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如影随形的交互效果,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shawnsun007 2022-06-21 发布于北京
北京冬奥会如期举行了,开幕式上,有很多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实现了非常震撼的效果,例如,由500名小演员,扮演和平鸽进入会场,伴随《雪花》的音乐声,欢快的奔跑着,同时,他们的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剔透的雪花。
图片
重点来了,这些雪花效果,并不是实现制作好,通过精准排练实现的,而是完全依赖技术手段实现的。也就是说效果可以随着演员的移动而移动,时刻地追随着他们的脚步?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演员自由发挥,无需考虑配合光影效果,并且,实时生成的光影效果也会助推演员表演,实现我们常说的交互。
那么想要实现这种“如影随形”的效果,需要依靠2个系统来实现的,分别是运动分析实时捕捉系统,和实时渲染的交互引擎系统。
图片
图片
首先在场地内,通过视频摄像机拍摄到所有演员所在的位置,识别后,再将演员所在位置、移动速度、形状等相关信息传递给交互引擎,由交互引擎计算生成例如雪花绽放、飞舞的各种效果,并且是实时、无延迟生成。最终呈现出这个完美的交互效果,很好地提高了现场和电视机前人们的观看体验。
图片
虽然说起来的逻辑好像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是张艺谋导演提出一个想法,想要在地面屏幕上实现冰面倒影的效果,于是技术团队开始进行研发,随后在创意过程中,实现了流光溢彩、极光、推散雪花、推散云雾等十几种效果。
并且,这些效果前后历时了几个月时间,进行了无数次的完善和修正,例如,为了适合转播效果的要求,雪花颜色就经历了好几个版本的调整。
我想,昨天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到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那些美轮美奂的表演,可以说这些技术上的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这次是在一万平米的场地内,通过把这2个不同领域的技术组合后加以应用,在重大活动、开闭幕式领域,实现了光影效果实时跟踪、实时生成,属于世界首创。
不得不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又一个无法超越的经典。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记得点个关注,谢谢大家,我是老万,明天我们不见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