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我的书海601 2022-06-21 发布于广西

2022年第四十一期(总第618期)

Image

【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课堂录音,比下面的文字记录更为丰富生动一些。

今天是初中三年最后一堂语文课。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回想起初一开学伊始,我给学生上第一堂语文课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那一节课我是从他们的名字说起的。最后落脚在立身修德,养成君子人格这个结论上。

实际上,三年来,我除了给他们讲语文之外,更希望在“立身修德,养成君子人格”这点上对他们产生一点儿的影响。因为我始终相信,作为老师,育人比“育分”更为重要。

今天是中考之前的最后一节课,有始有终,一以贯之,我给学生讲了《论语》和《中庸》中与君子有关的两句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第一》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

其实,在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的论述有很多,但我为什么偏偏抽出这两则来呢?这两则在之前的课堂上也都或多或少地讲过,但今天再讲,意义又有些不同了。

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要来到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我引用这两则关于君子的论述,算是给他们的毕业寄语。

第一、不管何时何地,都要做一个好学之人,不要过度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应该多追求精神的丰盈。

第二、在未来的人生中,顺境不骄傲,逆境不气馁。要能“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要能“居易以俟命”,然后才有可能成就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满的人生。

大约学生现在都一门心思集中在中考,想着怎么对付那些具体的试题呢,还来不及静下来心来认真揣摩我所讲的这节课的意义。但我想,如果十年二十年后,在某个特定情境之下,他们再回想起初中的最后一堂语文课,再回想起语文老师对他们讲了什么,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附】与此文有关的若干文章:

真正的开学第一课,语文老师独出心裁,利用名字一举多得

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节课的四个问题

开学第一课:少年  春日  读书

延期开学第一课:和学生说说如何拆穿谎言

庚子·复学 ——“六一”开学第一课回顾

开学第一课:读

开学第一课:三句“子曰”迎接新学期

开学第一课:一丈夫兮一丈夫,关键时刻要支棱起来

开学第一课:都和我有关

【自带广告】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书《减法教育》,写给减负时代焦虑的家长们的一本书。本书是我公众号的文章精选。想了解关于本书的更多内容,您可以在公众号中搜关键词“减法教育”。建议您在当当、京东的自营或者中信出版社的官方旗舰店购买,以免买到盗版书籍,给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当购物 交易担保 放心买 减法教育 Mini Progra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