刻收手。这些拥有致命杀伤力武器的动物们为什么反而会有这种饶对手一命的雅量呢?具体缘由我们无法给到具体的物理或生理上的原因,但是很明显强者因为自己的能力而产生的节制禁忌,无疑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如果我们都能像狼一样拥有“狼性”,克制自己冲动本能,世界上很多战争就可能避免了。

在本书的序言中,劳伦兹就斥责有些人没有想象力、主观狭隘--这些人把丰富而复杂的事物简化为枯燥的元素,还觉得这么做是“科学的”。他还说事实比任何贫瘠的想象都更出人意料、妙趣横生。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只要保留好奇心和观察力,那么我们的想象力就不会枯竭。胡适曾经说过治学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或许也就如此应有想象的张力和求证的精准力。

“人类为了得到文明和文化的超然成就,就不得不有自由意志,更不得不切断自己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联系。这就是人所失掉的乐园,也是人为文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不外是我们对这条断了的线头,表示一种半知觉式的依恋。”劳伦兹做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也就是希望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动物来提醒自己是否迷失了自我?


在ScaSu和思嘉一起看优质地影剧,聊私品味书籍,过健康轻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